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李恒成先生
文|石囡
我记得曾和李恒成老师有约,这个夏天去文瀛湖东岛听涛、下棋、喝红酒。可惜夏天过去,他没有赴约。将来,也许梦里才会。李老师是一个爱生活的人,一个有趣的人。我总觉得,他是个老顽童,老神仙,是不会就这样轻易离去的。我电脑上还存着去年夏天的一张相片,湖边、树下、石上,一老一少围着竹制棋台对弈,那老者弓腰盘膝、瘦骨仙风,仿佛马远《踏歌行》中人物。老者就是李老师。对弈的年轻人是李大永,上次见他,他眼睛是红的。此行的另一个青年,是大鱼。李老师走后,大鱼写了回忆的点滴,《水光山色皆有恒,对饮三人已不成》,笑中含泪,念与先生的旧游。
我迟迟不能下笔,但饮酒依然。我不能如庄子,那样超然。只是莫名悔痛,眼前人影凌乱。饮酒时,想到李老师在一旁笑吟吟的样子。看到棋盘,想起李老师故作狡猾虐对手的样子。吃桃子时,想起患病后,李老师吃东西时小心翼翼难以下咽的样子。想起我在“平城讲坛”谈诗歌时,李老师还拖着病体捧场。想起李老师在京治疗的那个冬天,我们一起去广茗阁听相声的夜晚。泪也不能作长啸,只能独自长叹,只觉出软弱。前几天,诗人丰昌隆也故去了。那老哥俩,会在另一个世界对饮吗?
今天写下这些回忆的点滴,也许仍不能算作安慰。
1
一九九九年春,我到大同日报社实习,结识了李恒成先生,前后共事三四年。李老师衣着随意,有时碰巧合身,有时略显宽大,大概是家中哪位兄弟拿来,他就顺手披上。脚上常年一双小圆口老年布鞋,走起路来腰杆挺直,快捷如风。那时李老师尚不到五十,看起来已有老者态。后来十几年间再看他,却年轻如昨。
李恒成先生是当年报社杂文栏目“三剑客”之一,笔锋老,出手快,立意常奇。但写短则新闻消息,李老却有点糊涂。所以他常写的是文化专题报道,融入散文笔法和古意,读来如饮醇酒。我初出茅庐,深慕李老师文风,刻意学习,学成了四不像。时任文体部主任的冯桢老师策划“大同文化”系列报道,我勉力写了些,李老师看了,说题眼不明,提笔将题目一改,文章忽然就生动了。《蛟龙涸滩锁,但求破空飞》、《绝技空怀身,不得展云中》等几篇,精彩处就是李老师的功劳。
2
李恒成老师当时主编《云冈》副刊,新闻对他来说毕竟是副业。他是北师大史志专业毕业,授业于赵其昌、白寿彝、启功等大师。专研史学,又是赵一德先生的门生。我这个末学后进有幸结识李老师,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于是总想偷点艺来学。知李老师好酒,便以酒诱之。一来二去,我们因酒相知相熟,亦师亦友,亦似兄弟。这种感觉是含混的,颇有点黄药师和杨过相交的感觉,两邪相对,不知谁更邪一点。几年以后,我离开报社到外面胡混,偶尔回到报社照排中心,几位老姐姐一见我便笑问:“又来找你的老伙伴来了?”我一笑,心照不宣。有李老师这样的“老伙伴”,心中常骄傲。
3
在报社,李恒成先生编《云冈》副刊11年,大同很多文人由他一手提携。他审稿,只看文章内容如何,不管作者是谁,也不管来稿是什么纸张字迹。一不知名作者来稿字迹十分潦草,某小编看后顺手扔进纸篓。李老师不意从纸篓里发现,细细读了一遍,大呼好文不能埋没,当即刊登。我离开报社后,一次去找李老师闲聊。李老师拿过一名中学老师的诗稿给我看,说“这个刘永贵的诗歌很有功夫”,让我想办法联系联系。我遵命写了一封回信,联系上之后,才知这个刘永贵的诗歌曾在《诗刊》发表过,深深叹服李老师的慧眼。但李老师也是一个古怪的编辑,他有脾气。一个作者文笔本来不错,可以刊用。但此作者害怕不能发表,买了一条烟要送李老师。李老师严词拒绝后,他又三番五次想请李老师喝酒。李老师一怒,以后再不发该作者的文章。这样的古怪编辑,当为后学的典范。
4
二〇〇〇年,大同日报新创《生活周刊》,才女史萍准备开一个半文艺半生活的随笔专版,找李老师相商。李老师沉吟片刻,说就叫“甜点苦咖”吧,苦中作乐,生活就是如此。史萍好吃甜点,李老师爱喝苦咖。此后多年,李老师的桌上咖啡常伴。他的“京华忆旧”系列随笔大约就是这一段时间“奉命”写就的。我忝列其中,只不过写点“金庸与白面”之类的调侃。我曾多次在酒桌上打劝李老师,当年的京华忆旧系列散文,还有在《云冈》副刊上的“野狐禅”系列杂文,何不结集出版?李老师持酒杯唯唯,眼角笑意却不以为然。集子最终没有出,我知李老师始终认为那些戏笔不够分量。我也知他从来不收集自己的文章,也从不剪报,当年的文章,很多都佚失了。
5
我曾自比为李老师的学生,想来真的很汗颜。因为我只满足于对学问的羡慕,却始终没有静心钻研的决心。李老师架上的书,我都是读不动的。但毕竟多少受点益。早年一起在文体部的时候,我和李老师面对面而坐,烟雾缭绕间,时常问些幼稚的问题。比如犹太人,比如十字军,比如西欧宗教如何如何,我提出的观点十分可笑。李老师不正面回答,他给我推荐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见我确实是认真的,从家里把这套书拿来给我读。一借三年,我利用坐公交车的时间和晚上的余闲,潦草读了一遍,做了一本笔记。虽是囫囵吞枣,但多少长了点见识。书还回去几年后,李老师见我总念念不忘,又将这套书送给我。关于这套书,有一些故事,有一些温暖的记忆,李老师将这故事和记忆也送给我了。
6
前几天写关于云冈的文章,一边参阅李恒成老师著的《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一边回忆往日点滴,百感交集。回头从架上拿下李老师送的《历史研究》,摩挲反复。书的封面上,有李老师购书时写的几句话:“是日午协助同学老乡完成一点营生,中午未归,渴甚。荡出校外觅饮料。不意遇此书,囊尽而购。饮料无力买矣。虽口渴舌干,亦欣慰异常。恒成,一九八〇年,四月四日,北师大教七楼304。”我想起李老师送我书时讲的故事外的故事。故事记不确切了,大致是,那一日李老师将这本书买回在扉页上题字后,被一个女同学看到。这女生感动之余,跑出去又买了两瓶饮料送李老师。这是个温暖而无邪的故事,可当做对读书人的安慰。每次翻动这几册书,我总觉有特殊的手温,一种知识的光亮。
7
我和李老师常一起饮酒。两人的时候多,有时三四人。有时他家,有时我家,有时小酒馆。早年,怡清泉那儿真的有个“小酒馆”,还有个“勇为大馅饺子”。我俩都胃口不大,只点一凉一热,二两水饺。点了菜,也往往不吃,只是谈,走的时候留一大半在桌上。在家喝酒的时候,我会放点古乐,广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之类。后来李老师多了个棋友李大永,饮酒前后,我就看他俩对弈。就是在这样的饮酒谈论之间,我跟李老师学了很多东西。比如学术研究的“孤证不为证”,比如写散文的“情”和“理”。更多时候是读书的指导,李老师谈目录学,谈四库总目,指导我读一些古籍,包括国外的经典《西方的没落》之类。那些书读得很累,我浮皮潦草翻一番,之后就置于脑后了。
8
我不知道,李老师的过早离世,是不是因为酒,是不是因为我这个不负责任的酒友。我初识李老师的时候,他的酒量已不如当年。报社的同事们有过这样的传说,当年他们和李老师结伴游恒山,在山顶上迎风畅饮,下到半山腰吃凉粉就酒,到山底又喝一通,回县城大开宴席之后,又被另一帮朋友叫到另一个地方以酒醒酒。一日痛饮五次,酒仙李白也莫过于此吧。二〇〇二年,我独邀李老师到家里饮酒。中间,我抱着吉他弹唱姜育恒的《梅花三弄》,害得李老师感怀不已。两人饮到深夜,一人一斤。第二天,李老师喝了五盆凉水,连吐五次。自那以后,李老师酒量大减。我曾和李老师追忆此事,李老师坦言那次确实大伤元气。我也一直耿耿难以释怀,认为自己是凶手。我们也不下一次谈到,若不是耽于酒,他该取得更大成就。但他依然贪杯不悔。我不知道,如果生命重新选择一次,李老师会放弃酒吗?我们都是些不通世务,内心迂弱的书生,只想在酒精中找一些自在。今日再看这酒,真是爱恨交加。
9
李老师痩肩挺直,一生多为家庭付出。青年时,长兄为父,供养三弟上学读研。老来勉力负担众多家小,不偏不倚。种种皆令人敬重。惟在成就自己的时候,有点不负责任。常负“稿债”,有编辑约稿,或者报纸专栏连载,他总不急不慌,贪杯依旧。对方催得急了,才鸡鸣而起,一挥急就。文章天成,编辑也拿他没有办法。李老师已出版的《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有中文、法文、日文版),也是在出版社编辑的约稿、催促、逼迫下完成。也惟有这次,他曾戒酒数日。
10
李老师多才,博学、贪玩、贪艺,但是懒散,多浅尝辄止,见好就收。做些什么,纯是图了好玩,丝毫不存功利心。李老师曾说,在这一点上,我有点像他,但是这样不好。尤其是懒散。少年时候,他曾写过现代诗,发表几次之后,觉得满足了,便不再写。他古诗功底深厚,能工格律,又能见情见性,却不常写。围棋号称“李七段”,很多人拜服。乐器把玩过,后来也扔开。擅书法,早年报社工作的时候,曾获得书法比赛头筹“特等奖”,但平时鲜有提笔的时候。好古玩,但不附庸于收藏家之列。一次从地摊上一百块淘到一方砚,下有金代大将军印,高兴了很长时间。这个砚,他是真的拿来磨墨写字,摆在乱糟糟的桌上。那幅齐白石的真迹,也是尘土满面挂在黑旧的墙上。这份潇洒淡然,一般人难以做到。
11
我常觉得,李老师身上有魏晋名士的风流,也有点民国人物的风度。他不甚拘俗礼,不与人攀比求同。有人相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说不来就不来。“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很有点这个意思。
翻开李老师的QQ空间,二〇一二年的一则说说这样写道:“在文雅的贫困中品白干,在发霉的纸书间喝咖啡”。感觉李老师还在那里,一种读书人的淡然。
12
大同学者中,能如李老师般中外兼通的,不多。可惜他虽到老读书不倦,写书却是过分吝啬,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手头留了一大堆残卷。仅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述略》和《大同古城墙》两本,大致已见规模,还没来得及出版。近两三年来,李老师桌上常摆一大摞史籍,勾画夹页无数,多次提到金朝的粘罕,应是又有心得。今年六月,他从北京做最后治疗后返家,还带着一大堆书,准备完成一些研究,可惜残稿还留在电脑上,先生便仙去了。返同后没几天,我们通过电话,相约病好后畅游文瀛。但我此后竟没有去家里看他!这是毕生恨事,每想到此,觉肝肠断裂,恨自己的无情淡漠。
13
跟李老师还有城墙之约。说好的是,选一个云淡风轻的傍晚,携一袋花生米,二三片腐干,一瓶红酒,在城墙上倚栏,漫步,品酒,听风。可惜终未能成行。我记得,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李恒成老师上了城墙,听了回自己的足音。在那张照片上,李老师瘦影长长,让我想起他写的两首诗。
《七绝.八仙日大同观灯有感》
蛇岁灯展似火醺,万民空巷缺一人。
可怜西京边塞月,倦等耿公到天明。
《送耿公》
腊尽薄雪别凤城,冷灰残烛动离情。
并州千里关山路,几次回首听哭声。
这个夏天,大同美得不能再美,我和小伙伴们畅游,笑谈,享受,可这中间,少了一个老伙伴。名城逶迤登高处,就中笑谈少一人。满腹经纶随东去,人间长留真性情。
李恒成简介
李恒成,山西大同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志专业,师从启功、赵其昌、黄秋云、白寿彝等。曾供职于大同浑源史志办、大同日报、小品文选刊。编辑《大同日报·云冈》副刊11年。发表杂文、散文、小说、序跋、评论等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中文、法文、日文版),主编《浑源县宗教志》、《浑源县人物志》、《浑源县国土资源》、《浑源地名录》;翻译清乾隆版《恒山志》。在报纸连载长篇学术著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述略》、《话说大同》、小说《虎穴夺龙》、《情孽》等。曾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省谱牒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大同市杂文学会秘书长、大同市诗书画印院常务理事。
业余爱好:书法、绘画、围棋、古玩收藏、喝酒。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石囡:人间长留真性情https://www.sxdt.com.cn/show-14-19235-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