金秋时节,记者在革命老区灵丘县的武灵、东河南、赵北、白崖台、红石塄等乡镇采访,一路上,新疆杨、柳树、国槐、油松、杜松等树种横看成排、竖看成行,绵延不绝。远处的大山上,近旁的公路边、村庄里,到处是树,到处是草,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绿色让人赏心悦目。
    几年坚持不懈、艰苦奋进的生态建设,让昔日生态脆弱的灵丘披上了绿装,正在向生态大县迈进。该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的灵丘,森林覆盖率已达27.25%。去年,该县被表彰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去年12月,全省太行山绿化现场会在该县举行。今年5月,在全省造林绿化临汾现场会上,该县又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典型县区代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光秃秃的山岭,流失严重的水土,日益脆弱的生态,这是过去灵丘的真实写照。
    建设山川秀美新灵丘,是灵丘人民对发展的渴望。灵丘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着眼长远,坚持生态立县,选择了一个底气十足的“退”字——山上退耕还林还草,城镇乡村通道植树种草。
    近年来,灵丘县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苦干实干,踊跃投身以营林护林为主的生态建设。2007年,全县完成太行山绿化1万亩、退耕还林1.5万亩、交通沿线荒山绿化0.3万亩、封山育林0.8万亩、四旁植树71万株、通道绿化69.6公里38万株,绿化村庄17个,共植树10万株。2008年,全县完成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县级造林四项工程共计面积5.4万亩,其中,完成环城荒山绿化3000亩、退耕还林1万亩、太行山绿化6000亩、通道绿化196.6公里,重点实施了40个村的绿化美化。今年,全县通道绿化新植62公里,补植55公里;以加宽加厚林带为出发点,推进40个村的绿化美化,新建了20个园林村,重点培育了10个村庄绿化典型示范村;完成南山区5个乡镇的核桃树栽植0.7万亩、北部山川区的仁用杏栽植1万亩;完善荒山绿化0.3万亩。全县林地面积已达111.5万亩。
    退后一步天地宽。这一“退”,“退”出了一片青山绿水,“退”出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平型关旅游专线通道绿化工程是今年灵丘县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这一工程终于打造成了全县的绿化精品。10公里长的旅游专线,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站在平型关关口,白崖台乡党委书记勾海德感慨万千。平型关山上土质不利于树木生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下转第三版)
一车一车从附近山下取土,硬是把一个个树坑全部换上了新土,保证了绿化工程的质量。望着远处山沟里正在挖树坑的民工,勾海德说,到明年,这些山沟沟里也将铺上新绿,平型关将更绿更新。
    生态建设是一项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才能保证进度和质量。该县明确各级干部的职责,建立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形成了县长负总责,分管副县长具体负责,林业部门副科以上领导包乡镇,乡镇副科以上领导包林包路段包山头的责任制体系。县委、县政府组织督查组对工程进度、存在问题进行跟踪督查。林业部门技术服务小组坚持每天在工程现场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严把规划、苗木、整地、栽植、浇水、抚育“六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
    该县创新思路,采取县里拿一块、企业筹一块、向上级争取一块、乡村自筹一块等办法,多措并举筹集绿化资金。县里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杨柳压条造林的补贴等。近年来,该县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矿业经济发展迅猛,在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必须紧紧跟上。对此,该县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要求企业将年利税的0.5%提取出来用于矿区的绿化。在乡村,广大干部群众造林绿化的热情也很高,2007年以来,乡村两级投资及投劳折资每年都在800万元以上。
     背靠花果山、前临米粮川,树在林中建、人在绿中行,碧水绕村转、胜似小江南。走进灵丘县上北泉村和下北泉村,如画的美景让人陶醉。这两个过去的穷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村里统一规划,搞起了特种鱼养殖和“农家乐”,游客络绎不绝。下北泉村党支部书记蔺新春告诉记者,游客纷至沓来,就是看中了咱村的青山绿水。现在,村民们有的养鱼,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跑运输……多种产业并举,鼓起了大家伙儿的钱袋子。生态建设和保护,不仅给了咱农民一个新家园,也给咱农民造了个“金饭碗”。
    在灵丘,像上、下北泉村这样依托生态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乡村为数不少。为了让老百姓从生态建设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灵丘一开始就把山川秀美的“绿被子”和百姓致富的“钱袋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带来了青山绿水,也给老百姓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灵丘南部山区素有种植核桃的传统,北部山川区则适合栽植仁用杏树。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干果经济林建设这个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南部山区核桃、北部山川区仁用杏基地建设工程,南部山区核桃树每年以7000~10000亩的速度递增,北部山川区仁用杏树每年则以1万多亩的速度递增。
    为了激发农民种植经济林的热情,该县采取了特殊的优惠政策。核桃树苗每株8元,县政府出7元补贴农民种植,如第二年成活,县政府则把剩下的1元返还给农民。仁用杏树苗每株1.5元,县政府出1元补贴农民种植,如第二年成活,则把剩下的0.5元返还给农民。农民基本上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种下自己的“摇钱树”。有着“核桃之乡”美誉的下关乡,这几年核桃基地规模越来越大,还办起了独具特色的核桃节,一大批农民从核桃树上摇下了“钱串串”。“小小核桃薄皮皮,又健脑来又可口。科技种树巧致富,咱们赶上了好时机。”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道出了下关农民满心的喜悦。
    站在赵北乡寺沟生态园高高的山头,放眼望去,万亩山场层层叠叠,全部披上了绿装。赵北乡党委书记徐振宇说,这1.5万亩山场里,栽有油松、侧柏、仁用杏、中药材等。他们正在借全县大搞生态建设的东风,在这里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昔日的“馒头山”,如今正式为凸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致富山”。
   通道绿化精品化,村庄绿化园林化,荒山绿化景观化,林业产业强势化,城乡环境舒适化……这满眼的绿,必将为灵丘科学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绿染山川换新颜https://www.sxdt.com.cn/show-9-8903-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