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大同长城全域旅游这张王牌!

 2019-03-05 10:00:35  来源:大同长城学会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突出龙头景区建设,优化“3+3+3+1”发展格局,推动“五环联动”,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抓好五大旅游景区工程,推动全市文旅振兴。其中,“长城1号景区大整合工程”是重点实施的工程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对长城景区进行了详细解读,“大同长城是中华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也是全省旅游三大板块的重点区域。要重点围绕空间组合和基础配套,在全面保护的前提下,完成‘长城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启动建设汽车营地、艺术基地、长城人家、军事展览、体育运动等项目,积极开发户外休闲、研学度假和风情体验等项目,努力将大同长城建设成为感受历史风韵、体验塞上风情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大同是名副其实的长城之乡,境内现存长城遗址总长524公里,分别是赵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明长城。这里的古长城有一种原生态的野性美,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记者近日与大同长城学会几位会员座谈时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对此,大同长城学会借助全市文旅振兴东风,于今年开展一系列长城保护与全域旅游深度开发的活动,促使大同长城走进更广阔的视野。


 
  开展“长城调查”,摸清长城家底。今年,大同长城学会计划深入天镇、阳高、新荣区、左云、浑源等县区,围绕长城病害、遗址保护、长城人家、民风民俗、历史传说等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掌握大同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保护情况等基础资料和长城周边的自然、人文状况等,建立长城档案,为大同长城的研究、管理、保护和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配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系统整理、编撰、出版2019大同长城史料文集。


 
  挖掘长城内涵,延伸长城文化。利用大同长城学会6个长城保护小分队,对大同长城修筑和发展的物态文化、农耕与游牧民族的融合,以及与长城有关的诗词歌赋、传说故事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让大同长城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厚重;在长城地区竖立标志牌,具体介绍当地长城的基本情况、所处位置、著名人物、历史事件等,使长城成为真实的、生动的文化符号;规划品位高、特色明的大同长城历史博物馆,展示大同长城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让长城文化充分传播、渗透、延伸。

 
  认养大同长城,保护精神家园。为进一步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规范社会力量参与行为,今年1月2日,省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山西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办法》,并于2月15日起施行。在大同长城学会专家学者看来,通过认养,某段长城就有了“固定的保护者”,就会对该段长城负有责任,就会发动更多的人给予特别关注。大同长城学会集体参与认养,就可以进一步加大长城保护力度,影响带动周边村民树立长城保护意识,同时利用“长城小院”,助力乡村精准扶贫。




 
  依托区位优势,做实长城文章。大同长城要依托全市经济、区位、交通优势,主动承接京津冀区域的商务、政务、会务,成为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依据国家扶贫攻坚政策,依据大同打造康养产业基地计划,依托长城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动文化内涵,建设旅游小镇、温泉小镇、康养基地、长城驿站、农家乐大院等,在旅游扶贫、康养产业等方面大做文章,做大文章,让古老沧桑的长城见证今天的发展。
  综合资源禀赋,布局项目节点。古长城是人文景观,要文旅融合,多元叠加,精心策划开发项目产品,如中国长城摄影展、大同长城低空飞行、房车营地、大型户外情景剧基地、长城文化博物馆、古长城马拉松、古长城自行车赛、长城步道健步走等节庆活动,让大美厚实的长城绽放新的光彩。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近年来,大同长城学会对保护长城和弘扬长城文化做足了文章。该学会连续举办多届长城文化系列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厂矿企业,常态化宣传长城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加强对长城沿线地区居住者的宣传教育,让爱护长城的意识深入人心。邀请国内长城专家学者进行采风考察,举办长城论坛,让更多的人关注长城,爱护长城;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大同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把大同长城整合到诸如云冈、恒山等景点景区或农业观光游等旅游线路中,抓住宣传亮点,吸引游客眼球,让长城成为普通消费者寻古探幽、感受边塞风情的特色旅游项目。






 
  串连长城遗珠,玩出别样风景。长城脚下有多个名胜古迹、旅游遗珠,要让这些过去因交通不便而隐藏在深山中的景点,重新回到大众视线。阳高县守口堡,长城遗址保存比较完整,人为破坏较少,内堡外墩,烽堠相望,蔚为壮观;天镇县新平堡,有“鸡鸣一声闻三省”的平远头村、古色古香的街道商铺、壁画惟妙惟肖的玉皇阁、砖雕精美的总兵府第;新荣区得胜堡,俺答汗受封流传千古,得胜锣鼓名扬长城内外;灵丘平型关,成为中华儿女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的历史丰碑……沿着长城持续行走,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长城及周边村落中,在远离繁华幽寂之地,用生命贴近自然,寻古探幽、敬畏先贤、洗濯思想,走进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的那些边关古堡,感受传统艺术的精华。那些剪纸窗花、老宅木雕、照壁砖雕、古庙壁画,震撼着亲近长城的人的心灵。






 
  长城博览在山西,民族熔炉看大同。大同长城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大同长城还要和大同古城结合起来,打造“民族熔炉文化旅游”主题线路。北魏拓跋鲜卑与汉民族紧紧融为一体,奠定了隋唐基业;实行隆庆和议,蒙汉民族有了相对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建设万里茶道得胜堡茶马互市体验区、方山北魏文化大遗址公园,打造多民族风情体验园,展现古长城的军事、边塞、商贸、农牧文化与民族融合价值,让古老沧桑的长城再演民族融合的活剧。
  长城是一条通往历史的最近的路,是一条历史文化的博览长廊。走进大同古城,走进大同长城,就是感受民族精神,探访中华文明。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30-18329-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