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粮食生产年年上台阶

 2007-04-26 04:54:59  来源:大同日报  编辑:admin  关注热度:

[color=Blue][size=2] 连续4年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size][/color]

   本报讯 近年来,天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连年迈大步,先后登上1亿公斤、1.1亿公斤、1.15亿公斤三个台阶。200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19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2003年以来,该县连续4年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荣誉称号。
    调整结构稳面积。天镇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保证粮田面积长期稳定。一是保重点,保主导作物。全县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重点发展玉米生产,突出抓好玉泉、南河堡、卅里铺、张西河、谷前堡等5个平川乡镇50个大村的玉米种植,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全县玉米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占到粮田面积的70%;玉米产量达到1亿公斤,占到粮食总产量的83%。二是挖潜力,保优质小杂粮。在山丘区重点发展谷、豆等优质杂粮作物,全县优质小杂粮面积达5万亩。三是抓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去年共安排各类补贴资金600万元。同时,每年为种粮大户提供一部分小额贷款,扶持粮食生产。
    推广科技上产量。该县着力从三个方面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一是积极引进新优品种,使粮食品种得到进一步改良。特别是引进高油303、大丰两个高油玉米品种,平均亩产达900公斤,商品价值高于普通玉米,成为全县粮食外贸的主导品种。二是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重点推广地膜覆盖、种子包衣、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实用技术,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模式,采取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套种的方式,提高种植效益。三是积极引进抗旱生物制剂和增产素,推广旱地龙和锌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旱增产能力。
    夯实基础提能力。该县粮田面积有50万亩,但绝大多数为旱坡地,属于中低产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对此,该县强化三种手段,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近年来全县打井配套310眼,节水灌溉10.2万亩,新增改善水地8万亩,实现了“两变”,即低产田变高产田、旱地变水地。二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2003年以来,该县集中水利、农业、开发、土地等各项资金,重点对5个产粮大乡镇进行综合连片开发,巩固扩大粮食主产区。2006年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仅此一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50万公斤。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4万千瓦。 
    加工转化促增收。要做强做大粮食产业,关键是要适应市场需求,做好加工转化促进增值这篇文章,保证农民既增粮、又增收。为此,该县充分利用丰富的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增值。去年全县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23万头、5万头、21万只。同时发展了一批规模种植、养殖大户,培育了凤凰食品公司、联发绿色产业公司、金凤乳业公司等一批粮草畜饲料加工企业。
    多管齐下保安全。一是做好优质粮食产品认证文章。2006年,该县有玉米、土豆、谷、黍、豆等l 5个优质粮食品种,50万亩粮田面积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被确定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为确保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做好规范操作流程文章。县农业部门严把质量关,制定了粮食种植操作流程,设定了技术标准、检测程序,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粮食种植,并免费发放技术资料,使规范操作、严格质量的理念渗透到农民生产的各个方面。三是做好源头控制污染文章。该县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着力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广泛设置了垃圾收集箱,圈定垃圾倾倒点,上马污水处理厂,全力打造绿色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      (夏晓科 庞捌 高鹏)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9-5657-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