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陷误区 示范点变“官”赏点

 2007-02-24 08:30: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sxdt  关注热度:

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已一年有余,可谓总体平稳,亮点频闪。但综合记者采访、部门督查和专家调研的情况也发现,部分县乡的新农村建设在一些方面陷入误区,急需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基础上作出相应调整。 误区1:搞试点“嫌贫爱富”示范点变“官”赏点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抓点带面,但一些地方把示范点上的工作抓成“一枝花”,面上的工作却成了“豆腐渣”。 江西有个县为倾力打造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把原有的一点水利、造林、交通等资金捆绑在一起,全部投入到示范点上,“官”赏点是建成了,可一些村镇群众急需的专项投入却“断了炊”。 山东、河南有些县乡选的试点,过去建小康村时就是样板村,现在转眼又成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集中大量财力投入到一些老典型上,结果取得的“经验”缺乏普适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阳说,试点初衷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如果变成盆景,就成了“搞好一个点,荒了一大片”。 误区2:贪大求洋“大跃进”农民背上新负担 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提口号,希望短期内建成新农村。中央党校等机构近期发布的《2006年新农村建设状况报告》说,贵州德江县川岩村计划用5年至10年建成新农村,这对一个人均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数的村来说,很难令人相信。 其次是层层下指标,搞新的“达标升级”。如要求短期内村村通柏油路,村村用沼气,村村通互联网等。 新农村建设贪大求洋,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即出现了新的农民负担。江西有的试点村只落实“改路”资金9万多元,却包给工程队30多万元的“改路”工程。东部沿海一些县市为了让农民住上别墅洋楼,不惜让农民贷款补交差额。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四项制度”,要落实这些制度,关键是新农村建设要量力而行。 误区3:“村容整洁”成了“粉饰行动” 一些地方干部错误地认为,新农村贵在一个“新”字,所以首要的是让旧村换新装,为此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村容整洁上。中部有个乡镇要求各村墙壁统一刷成“上黄下蓝”,给民房“穿裙戴帽”,结果有个村筹到新农村建设资金20万元,仅粉刷墙面就花去9万元,装饰屋顶花去6万元。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在督查中发现,有的试点村花了60万元建一座广场,有的花十几万元建一座牌楼。 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理事长包永江说,重外轻内、重村庄整治轻产业发展,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背后,是“干部任内快出成果”的扭曲政绩观,急需纠正。 误区4:“生产发展”变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一些地方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最终要靠“生产发展”来支撑,但在实现“生产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又回到前些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上。为规避征地调控政策,他们借机推行“以租代征”,跑马圈地。 记者在豫中、鲁南、苏北一些乡村周边的农田看到,小加工厂房随处可见,农村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不无忧虑地说,“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应警惕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演变成为乱占耕地、大办村户企业的“非农运动”。 误区5:重物质投入轻制度建设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最近一份调查显示,有16.3%的受访农牧民所在村没有开展过“村务公开”;有11.3%的受访者认为所在村的村务公开只为“应付检查”。一些专家说,在新农村建设中,忽视培养新型农民、忽视民主管理等制度建设,无异于舍本逐末。 安徽某地农民上访反映干部乱拆农民房子,当地干部解释说:“拆房子建新农村,我们是在江西赣州学来的。”对此,赣州市有关领导回击说:一些地方只学了皮毛,实际上,赣州模式的精华是每个村都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通过制度创新,一些公共事务和项目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山东有个乡镇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时,为完成任务,干部把全部事情包下来,结果上级检查完后,“三不清”又故态复萌。 发改委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崇法说,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创新,这要求各地把主要精力用于打造服务型政府上,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培养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现代发展理念。说到底,新农村建设是个农民现代化的过程。 (宋振远 董振国)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9-787-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