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中国的“煤都”,历史上的三代京都,两朝重镇。这是好多人对大同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大同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丰富的煤炭宝藏,名载典籍,驰名中外。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汹涌澎湃的经济建设大潮的洗礼,大同的经济落后了,与其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也不相适应了。
大同要崛起,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的奋斗目标,便成了历届政府发展大同的一个中心课题。这也几乎成了大同这座城市和人民的共同呼声。
怎么来发展呢?如何来赶超呢?
在2006年9月4日结束的中共大同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大同市委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今后五年努力实现的方向和目标。其实,大同为了发展,为了突破发展的瓶劲,已经经历了“二次创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阶段的精心准备,转型是大同20多年的经验沉淀,是贯彻省委、省政府经济结构调整的伟大实践。
“怎么来转型,转型到哪里,首先要知道我们自己的家底。”这是大同市委书记郭良孝时常提到的一句话。
面对山西11个地市发展产业经济的饥渴,和周边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局面,大同是参与城市间同质化竞争,还是应该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人文优势,寻找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呢?大同审时度势地进行了对比,与之相邻的朔州在大力发展煤炭经济的同时,把“乳业”的发展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经济,河北张家口也在风电产业和信息产业上形成相对优势,北面相接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工业也集中在重化工业上。因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摆在了大同政府的眼前,在大同的周边城市打能源经济牌的还是比重较大。
大同该怎么来应对这新的一轮经济竞赛呢?为了铺就一条新的经济发展跨越之路,大同市委、市政府就大同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发展优势、区位优势做了深刻的分析,作出了大同经济要转型的决策,提出了“大同要重振北方重镇雄风,开拓‘煤都’发展新路。”
转型,并不等于不打能源经济这张优势牌,在城市的品牌效益中,永远不能放弃这个城市的优势资源。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同就提出了重点抓好“6656”工程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煤炭、电力、机械、冶金、医药化工、建材六大支柱产业,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构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快“一都、一埠、三地”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都即是中国煤都,一埠为北方商埠,三地分别是制造业基地、电力基地、旅游胜地。
大同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2006年经济工作会上,大同市提出了将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大同市的“6656”工程和“一都一埠三基地”建设,在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加快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旅游产业基地的建设。因此,大同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优势互补,既有了与“大北京商圈”依托发展的北方商埠和物流体系,又形成自己优势的电力基地、制造业基地,还开发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一切都为大同经济的转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好风凭借力。大同转型,大同正在逐渐改变单一的煤炭产业经济,向电力、制造业、旅游业等多元经济过度,伴随着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提高,加快转型的进程,实现大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同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力基地,制造业基地,同时还是一个时尚之都和旅游胜地。(记者 王雁)
转型是大同经济腾飞的希望,单一的煤炭经济必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如果大同的煤挖完了,大同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
这个沉重的话题,不知有多少人问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思过。
建国以来,大同累计生产原煤约21亿吨,煤炭生产量、外运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煤城之首。进入21世纪,尽管大同的经济也在稳步发展,但与全省一些兄弟城市和省外同型城市相比,“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使大同的经济命脉面临严峻的挑战。2005年,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煤电及高能耗等相关产业共占到全市GDP的63%左右,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0%左右。这种过度依赖煤炭的产业结构,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大同经济就会陷入难以承受的境地。
“大同转型其实一直是在坚持不懈的奋斗着,但由于搞煤炭经济税收来得快,对财政贡献率大等缘故,就直接影响了其他多元产业的发展。”大同经委的一名官员讲到。
“目前,大同转型还为时不算晚,适应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这是个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发改委研究城市转型的专家王青云在大同作专题讲座时说。
“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归结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两个方面。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没有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失去了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没有城市功能转型,产业转型就会失去基础,难以成功。”山西省经济委员会主任洪发科说。
2006年9月10日,大同市委书记郭良孝、市长丰立祥率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80人,乘4辆大客车直抵辽宁省阜新市和抚顺市学习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7天的行程马不停蹄,现场观摩和座谈会、讨论会、总结会相结合。10月13日,省委书记张宝顺就大同市委、市政府《关于赴阜新、抚顺学习考察的情况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同与阜新、抚顺等东北老工业城市情况大致相似,希望大同市能借‘他山之石’,扎实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城市的创新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保护资源环境等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促进大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二次创业宏伟目标。”
在考察中,大同市深刻地学习了阜新市和抚顺市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几个产煤大县的主要领导,无不在感受着一浪又一浪地转型思想冲击。2006年9月19日便请国家发改委研究城市转型的专家来给所有领导干部们上课,20日便开始了为期11天的县区调产会,对每个县区的项目进行大“会诊”、大检阅。
大同开始实实在在地抓经济转型了,其决心和信心以及空前的团结都是无比坚定,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决心的必然。(记者 王雁)
转型怎么来转?要转多长的时间?
这个疑问似乎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每一位关心大同的人都希望这片土地生机勃勃。
回答也是肯定的,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解决这些历史形成的困难和遗留的问题,实现经济转型与复兴,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质是产业的转型,前提是观念的转变,核心是项目的推进,关键是干部的考核。”大同市委书记郭良孝讲到。
在产业转型上,大同市政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循环经济,开展节能降耗作为转型的基本前提,把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坚持以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通过产业集群化、企业集团化、布局园区化,努力形成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优势产业、核心企业和特色园区,全面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做优煤炭支柱产业,继续打好“三大战役”。做强煤化工、电力、冶金三大接续产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建材工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个替代产业。
在项目推进上,2007年是大同市确定的项目建设攻坚年,市长丰立祥在出席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会上强调,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项目建设是大同发展的生命工程,必须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攻坚战。
2006年,全省“两区”开发产业项目448个,其中大同市有44个,到2007年2月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有32个,已投产或试产的有12个,有35个项目完成了立项审批,有19个项目完成了土地审批,有21个项目完成了环评手续。在去年“沪洽会”、“港洽会”、“中博会”和云冈·恒山旅游节期间招商会上,大同市共签约项目73项,投资总额353.96亿元,引进资金321.21亿元。目前已有11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2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12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还有22个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和筹划中,项目履约率为70%。
“在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项目很重要,也很关键,转型靠项目拉动,什么样的项目才能形成产业链,上什么样的项目就决定着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作为政府头脑要清醒。要在传统产业选项上,推动资源变资本,分散变集中,粗放变集约,黑色变绿色。要以煤机制造、电力机车、汽车部件和医药化工四大产业为核心,构建起新型装备业和医药产业体系。要通过规模项目形成林草———畜牧———畜牧产品加工———畜牧食品包装、小杂粮———小杂粮加工———小杂粮包装营销以及中药材种植———加工等5条农业产业链,同时建成5大产业集群,形成绿色农业体系。要以项目带动现代旅游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丰立祥市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为此,大同市各县区在积极完善项目库的建设的同时,努力让落实的项目生根发芽,真正地实现投产达效。然而,就在这个抓项目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摆在了政府的面前,资金的短缺和项目的同质化。目前,在大同的项目建设中已经形成了3个不同品牌的饮料加工业项目,同质化的项目发展值得注意,同时在转型过程中,不仅要讲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维护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这是转型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大同的转型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记者 王雁)
怎么来保障转型,怎么完善转型中的考核?
大同市为此也制定了很多保障性措施,开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良方,并且地方人大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转型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在转型的道路上,还有诸多关系的合理协调,比如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和乡镇的关系,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关系,依靠国家支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等问题,更需要中央和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
资源型城市搞产业转型,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弥补过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欠账。只有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对产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起推进作用,才能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大同市的城市建设正在开展城市棚户区改造,但与现代都市来比较,距离还很远。资金的投入必然是城市转型的一个重要保障。
“机制创新也是保障。”郭良孝说。对于转型,他认为观念创新是前提,战略创新是核心,结构优化是实质,增长方式转变是根本,机制创新是保障。把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体制创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和推进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促进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的形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服务到位、奖惩严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形成推进转型、加快转型的激励机制。
在考核转型上,郭良孝说关键是干部的考核。为了对大同的明天负责,他认为没有责任心,任何事情也做不成。2006年县级换届之时,市委书记郭良孝给新上任的22位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每人送一本书,书名就叫《责任胜于能力》。
“穿鞋带帽的不用讲,就从实际的来说。”这句话大同市的各部门负责人听起来太熟悉了,在许多的开会或汇报的场合上,书记市长是这样提醒的,各部门的负责人也是这样常挂在嘴上的。务实成为了保障转型的一个源动力。
显然,大同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正在奋力赶超,正在为建设一个“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大同而快马扬鞭。(记者 王雁)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大同经济转型系列报道https://www.sxdt.com.cn/show-9-1509-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