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玮:家国梦

 2019-04-11 08:15:11  来源:大同文传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每一次站在九龙壁前,我都会想到它曾经护佑着的王府。我想知道更深远的历史,想知道王府的主人——那个叫“朱桂”的明代藩王。
  探寻朱桂之前,我想到了他的父皇:朱元璋。
  被称为“布衣天子”的朱元璋,25岁策马驰驱打江山,用了十六年,马上“封皇”,建立大明王朝。那一年,他整整40岁。40岁,于今天的人而言,还是很年轻的,但六百多年前,一个40岁的男人,已不再年轻。朱元璋用无法挽回的时间的流逝,换来了大中华天下一统。在我看来,虽然建立大明天下的朱元璋是汉族血统,但因为他的骁勇,大明朝一定展现了“马背民族”的那种英武气概。
  骁勇的朱元璋,深知打江山、坐江山的艰辛与不易,正如郭沫若先生在其名著《甲申三百年祭》中写的那样,“大凡一位开国的雄略之主,在统治一固定了之后,便要屠戮功臣,这差不多是自汉以来每次改朝换代的公例(《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果不其然,为了让自己的王朝万年永固,建国不久,朱元璋一面大肆诛杀开国功臣,一面有意识地开始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决心建立名符其实的“家天下”。
  朱元璋除了原配孝慈高皇后(马氏)外,尚有二十一位妃嫔,共育有四十二个子女,其中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他对儿子期望很大,为他们每个人都制定了极其严格而规范的成长计划,学问与德行并重,且严加管教,从不姑息,希望他们能承续自己的治国大业。
  史书记载,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朱元璋便将诸皇子陆续分封,而这个制度决定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他编修《皇明祖训》之时。谈及朱元璋的“分封制”,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论述再精准不过了。“按照规定,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皇帝的叔父、兄弟以至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也就是就藩,其居于各省,有极为富丽闳大的王府和丰厚的赡养,但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而且非经皇帝同意,不得离开他的所在地。这种类似放逐和圈进的制度,目的在于避免皇室受到支系的牵制和干涉(《万历十五年》,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这段论述,道出了“分封制”的核心。朱元璋煞费苦心,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以藩王之力“藩屏帝室”,让朱家江山永固!于是,二十六个儿子中,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不封王,末子朱楠早逝,未及封王,其余二十四子皆封王,但九子朱杞、二十子朱松未到封地便逝,其余二十二子后来皆赴各地为王。
  朱桂,在他的二十六个兄弟中,很巧地居于中间:第十三。“桂,太祖第十三子。”这是《明史•诸王》里对朱桂的介绍。关于他的出生,野史里有这样一个传说。朱元璋打江山时,邂逅了一个美丽女子,二人情投意合。分别时,朱元璋赠予此女一把木梳,说日后若再相见,此梳即为信物。后来,这女子诞下一男婴,便带着木梳去找朱元璋,朱元璋不但认这对母子,还给他们建了一所木房子居住。这男婴长大后便取名“朱桂”。
  这只是个传说,权且听之。朱桂的生母实为“郭惠妃”,与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氏皇后同为元末明初大将郭子兴的养女,所以,她的地位一定不会低于其他妃嫔。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了五个孩子:三子、两女,其中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朱椿、朱桂、朱橞。朱桂生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农历七月十八。那天,南京城燠热之极,蝉噪声中,朱桂降生。这一年,朱元璋47岁,明朝建国已七载有余,所以,那个传说的时间节点与实际相去甚远,纯属后人演义。
  面对百废待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日理万机,想着如何能把国家从元末的纷乱与腐朽中“解救”出来,而且,他已经开始分封“藩王”了。兄长们陆续分封,对朱桂来说,他所能做的就是在父皇的谆谆教诲声中,尽快成长,增长见识,练就本领,等待分封,至于去哪里,也许他无法选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旦到了属于自己的封地,是要担负起守疆重任的。
  作为第十三子的朱桂,他将会分封到哪里呢?
  朱元璋建立的“诸王国”,分作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线诸王的任务是防止北元入侵,有“塞王”之称。第一线又可分作内外二线。为进一步抵御北方元蒙等少数民族的进犯,朱元璋沿北方长城一线设定“九边重镇”,将他众多儿子中的九个封为“九大攘夷塞王”。外线封七王(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庆王、肃王),内线封二王(秦王、晋王);仅山西一省便封王三位(太原晋王、大同代王、潞州沈王),其中,外线出居庸,蔽雁门,在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各封王一位。
  历史学家吴晗先生在他的名著《朱元璋传》里写道,“诸王在其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亲王的冕服车旗仅下皇帝一等,公侯大臣亲见都要俯首拜谒,不得钧礼……诸塞王每年秋天勒兵巡边,远到塞外,练兵习武(《朱元璋传》,三联出版社,1980年3月版)。”一线、二线,内线、外线,朱元璋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他把皇朝建都和制度问题一起解决,设国都于东南财赋之区,封子弟于北边边防据点,这样,在经济上、在军事上、在皇家统治权的永久维持上,都可以圆满地解决了。
  朱元璋的分封大计,从二子朱樉“就藩”西安开始实施,众兄弟成年后,陆续“就藩”赴任。关于分封朱桂,《明史•诸王》言,“洪武十一年封豫王,二十四年改封代王。是年就藩大同。”
  大同,历史上一度被称为“代地”。战国时,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是内蒙通往山西的咽喉要道,也是北京和华北平原的侧背,史称“控御漠南,唇齿幽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立郡县制,全国设36郡,今大同为代郡、雁门郡所辖,范围在今雁门关以北、明代外长城以南,即内外长城之间。北魏建国初期,称“代国”,这与拓跋氏建国“代地”有关,后改国号为“魏”,故而代、魏兼用。基于此,明代坐守大同的藩王被封为“代王”。
  朱桂,代地之王,不可不谓春风得意。
  论及大同的地理特殊性时,作家聂还贵先生说,“大同境内龙蛇般穿行的外长城,吻合一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划出中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及农牧两大文明之分野——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于此天然分界……(《大同风》,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
  有了这样天造地设的区位,大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走到北魏,大同做过北魏97年都城,将近一个世纪的定都史,让这座北方之城深深地浸染了皇家气息。到了辽金两朝,大同虽已不再是都城,却作为这两个朝代的陪都,得以延续辉煌。
  大同再掀历史波澜,便是大明王朝定鼎的岁月。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明左副将军常遇春率兵围攻大同,元将竹贞坚守七天后弃城而逃。从此,大同纳入明王朝版图(据《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八),不久,改元代“大同路”为“大同府”,辖四州七县。同年,北元举兵进攻大同,被明朝大将李文忠挫败。想想看,明洪武二年,朱元璋的龙椅还没有坐稳,彊场上就军旗猎猎,交锋频仍,但元朝已入穷途,只能坐拥北方一隅,残喘抵抗。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刚刚到任的大同卫都指挥使耿忠向明朝廷上奏,请求修筑大同城墙,得到应允。翻阅明正德《大同府志》,上载,“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周围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壕深四丈五尺,以砖外包。”这段记载,对熟悉明代大同历史的人似乎尤为亲切。徐达自此开始在大同造城,大同在军事上有了“金城汤池”的美誉。
  朱桂出生前一年,也就是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元朝扩廓帖木儿再次举兵攻打大同,朱桂未来的岳父徐达遣兵迎击,元军大败。这一仗,可谓敲响了元朝末世之“丧钟”。
  往事早已远去,朱桂长大后一定听父皇讲起过这些,而开国功臣们的赫赫战绩,也一定影响过他的成长。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八月初四,十八岁的代王朱桂前往大同“就藩”,曾经有些显得遥远的故事,是否将被他一一续写?
  大同,煌煌然长城沿线之要塞,就这样,冥冥之中与这个叫“朱桂”的明朝皇子有了特殊的缘分!
  然而,于大明而言,洪武二十五年可谓多事之秋。这年,皇太子朱标不幸病逝,王朝的继任者一时变得扑朔迷离。白发人送黑发人,65岁的朱元璋寸断肝肠,但很快,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以他的果断,暂时避免了一场皇位之争。
  现在回头看,明朝守边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功臣守边、藩王守边、天子守边,而朱桂与他的众兄弟们正经历着明朝守边制度的第二个阶段。离别南京皇宫,拂面清风本来让人感到舒畅,但朱桂心里一定五味杂陈。大哥去世,侄子成了皇位的继承者,而且这一别,家山远望,将在遥远的大同度过余生了。启程北上,他不会不知道塞上边关、朔方冷月,不过,十八岁的他,意气风发,更多的还是展现着封疆为王的豪气。
  大同,自古被史家讴歌吟诵的锁钥之地,从此,将会写下怎样的历史诗章呢?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4-18650-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