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走进大同的农村,记者深深感受到沼气对农村环境、农民生活及思维带来的全新改变。在阳高县龙泉镇新和堡移民新村,每一户移民家中都建有一处“一池三改”沼气池,池上面的大棚里都设有猪圈,新购回的猪仔在温暖的大棚里活蹦乱跳,即将出栏的大猪个个肥头大耳;在灵丘县燕家湾村、南郊区落里湾村、天镇县的部分农村记者见到,“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的沼气池,充分利用温室效应,提高了沼气池内的温度,增加了沼气产量。温室内种植的蔬菜采用滴灌设施进行沼液追肥,夜间利用沼气灯给大棚照明、增温、补充二氧化碳气肥,在提高温室综合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
上下一心推沼气重重困难为民解
大同地处塞北,属高寒冷凉地区。对于沼气建设,相对于南方地区的农民,不但认识上有差距,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度也很大。沼气建设施工期只有4月到10月短短6个月。加之建设的沼气池池容量较大,建材使用量大,为了确保冬季沼气池的正常产气,还要为沼气池加设保温措施,再加上改厨、改厕、改圈,在大同建设一个“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模式平均约需投资4000元。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除中央补助800元,省财政配套200元,新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省财政补助1000元外,大同每建一个沼气池就有2000元的建设资金缺口。而大同市的实际情况是:市、县财力不强,农民收入十分有限。面对2007年2万户的沼气池建设任务,如何在紧张的施工期内,克服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保质保量完成沼气建设任务,就成为摆在该市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007年,有关沼气建设的工作会,大同市政府先后开了9次。2007年3月9日,大同市召开会议对2万个沼气池建设任务进行分解部署。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人大、政协督查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农业部门专门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市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市长分别和9个农业县区长签订责任状。主管副市长多次深入沼气建设第一线,进行督促检查。沼气建设领导组每半个月通报一次沼气建设进度,并定期和不定期编发沼气建设简报,动态反映全市沼气建设情况。期间,各县区也都成立了以县区长或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组,专题研究沼气建设情况,积极解决资金物资困难,并实行了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三包”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使沼气建设任务落到了实处。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沼气建设任务,广灵县将建设任务同新农村建设帮扶单位挂钩,筹集帮扶资金192万元;南郊区西韩岭乡每户补贴砖1000块;平旺乡每户补贴建设款600元;大同县在上级补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采取县级财政垫付一部分、乡村自筹一部分、农户自己投工解决一部分、结队帮扶单位支持一部分和专业施工队缓付一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沼气建设。
据了解,2007年大同市沼气建设资金除省级补助资金2227.5万元外,市级财政投入65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537.5万元,乡村筹集资金1444万元,企业帮扶资金达192万元,累计投入配套资金共计6051万元。截至2007年底,大同市已建成农村沼气池20562户,超额完成了全年2万户的任务。大同市9个农业县区的93个乡镇、835个村的村民们正轻松享受着沼气给生活带来的实惠。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综合利用讲成效民心工程得民心
在建设过程中,大同市摒弃了“就沼气抓沼气”的狭隘观念,力争把小沼气做成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文章。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丰立祥和副市长郝月生带领市农业局负责人多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现场促进会,专题研究沼气建设,要求“沼气建设必须讲成效,必须建一个成一个农民受益一个,把惠及百姓的好事办好、办实,让民心工程得民心”。
在施工中把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庭院建设、新农村建设试点、整村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等相结合,注重突出沼气发展的产业化理念。结合农村实际大力推广养猪与沼气相结合的“一池三改”模式以及沼气同种植养殖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生态温室模式。真正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各县区更是高度重视沼气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把沼气做成大产业。
灵丘、南郊区、天镇等县区,把改厕、改圈、改厨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有机地结合,建成了“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模式。地面上建猪舍和厕所,地下建沼气池,墙的另一侧为蔬菜生产区;沼气可以照明取暖,沼渣、沼液可作为各类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农药,起到增产、抗寒、抗病虫害的功效,生产的全部是绿色产品。据调查,一个“四位一体”生态温室模式户每年可节约煤、电、农药、化肥等开支1300元,养猪和种菜收入2200元,实际效益可达3500元,好的可达万元。天镇县南河堡乡东沙河村建成“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温室模式大棚30多个,生产出的各类蔬菜是北京几大超市的定点产品;新荣区严格按“一池三改”模式建设标准施工,花园屯乡为鼓励沼气户发展养殖,建池户每养一头猪补贴购猪款和饲料费200元。西村乡除为建池户每头猪补贴200元外,对养猪3头以上的建池户,每头猪再补贴50元。
通过使用,建池农民思维也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要我建”变成“我要建”,沼气池也成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连心池”。沼气建设的强力推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推动了农村经济建设向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快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去,农村露天粪坑随处可见,牲畜粪便四处乱堆。现在,露天粪坑不见了,牲畜粪便利用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善了。记者在一些建了沼气池的农户家看到,他们的院落个个整洁宽敞,户户窗明几净。农民们还自编了顺口溜:照明不用电,沼气来做饭,卫生又方便,实惠看得见。
现在,大同市以沼气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已逐步形成,沼气的综合效益日渐明显。沼气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能源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正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高剑艾 谢昌民 赵志成)
来源:山西日报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农村沼气“蓝色之光” 点燃农民生活新希望https://www.sxdt.com.cn/show-9-4685-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