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文化牌 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 大同故事系列之:名城有来历!

 2018-05-28 10:34:10  来源:原作者所有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大同故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当今世界,城市的竞争多以文化论输赢。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同所面临的挑战尤其严峻。我们要想在激烈的竟争中不被淘汰,无愧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古都的称号,就要珍视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打好文化牌。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尊;没有文化自尊,就没有民族自尊;没有民族自尊,就没有民族自强。民族崛起、国家富强,首先是文化的繁荣和复兴。如果说十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催生了十七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那么,当今中国日渐繁荣的文化,将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先声。
  
  国家如此,对一个城市而言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没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没有底气;没有特色魅力的城市,没有人气。失去了历史文化遗产,便失去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城市也便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这种意义上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生命之根、文脉之本、风貌之基、不朽之魂。她像部巨著,积淀着城市的文化;也像大树的年轮,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又仿佛一条满载着文化遺存的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还将流向未来。
  
  大同从有行政区划建制的二千四百余年间,漫长的历史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遗产:巍巍石佛、庄严巨刹、灿灿龙壁,彰显了佛国龙城的大同特色;逶迤长城、绝塞名山、边陲重镇,匀勒出塞上风味的北国风光。古城大同更是雍容大雅,金城汤池,楼牒环列;寺庙林立,牌坊相望;代王府第,富丽堂皇;文庙典雅,武庙雄壮;商肆栉比,里坊成趣......这是一个鲜活的、有生命的整体,是大同人引以自豪的福地宝城。
  
  土耳其著名诗人希格梅有句名言:“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大同的文化灵魂在哪里?在雄伟的城楼里、在庄严的云冈法相里、在露齿菩萨的微笑里、在印满你童年脚印的街巷里,在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大同故事里。
  
  这本由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同志们编写的《大同故事》,从通俗文化入手,为我们保存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对我们寻找传统文化的“根”、激发民族情感的“魂”,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前贤有言云:“评一一方之风物,激千秋之爱憎。”作为个大同人,要热爱家乡,首先要认识家乡、熟悉家乡。这本小册子正是认识家乡的钥匙、熟悉家乡的捷径、也是宣传大同的一个重要窗口。
  
  我愿与三百万大同人民一道发掘大同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尊,打文化牌、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这便是《大同故事》出版的意义所在。
  
  2017年7月3日
  
  大同故事第一章之名城有来历
  
  大同人大概都知道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却很少知道名城的来历。
  
  早在公元前411年,赵肃侯即在此地筑城,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大同便有了行政区划建置。汉代设雁门郡,大同为东部都尉治所。当时叫平城,当时叫平城,是汉代名邑。
  
  公元398年北魏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到平城。平城因此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王朝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营,大同成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会。当时的平城周回三十二里,门开十二、九衢相望。平城南部又广建里坊,既是商业区,又是居民区。每天钟声一响,里坊大开,熙熙攘攘繁荣异常。无论从城市建设,还是人口规模都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罗马,可以说平城是当时的世界第一流大都会。
  
  隋、唐因袭北魏,经营平城,虽然因迁都洛阳,六镇之乱,城垣破败不小,但城市布局依旧,遗存可圈可点。
  
  辽、金两朝,大同为西京治所,城市周回二十里,现在的大十字即城市中心。辽、金两代,在大同建筑了不少寺庙,华严寺、观音堂等都是那个时期修建的,所以大同被誉为“辽、金建筑博物馆”,名不虚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同城是明朝初年大将军徐达在辽金古城基础上“截南城之半”而修建的。这座古城有三个特点:城高、壕深、增筑控军台,这三大特点使其在有明代为九边之首,被后世誉为为“古代军事御体系的杰出范例”。2008年耿彦波任大同市长期间,因明城旧制复原了这座古城。她将当之无愧地立于历史文化名城之林。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示其历史意义,功在当代,惠及后世。是大同人的福音,他是大同的光荣。
  
  骄傲吧,古城!
  
  自豪吧,大同人!
  
  稿件来源:大同故事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41-16101-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