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建设成大同经济发展新名片

 2009-11-03 07:52: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中国经济网山西11月2日讯(记者刘存瑞 耿锐) 山西省大同市地处北温带,全年平均降水量仅421.4毫米,但年均蒸发量却高达1055.9毫米,干旱指数介于2.4—3.3之间。建国后,该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经年已久的超强度开采,加剧了大同采煤沉陷区的扩大和水上、地下都缺水的恶劣自然环境。加上千百年来无数次战争的摧残,大同市的森林资源已被破坏殆尽。所以几十年来,大同市的绿化和生态一直都不甚理想,人居环境相当脆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同市的城市面貌和现代化水平在国内、省内同级别城市中均落入下游水平。为扭转这一不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窘状,300多万大同人民开始大打生态“翻身战”,他们填沟育林、引水增绿,以御河滩涂为底,在护城河两岸建设大型生态园林景观工程,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拉动了房地产经济。如今前往世界遗产云冈石窟观光的中外游客也再不用担心煤尘扑面,甚至需要戴着口罩去看云冈大佛了,因为一条全长10公里的绿色走廊-----云冈峪已经变成了一道免费的风景。中国煤都大同的“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不仅提升了当地旅游产业的档次,还重塑了这座“三代京师、两朝重镇”的城市形象,唤回了大同人民久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给其它资源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种借鉴。 

    御河西岸:从垃圾滩涂到城市中央

    每到年底,就是外景摄影师小李最忙碌的时期。“人很多,一天能有好几对。”作为大同市某婚纱影楼的专业摄影师,小李今年显得很是从容淡定。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以前拍婚纱照吧,取景是个难题。因为我们大同气候的特点是冬天长,没有外景可取。大多数影楼只能采用画布代替外景,由于不自然和千篇一律,拍的人难免不会满意,价格也要上不来。自从建成了御河公园,我们取外景的难题就解决了,因为这儿不仅免费对市民开放,而且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从南到北4300米长的园区内分布着20多个景点,怎么拍都可以。”

    难道,作为全国较大城市之一的大同市以前就没有一家像样的公园么?怀着这样的疑问,中经网记者走进了御河西岸。该园管理处的王继芳处长回答了我们的质疑。原来,大同市区尽管以前也有一两座公园,但却一是面积小,二是植被少。别说摄影师看不上,就是普通市民也不会把它们当做景观。而御河生态林是大同市历史上第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园林工程,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处人造景观。它位于御河的两岸,总面积达5300余亩,现已建成的西岸工程面积近千亩,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作为新城与旧城的重要分水岭——御河生态林西岸建成几年来,为市民和游人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消夏、健身、漫步、休闲场所,南北近五公里的园区内,树木繁茂、蔚然成林,百花争艳、夜景迷人。它建成后已经成为大同市媲美世界文化遗产——云岗石窟的又一重要城市名片。

    王继芳指着地势蜿蜒起伏,景观搭配有序的御河西岸园区告诉中经网记者,御河生态林规划设计于2002年,2003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岸工程。记者看到,开放式的御河生态林西岸颠覆了过去那种城市景观一马平川的设计理念,以起伏有致的绿荫,如虹似彩的园路,蜿蜒潺潺的花溪,雄浑壮美的石景,生动多姿的雕塑,五彩斑斓的灯光,为大同市民创造了一个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空间。

    87岁的谷老太爷和90岁的爱人在儿子谷盛明的陪同下,游览了御河生态林西岸,老人家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想不到大同的冬天还有这么好的景色!”

    的确,御河西岸的植被搞得很有特色。中经网记者看到,该园内的绿化面积至少占占全园面积的90%,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既有外来植物,也有本土乡土植物。为了突破北方城市缺绿少花的自然条件,御河生态林管理处还专门建立了日本樱花的驯化试验基地。御河生态林管理处处长王继芳告诉记者,西岸种植的乔木共有54个品种,45968株;灌木48个品种,769176株;花卉30多种,81227平方米;林下植被25个品种,98778平方米;铺草坪426859平方米。一年之中草木萋萋,四季之内花木争艳,所以自从开园以来,每天接待的游人就近3万人次之多。

    中经网记者注意到,御河生态林西岸在注重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很注重人文景观的建设。在御河生态林西岸工程由北至南形成的20处景观中,魏碑流芳、翰墨留香、乌金旺火、琵琶月韵等颇具地方文化内涵的景观成了游人拍照和驻足最多的地方,无形中成了御河生态林的内在魂魄。

    王继芳告诉记者,如果仅仅用方便市民休闲游玩来形容和评价这座公园的作用,那么绝大多数大同人将会失望。她告诉记者,御河位于大同市老城区东部,自古以来就是古城的天然屏障,在大同人的心目中,御河等同于“玉河”。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加紧旧城改造和东岸新城区的建设,御河及其两岸林带如同绿色长廊镶嵌在未来城市的正中央,其生态和经济作用正日益彰显。

    中经网记者了解到,建成的西岸工程已经成为拉动大同市地产业的有力杠杆。原来,御河生态林西岸工程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以前是御河滩涂和城市垃圾倾倒场。工程开建后,该地段一夜之间从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地价从原来的万元每亩一下子飙升为数百万元每亩,房价也从原来的不足千元每平米,急速攀升至四、五千元每平米。如今,大同市的房地产业已经冲高到了支柱产业的前列。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的条件下,大同房地产业成了拉动大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沿着御河西岸绵延数公里,记者看到的是塔吊林立,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高层建筑比比皆是。随行的大同市新闻办主任谷盛明告诉中经网记者,这些新建筑有160多栋之多,买房的人很多。因为等将来总投资7亿多元、总面积5300多亩、包括东岸在内的整个御河生态林工程建成后,这儿将成为大同市“一轴两城”的中心,那就是真正的市中心呀。

    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一是降低噪音,二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三是吸收废气制造氧气,四是涵养水土,五是提高人居环境品质。以上这些作用,在御河生态林建成后,都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如今,御河西岸旖旎的风光,清新的空气,整洁的环境,有序的人流,令古城居民趋之若鹜,大大缓解了旧城中心区的居住压力。御河生态林西岸工程也因此受到了中央领导、省内外众多参访者的赞许。

    王继芳自豪地告诉记者,新一届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化原则是:城市延伸到哪里,公园就建到那里。如今,御河生态林西岸后续工程——大同湿地公园也被列入了开工建设日程。该工程是御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位于御河西岸(城区段)南北两端,总面积221898平方米,总投资为8700余万元,其中“人工湿地”公园采用国家发明专利——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目前,这项综合整治工程已通过省专家组的论证和评审,省、市发改委已正式立项并实施运转,资金拨付及各项审批均有序展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大同由黑转绿的步伐将越迈越大,大同将越变越美。

    云冈峪:从裸岩荒坡到20里绿色屏障

    尽管已是冬日,但在前往云冈石窟的路上,中经网记者依然看到了连片绿色。记得以前在大同采访时就得知:云冈峪和口泉沟都是大同煤矿的集中地,也曾见过这条峪沟壑纵横、群山濯濯、裸岩突兀、表土破碎的旧日情景。想当年,倾倒的煤矸石堆积成山,自燃后散发出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到处外溢,难闻呛鼻。遇到大风时,沿途拉煤的大货车抛洒出的煤屑漫天飞舞,曾经有外国人士来大同旅游时还戴着口罩,宣称这里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如今记者看到的云冈峪,漫山遍野都是绿色。昔日光秃秃的云冈石窟周边,而今有了一条长达10多公里的人工林带,让旅游的人们可以悠闲地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大同市绿化办主任白永亮告诉中经网记者,别看现在云冈峪的绿化景观很壮观,其实当年的绿化的过程很艰难。众所周知,大同是煤海,煤炭矿开采历史悠久。就是在这片山峪里,以前至少有数十座煤矿。连年的挖掘导致地下水源断层,地下水位以每年1--3米的速度急速下降;煤矿废渣、废气累年堆积,对植被的破坏也极为严重,加之年降雨又少,处在大同市西北风口的云冈峪被当地诗人称之为“十里河滩烂石峡,更与煤尘连天涯”。

    多年来,为了改善云冈石窟周边的旅游环境,也为了大同人自己能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大同的许多仁人志士,为绿化云冈峪付出过不屑努力,政府部门也多次组织过好几次“人山人海”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结果却是白白投资数千万元,年年植树不见树。据大同市林业局1991年的实地勘察统计,云冈峪当时一米以上的针叶树仅有16株,原因就是此地缺水、风大、无土,裸岩比例太高,不适合植树。面对此调查,有专家建议放弃继续绿化云冈峪的努力,因为在这里植活一棵树的代价可以在其它地方种活数百棵,云冈峪可能真的是植树禁区。

    但是白永亮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觉得把植树种不活的原因归结在客观条件上,不符合大同人的性格,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他认为云冈峪连着驰名中外的云冈石窟,这里的环境连着世界,云冈峪的绿化不能放弃。老白随手拔起一棵过去栽植的干枯树苗,记者发现这棵树根部土壤连10公分厚也没有,树坑开口只有30多公分,而树根周围全部是用镐也刨不动的岩石层。白永亮告诉记者,云冈峪以前植树栽不活的原因,就是因为栽树的人根本就没有给树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树连苗扎根需要的土壤都没有,怎么能栽活呢?像这样的栽法,栽多少就得死多少。“植树禁区”的原因不在树,而在人的责任心,在植树的技术水平上。

    通过对过去植树失败原因的分析,老白对绿化云冈峪提出了八项革新配套技术。一是以“两埋两水,重水压根法”取代传统的“三埋两踩一提苗”植树法,解决当地植树假浇的问题;二是改变针叶树小苗造林,以1---2米以上大树带大土球为苗,一次见绿;三是改变原树坑规格40×50×30公分为1.5×1.5×0.9米的大坑;四是改变挖树坑单靠铁锹和镐刨的方法,将镐刨与爆破相结合进行;五是改变植树不施肥的习惯,将客土回填时掺拌磷肥到苗根,促进根系生长;六是改变过去保苗只保根,将苗木根、茎、叶全管护,喷水、喷药,喷肥,剪枝都进行;七是改变“重造林轻管理”的毛病,每年浇好封冻水、解冻水,抗旱救命水,夏季除青草,秋、冬除干草;八是改过去植树每道工序“各自为阵,互不关己”,将整个植树过程一条龙作战,一人全程负责到底。“1992年,我们当年实验了2000株,第二年开春发现仅仅死了两棵!”

    中经网记者问:“为什么别人栽的树就大多都死了,而你栽的树就能活到现在呢?”白永亮站在山腰上告诉记者,云冈峪除了具有塞北高原特殊恶劣的自然特征外,大部分面积为煤矿采空区,山上面积土层不足10公分占1/3,大部分面积土层在20公分左右,剩下部分为裸岩。在这样的土地条件上植树,原有的、现成的技术都不管用,公式化的植树方法更行不通,必须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坡向、不同土层、不同树种、不同规格、不同作业时间等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的植树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试验成功后,老白他们还成立了专业植树队。就这样,从苗木选择到苗木起运,从挖坑、整地到栽植浇水,从每个植树环节到植后的管护,全部将责任和技术落实到人头,严格确保了苗木的栽植成活。林业局的同志说,老白的这八项革新,等于是系统的煤矿采空区石质山造林技术,对整个大同、山西,乃至同类自然条件的其他地方都有示范作用。

    如今,汽车行驶在前往云冈石窟必经的云冈峪里,沿路两旁都是高大的油松和柏叶林。放眼望去,山脊上也绿色成片,连接着蔚蓝的天际。记者了解到,经过18年的连续植树,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荒山绿化和生态景观双标准高起点绿化,如今的云冈峪有成活林片1.2万亩,一米以上的乔木超过110万株,就是十六、七米的高档数种也随处可见。

    白永亮说,现在的绿化工作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单纯为了种活树苗的简单劳动了,而是需要拉土填沟、依据地形地貌设计景观效果。而云冈峪环境的改变,不仅为2001年云冈石窟成功地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2007年云冈石窟成为国家5A级景区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更成了今天纷至沓来的游客可以放松心情的一道绿色景观长廊。

    采访感言:生态工程建设:资源性城市转型发展绕不过的坎

    我国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资源性城市众多,一座城市由能源开采而兴,受能源枯竭而衰的例子也不少。如何让资源性城市跳出“能源”的制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大同市的生态工程建设可以作为一个佐证。

    大同既是我国北方军事重镇,也是京津生态屏障,还是中国煤都,国家级旅游城市,国务院颁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称它为“北方锁钥”一点也不为过。据统计,2000年,大同全市绿化覆盖率仅为25.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9平方米;2001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94平方米。随着城市建城区的不断扩大,2002年的各项绿化指标却无显著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谈何易居?谈何易游?谈何可持续发展?

    为提升城市品位,大同不得已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园林建设。近几年来,更是实施“经济转型,绿色崛起”战略,旧城改造给御河生态林的全面建设注入了生机,也迫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了速。截止2008年底,大同市新增绿化面积31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3.61%、26.8%和5.5平方米,这其中不乏御河西岸生态林做出的贡献。

    生态工程建设给大同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今,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了大同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众多驰名世界的景点也吸引来更多的旅游人群。可以说,大同的转型发展得益于生态工程建设,大同的转型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工程的承托。推而广之,无论是从改善人居环境,还是从发展非能源经济的角度考虑,跟大同条件相近的其它能源型城市要实现转型发展,其实都不能绕开生态建设这道坎。

    平民市长耿彦波:生态建设仅仅是大同转型的一个侧面

    10月30日,在大同市城区的一段绿化标准段前,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腿上、鞋上布满尘土的偏瘦中年人讨论着如何提高绿化质量和提升城市品质。中经网记者一开始还以为大家围着的这个敬业者是工程师或者技术员,因为他的言谈中,术语很多且见解专业。结果一问周围的大同市民,才知道他居然是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

    由于近期大同市正在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所以每年来一次大同的记者在进入市区时迷了路,当时由于没有与大同新闻办的同志接上头,所以自然也就认不出耿彦波。

    耿市长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向我们介绍了大同市建的总体思路及发展前景。他说,大同的城市发展是按照“一轴双城”的构想实施的,御河以西是凸现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御河以东是彰显绿色生态的新城。要把大同建设成为古今兼顾、独具特色的魅力城市,必须坚持走政府主导规划,县区负责拆迁,拆到哪绿到哪,一边拆迁、一边建设、一边引资,拆迁和建设标准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据介绍,大同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耿市长结合工作实际,谈到了大同建设中的几个变化:由投资决定标准到标准决定投资,确立了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由单纯改造道路向改造城市转变,拓展了城市建设的内涵,注重建设的整体性;由拆片植绿、荒山绿化到大型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着眼与未来城市发展,提升了人居环境水平;由注重地上到地上地下并重,水、电、气、暖等地下管网随建设一步到位,注重道路建设的长远性;由孤军作战到综合作战,各部门协调配合,注重建设的系统性;由拼盘凑合到特色设计,注重城市的特色性;由无条件的程序招标到有条件的考察选择,注重程序的公正性;由当年准备、当年建设到两年准备、一年建设,注重规划的超前性。

    耿彦波说,现在大同的绿化还只是起步阶段,等过了明年大家再来看,大同就会变大摸样。他还就经营城市中的体会与记者进行了交流。“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留遗产还是留遗憾?追求一流还是甘居下游?做事还是做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还是办多少事找多少钱“等观点催人深思,不禁让记者想起了街头那个平民市长的亲切形象。

    大同市政府的官员告诉中经网记者,类似我们看到的街头那一幕,现在无论是对大同官员,还是大同百姓而言,都不算新闻。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市长亲力亲为、喜欢现场办公的工作作风。

    让大同的主色调由黑变绿

    10月29日,深受大同人民关注的智家堡公园对外开放,这是大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工期仅用了半年。大同市园林局生产建设科的张建宾科长告诉中经网记者:自从2008年以来,大同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就进入了快车道,无论是绿化总量、档次,还是投资额度,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据介绍,以前大同每年的城市绿化投入仅仅一千来万元,而去年一年就投入了3亿多元,高标准实施了同左路等8条道路的绿化和林带建设,全市新增绿化面积310.0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了33.61%、26.82和5.5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大同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今年以来,大同更是加大投资力度,预计总投资可达5亿元,将新增绿化面积270万多平方米。 

 

    张建宾告诉中经网记者,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智家堡公园定位是具有生态恢复示范效果的城市森林公园。它于今年3月20日开工,总投资7000万元。公园西侧原为工业用地,东侧为垃圾场,目前已经成为大同市内最大的城市主题公园。现在,来大同的人一下高速,就能驶入了林带宽阔的御河西路,在绿色层层包裹下进入市区,沿途可以看到松柏林立,草坪萋萋,巍峨的大同古城墙也时隐时现。

    张建宾说,我们看到的御河西路绿化带全长15公里,南北两侧林带宽度风别为30---100米,有油松、国槐等大乔木近7万株,山杏等小乔木近8万株,丁香等花灌木16万多株,沙地柏等地被6万多平方米,总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如今的御河西路已经成为大同一条美丽的景观大道。除此外,魏都大道、大同公园、南环林带、云冈峪后期工程等一大批生态绿化项目也已经在施工之中。据悉,全长28公里的口泉沟今年也要再绿化4.6万亩。

    大同的明天,绿色无疑将是主色调。在大同街头采访时,许多大同人就告诉记者:因为有了更多的绿色,大同的天空已经不是那种单调的黑灰色了。  

    记者观察:  生态建设也是生产力

    人口膨胀、能源紧缺、生态破坏、人居环境恶化...近年来,关于人居、生态的报道频频出现在一些主流媒体的版面上。这是因为生态建设关乎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各地对于生态建设的普遍重视告诉我们:在城市浪潮汹涌的当代中国,关注生态,其实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作为能源型地区和能源型城市,大同的绿化实践,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实践。因为无论是面对将来能源枯竭后的接替产业转型,还是改善目前城市人口的人居环境,生态园林建设都已经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也许有人会说,生态建设对能源城市和能源地区来说,只能是一种补偿和回报,不能当做主要事情来抓。我们要提醒这些人的是,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这种回报和补偿的过程是充满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生态建设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力。因为它在培育新型产业,带动和承托主导产业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源是有限的,土地也是有限的,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效益,就是一种前进。而生态建设给了我们这种延伸产业链、提高土地价值、甚至经营城市的机会。当然,大同的生态建设还刚刚是个开始,但我们希望它能给与其它地方更多的启示。因为,只有各地的生态环境会变得更加适合人居、适合创业、适合发展了,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可持续。

(责任编辑:王姣雁)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9-8891-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