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旅游 天下奇观!寺庙悬在半空中,竟然在悬崖峭壁上屹立1500多年不倒!

天下奇观!寺庙悬在半空中,竟然在悬崖峭壁上屹立1500多年不倒!

 2018-12-25 10:31:33  来源:自驾游那些事儿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山西恒山的悬空寺天下闻名,她一年四季的最佳旅游特点是,春天赏桃花,夏、秋避暑,冬观雪景。冬日,去悬空寺一游,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远远而望,悬空寺简直就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的金龙峡。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并保存最完成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
 

 
  在2010年12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中,悬空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等一些国际知名建筑同列其中,而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却比它们早了700多年,这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奇迹之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的寺庙,可是恒山悬空寺却修建在了悬崖峭壁上,悬在了半空之中。远远看去似乎有凌空欲飞之势,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那么悬空寺为什么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呢?
  

 
  原来在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山、北到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
  

 
  其次,浑河河水从寺庙的前山脚下流过,时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这里有金龙作祟,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悬空寺的奇和险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游历四方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在此写下了“壮观”二字;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也称此为“天下奇观”;
  

 
  当地老百姓中流行的民谣唱到“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掉”。在山下仰望悬空寺,只觉得它紧贴这崖壁,似乎里面并没有多大的空间。
 

 
  而当走到里面就会发现,一般寺庙的布局、形制,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伽蓝殿、栈道、三教殿、五佛殿、关帝庙等等,无一缺少,应有尽有。
  

 
  悬空寺的精华就在栈道和北楼,走上栈道,往山下看,只见河谷幽深,怪石嶙嶙;向上望,山上壁立万仞,巍然欲倾。
  

 
  庙宇楼阁之间高低错落,当雾气袭来的时候,飘飘然,让人仿佛有置身天上宫阙的感觉。
  

 
  脑中不禁浮现出了《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任盈盈在此与魔教高手大打出手的画面,在这狭窄的空间里闪转腾挪,来去如风。
  



 
  当时悬空寺已经不让剧组进入取景,于是,剧组便拆巨资又重建一所同样的寺庙,之所以要把这场恶战安排在悬空寺,无疑会让剧情的凶险之势倍增。
  

 
  北楼最上面一层是三教殿,供奉着儒、释、道三位教主,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左边为老子,右边是孔子,三位大师共居一室,同受香火,齐受跪拜,也表明了我国宗教融合的历史渊源。
  

 
  据记载,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
  到现在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此期间,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千百年的沧桑让悬空寺曾经遭受多次地震,可是悬空寺却安然无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千五百多年之后的悬空寺仍然屹立在此呢?
  

 
  悬空寺的坚固,首先应归功于应用了巧妙的力学原理。虽然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它是由十几根碗口粗的立木支撑起来的,其实在道下面的立木可以轻易地被晃动,根本没有起到支撑作用。
  

 
  在悬空寺建成时,这些木桩其实是没有的,只是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
  

 
  其实,真正承托重量的是27根悬臂梁,这些悬臂梁都是由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制成的,质地坚硬,使用之前事先用桐油浸泡过,能起到防腐、防虫的作用。
  

 
  更厉害的是这些悬臂梁在钉进崖壁上的石孔时,顶端被顶上了楔子,打入洞内,楔子会撑开悬臂梁,牢牢的卡在石壁上,其原理类似于今天的膨胀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牢固。
  



 
  楼阁下方的立木与栈道下方的不同,完全不能晃动,其上端支撑着悬臂梁,下端牢牢的压在了岩石上,立木和悬臂梁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力的支撑体系,保证了楼阁的悬空。
  



 
  悬空寺的设计与选址是其得以保存完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它背倚翠屏峰的崖壁,所处的位置正好是石崖向内凹进的地方,石崖的突出部分就好像一把伞,使悬空寺免收雨水冲刷和落石的碰撞,悬空寺所处的高位正好也避免了洪水泛滥的危险。
  





 
  而金龙口的山峰把河谷的水汽一冲而走,保持了这里干燥的自然环境,四周的山峦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避免了阳光暴晒而引起木材风化。
  

 
  不知道当时设计的工匠有没有考虑到这么多因素,而使悬空寺保留到了现在。对此,我们也不得不对古代匠师的智慧由衷地发出感叹和敬佩了。
  



 
  石崖上的题字。
  

 
  悬空寺景观,犹如“空中楼阁”。
  

 
  碑石记载着过去的历史。
  

 
  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屋檐上,古老的铜铃依旧发出叮、叮、叮、”的声音,在静谧的早晨,听的特别真切。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五十米,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悬空寺倚在翠屏山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天下奇观!寺庙悬在半空中,竟然在悬崖峭壁上屹立1500多年不倒!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自驾路线:京港澳高速——廊涿高速——张石高速支线——张石高速——天黎高速——S303——S203——悬空寺
  小贴士:
  1、悬空寺悬于高空之上,有的栏杆仅高过膝盖,有恐高者最好在山下仰望,还能省去门票钱。
  2、管理方限制登楼的人数,每次仅放行80人,由于寺庙依山而建,所以日照时间很短,
  从8:00到11:00,摄影爱好者在此时间上山最佳。
  3、8:30~17:30(冬季)8:00~18:00(夏季)。悬空寺旅游门票:旺季130元/人,淡季125元/人。
  4.最佳旅游特点:春赏桃花,夏、秋避暑,冬观雪景。
  5.周边景点:恒山、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大同火山群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30-17861-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