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石囡
来源 / 拓跋氏
今天不拓跋了,因为我找到一个
能让人年轻二十岁的秋天
在一个早晨,我们走进喙林儿的秋天。哦……是龙蓬峪的秋天。
龙蓬峪有很多个秋天,我不知道现在走进的是哪一个。
一个一肚子故事的老爷子说,龙蓬峪最早的秋天是“担山赶太阳”的二郎带来的。
那时候,秋天在老二郎晃晃悠悠的担子里。
那时候秋天还是个毛绒绒的小圆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名字。
它喝了很多很多的海水,直到把北海水喝干了,直到浑身每个毛孔都渗出水来,老是搞得自己像刚洗过澡似的。
它经常看到一个一个村庄、城市和国家从身边经过。那些流浪的村庄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惜它一个也记不住。那些城市经过的时候总是气喘吁吁,因为它们总是带着很多东西。
有一个城市带着很多寺庙、青铜器和磁窑。它说,我走不动了,我要在这里住下来。它叫浑源。还有一个城市向北走了一会儿,把扛在肩上的城墙放下来,说,我也不走了,我叫大同。
那些流浪的国家经过的时候,都会跟它打招呼。
你好,我叫北魏。它鼻音很重。
你好,我叫辽,辽阔的辽。它很高大。
你好,我叫金,我会写诗。
就是这样,秋天年龄还很小的时候,见过很多好玩的东西。
后来它长得非常非常大,连地球都快装不下了。这导致一个可怕的现象,每年一到九月,北半球所有的小孩都会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到处乱指:你看,秋天秋天秋天。一到三月,南半球的所有小孩也会伸出胖嘟嘟的小手:秋天秋天秋天,你看。
秋天这么大,它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它不好意思的时候,就会脸红。我们走进秋天的时候,总是被它的红弄得不知所措。
但是秋天记得它出生的地方,那个地方叫龙蓬峪。
龙蓬峪秋色
好吧,我得重新说一下,免得大人们听不懂。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伙人走进龙蓬峪。
一大群老男孩老女孩,还有大男孩大女孩,蹦蹦跳跳,袋鼠似的钻进一个山谷里,寻找秋天的眼睛、鼻子和耳朵。
快来看,有很多颜色,红的绿的黄的紫的白的。快来听,有泉水在叮咚,有山鸟在扑扇翅膀,有风在你耳边呵气。快来闻,树脂、泥土和花香摞在一起,再挤上点晨雾,有神仙的味道。
所以我们肯定,山里面一定住着神仙。这块石头,这块石头,这块石头,都是神仙打坐的地方。
从前,有一个喜欢炫耀的诗人写过一封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经考证,这封信是抄的。抄自龙蓬峪。没错。
龙蓬峪秋色
龙蓬峪有多深,我们不知道。因为地球上还没有人走到尽头。山里面有七个洞,据说能通往东海。有人说,也能通往唐朝,见到王维。
还能见到玉真公主,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我为什么说大家都像袋鼠似的?因为在山峪里行走,必须从小溪身上跳来跳去。小溪今天见到很多人的脚,有的犹豫,有的轻快,有的淘气。
当然,还有专门来洗脚的,连着鞋……
这些越过小溪,爬上石头的人,后来都得了一种后遗症:回到城里走平平的路,都要跳着走,原先有膝盖疼的,腰椎病的,都莫名其妙地好了。
山里有一种红色野果,像小耳坠,叫啥啥啥,甜甜的,嫩嫩的,据说吃了可以美容。
我已经很漂亮了,所以没好意思吃。
让一群老顽童中顽童好好走路,那是不可能的。进山没多远,这群人就加入江湖最大帮派——丐帮。人人手里拿着一根降龙木。降龙木又叫六道木。别的什么木,枯枝只能当柴烧,人家降龙木就风骚多了,枯枝三百年不腐,还可以练习打狗棒法。
山不在高,有降龙木则灵。
话说这群人没练成打狗棒法,却都练成了绝顶轻功,走山石如履平地。
“喂喂别踩我,疼。”
这只呆萌的海象卧在这里已经好几亿年了。当这里还是大海的时候,它就卧在这里。
Who am I?Where did I come from?Where am I going?
因为三个问题想不明白,它成为一个哲学家。
沿着一条小溪,我们见到了瀑布1和瀑布2。但是实在没力气去见瀑布3和瀑布4等兄弟啦。一千六百多年前,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时候曾跟我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听老王的总没错,我们也该“兴尽而返”了。
此地有“曲水”,但我们也没有“流觞”。破坏环境不对,再说,灌醉了小鱼儿怎么办?就算灌不醉小鱼儿,灌醉花花草草也不好啊。
返程,寻着一条古道,石头上还有四四方方的柱础。据说,龙蓬峪为古代经浑源入中原的通商要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经此。“据”是谁,我没有考证。
路遇一场精致而妖娆的山雨。有多妖娆?头顶上一小片云,另一边却有阳光洒下来。有多精致?感觉雨雾拂在脸上,却看不到雨丝,高科技啊,纳米材料做成的雨啊,不会是石墨烯吧……
这是我吃过的最棒的雨餐,香!
话说,这场旅行是有毒的,会让人神经错乱。满脑子都被染色,明明已经走出山谷了,眼睛里还是清泉、飞瀑、冷潭、奇石、层林、薄雾、曲径、青苔……
决定了,回去后就拜师学艺,当个画家。咱以后再来,就背个画夹,一只手三支画笔,什么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斧劈皴,把龙蓬峪皴进咱的巨作里,吃了喝了游了,还能卖个好价钱。住么,就住在这个客栈喽。
最后,还请李白杯中的圆月和晚上的篝火作证:我只有在吹牛的时候,才想当画家。
附注:
①“喙林儿的秋天”一说,源于诗人喙林儿的诗集《秋天是我的》
② 感谢杨刚、侯建臣、刘晋川、安晋华、杨荣、温鹏毅、孙进军、月映千江……等大咖,拍摄了很多精美图片,本日记部分图片选自他们的作品。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那个叫秋天的小家伙,在龙蓬峪慢慢长大了https://www.sxdt.com.cn/show-14-19033-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