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诗歌 每日一品(三十三)侯建臣

 2018-04-17 09:16:29  来源:新大同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侯建臣,喜欢沾花,喜欢拈柳,花柳俱逝春深处。五旬转眼匆匆过,岁月茫茫一片。写过散文,写过小说,写过儿童文学,写过杂谈,还写过一些非驴非马的东西。诗呢,像是第若干个情人,爱着,但不会爱,若干年了,若即若离,偶有小成,博自己一乐而已。
  
  口红
  
  是要掩盖一种存在
  
  是要鲜艳
  
  是要让真实变得不真实
  
  是要让暗淡在暗淡中暗淡
  
  是要让光亮在光亮中光亮
  
  是要制造一种假象
  
  不敢说话
  
  不敢流口水
  
  只有在黑夜卸装的时候
  
  对着镜子说:呸
  
  【赏析】
  
  侯建臣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实力作家,他的作品经常在各种文学大刊、全国年选和中学生经典阅读中见到。他的小说、散文和童话影响广泛,也有一些偶尔“崩”出来的,压箱底的小诗,风格不一,但基本上都“不正经”。
  
  这首诗歌个性十足,一读便知姓侯,而绝不是姓马或者牛。这诗似是戏笔,但是戏笔却是另一种高度的严肃。而他自己,也是个既严肃又幽默的人,低调、和善而坚持立场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开玩笑时“很不正经”的一个正经人。
  
  诗歌不难懂,在戏谑中,撕掉现实的伪装面具。“呸”的一声,含泪揭示了伪装者对自己的厌恶以及无奈。
  
  如何为他的这类诗歌定性呢?我认为是“讽喻诗”。出于一种道义,他用嬉笑怒骂的方式,用杂文的方式写出来。即便不能警世,也能博读者一乐。同时,在诗歌文本上,他用他的幽默,解构了一本正经的诗歌,同时打碎了诗歌的假面具。他从神圣的表象下面,把诗歌拉回来。这样的诗歌让人感到放松。因为他抛掉了所有添加在语言、文化乃至终极层面的负担。诗歌从《击壤歌》开始就是赤裸裸的,现在,侯建臣让我们思考,是不是有时候,我们可以让诗歌卸下重负,脱下包裹的东西,回到赤裸裸的原初。那肯定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像杂文的诗歌是不是诗歌?鲁迅的仿《四愁诗》是不是诗歌?这其实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诗歌语言泛滥症的今天,侯建臣的这一类诗歌是一剂猛药,可以用来医治诗歌语言对诗歌的伤害,以及诗歌对我们的伤害。(石囡)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33-15834-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