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大同长城史话》

 2018-09-30 09:21:28  来源: 大同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  编辑:小青  关注热度:


 
  大同长城史话
  
  胡服骑射与赵长城
 
  长城产生于战争连年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大同长城最早是赵长城。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之后,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赵、韩、魏三家分晋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先建都晋阳(今太原西南),后迁都中牟,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
 
  大同地区春秋时为林胡活动之地,称代国。春秋末,赵简子欲灭代,先嫁女于代王,以毋卹为太子。简子死后,毋卹立,称赵襄子。襄子北登夏屋山(今山阴县南),请姐夫代王相会,宴会上暗中指使厨子用铜枓击杀代王,于是侵占了代地。赵肃侯即位后,于公元前333年,修南北两道长城。肃侯所筑北长城,在大同地区其位置大致在飞狐口、雁门关一线。这条长城是大同地区见于史籍,最早的一条长城。其遗址在今灵丘、广灵、浑源境内尚能辨识。据《广灵县志·军事篇》载,“境内长城由河北蔚县北口峪(古称飞狐口)伸入,横贯南山,从白羊峪头庄梁出境入浑源界,又折北到刘庄南山,全长50余公里”。大同所存赵长城遗迹,高不足1米,宽1.3米,多为石头筑成,也有黄土夯筑,夯土层平均厚13厘米,夯窝径8厘米。
 
  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25年即位,面临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中有中山的威胁,他决心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改变了过去着战袍、驾兵车笨重的作战方式,以北方民族的短衣着,单骑匹马灵活快捷的作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攻中山,略胡地,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二十六年(前300)“北破林胡、楼烦。筑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当时大同地区东属代郡、西属雁门郡。赵武灵王所筑长城其走向大致东起河北宣化境内,向西经山西北部的今天镇、阳高、新荣、左云,然后折向西北,沿阴山山脉一直到内蒙五原以北的狼山和乌拉山,两山如阙甚高,称高阙塞。据《中国历代战争史》释,高阙塞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西南。赵武灵王所筑长城,自代循阴山直下至高阙为塞。阙北过荒漠,阙口有城,跨山布局,称“高阙戍”。郦道元《水经注》中,对这段长城有过很精彩的记述,“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
 
  赵武灵王筑长城在于防御戎狄的侵扰。更重要的是防备分布在塞外(长城以外),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一带匈奴部族系统。当时匈奴侵扰重点指向赵国边境,雁门、代郡首当其冲。
 
  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大青山、乌拉山、狼山之间,发现赵武灵王所筑长城的遗址,或为黄土,或为石筑,遗址宽的地方有5米之余,残墙近1米高。
 
  此外,在大同境内,战国时期尚有中山长城越境而过。《史纪·赵世家》载,赵成侯六年(前369)“中山筑长城”。据《读史方舆纪要》载,中山长城位于今河北、山西交界地带,纵贯恒山,从太行山南下,经龙泉、倒马、井陉、娘子关、固关至于邢台黄泽关以南的明水岭大峪口,全长五百多里。此长城在浑源、灵丘有遗迹。


  汉武征讨与汉长城
 
  汉长城主要为防匈奴而筑。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大部族,分布在蒙古高原,活动范围南边达阴山一带,北到贝加尔湖附近,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早在夏代就称荤粥,周代称猃狁,秦称匈奴。汉初匈奴统治者冒顿杀死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统一匈奴各部,逐步强盛起来。冒顿凭借自己兵强马壮的优势,乘机夺取黄河一带汉朝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到北中国的统治。
 
  白登之战后,汉族与匈奴和亲,边境安定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时,又起争端,“马邑之谋”一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落了空。从此,汉与匈奴关系破裂,以后20年中,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先后率军与匈奴进行了数十次战争,直至元狩四年(前119)的“匈奴远遁”为止。为防匈奴,修筑了长城。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在当时的平舒县(今广灵县)一带修长城,至今遗迹尚有80余里,以广灵县直峪关附近的长城为主,蜿蜒起伏,石筑而成,残高不足1米,底宽尚存3米。汉武帝修缮的秦长城,在大同的西北今内蒙境。据载,元光二年(前133)派“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修缮秦城。东汉光武帝刘秀曾派杜茂、王霸二人于建武十二年(36)、十三年(37)从代郡到平城“筑亭障”300余里,这些亭障的位置与现代明长城的位置很近。至今烽台密布,遗迹仍存,个别地段已为明长城所用。据《天镇县志》载,“汉长城遗址,位于平远堡与怀安县西洋河交界处,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高5至7米,宽4至6米”。《左云县志》载,“左云的汉长城段,从张家场乡猪八洼村起,分南北两支,北支经长城岭、小厂子、后辛庄村达宁鲁堡,长12公里;南支经张家场、田村、施家村向北延伸至宁鲁堡与北支会合,长20公里。会合后,沿五路山向西延伸。其延伸部分成为明长城的基础”。
 
  汉把屯田作为发展生产积极备战的一项重要政策,自秦始皇筑长城、设郡,徙民实边起,汉承秦制,西汉诸帝都大力推行此政策,其时大同西北边屯田已有相当规模。西汉中期,匈奴呼韩邪单于附汉。东汉初,南单于降汉,于是匈奴人渐次迁入内地农业区与汉人杂处。长城已失去作用。


 
  平城建都与北魏长城
 
  公元398年拓跋珪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并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三千户于代郡。“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设立四方四维,置八部帅统兵镇守。先后吞并了后燕、夏、北燕、北凉。公元424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励精图治完成北方统一大业,当时南有刘宋,北有大夏、北燕、柔然等政权,柔然实力最强。
 
  还是在力微时,拓跋部掳掠骑兵,捕获一个不知名的幼童作为奴隶,给他起个名为木骨闾,木骨闾长大后,免奴当上骑兵。拓跋猗卢时,木骨闾逃走,集合逃亡的一百多人,投奔纥突邻部。木骨闾死后,他的儿子车鹿会健壮勇敢,自立部,号称柔然。木骨闾子孙以郁久闾为姓,部落不断发展。魏道武帝征服高车部,独柔然不服。391年魏击破柔然,迁部众到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394年柔然贵族社崙率部众逃往漠北,自号豆伐可汗,征服高车诸部,兵马强盛,据有西至焉耆(西域),东接朝鲜,南临大漠的广大牧地,逐渐南移,攻掠魏国北境,成为魏国的强敌。
 
  423年魏明元帝要夺取南朝宋河南诸部,拿不出太多的力量对付柔然,决定采用秦汉时防御匈奴的办法,在其北边筑长城。据《魏书·太宗本纪》载,“泰常八年(423)正月丙辰,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以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设戍卫”。据《通鉴辑览注》“赤城,即今宣化府赤城县”。五原在今内蒙包头一带。这道长城才是大同北界的外长城。“长川”在其北,这长川正是今内蒙流入河北的东洋河,大同的外长城应是从北魏泰常八年(423)开始修筑的。这道长城的建立,限制了柔然的南进,切断其同中原的往来,柔然曾多次攻打长城,因北魏国势强盛,多以失败而归。
 
  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年)魏太武帝怕宋文帝北伐,决定先灭柔然,免得腹背受敌。他亲率大军,分东西两路袭击柔然,大获全胜,得柔然降人30余万,马百万余匹。遂于京都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北)、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抚冥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东南土城子)、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土城)、柔玄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台基庙东北)、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六个军事重镇,用以拱卫京都,组成北部又一道军事防线。
 
  北魏又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是太平真君七年(446)。据《魏书·世祖本纪》载,“太平真君七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河,广袤皆千里”。即现在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丘,再向西经平型关、偏关而达山西河曲县。当时这道称为畿上塞围的长城,它环绕魏都平城的西、南两面,用以护卫京都。

  
高洋称帝与北齐长城
 
  北魏普泰元年(531)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高欢以晋阳为主要根据地,依靠居住在并州的六镇流民,作为高氏政权的根基。536年使长子高澄居邺,控制东魏朝廷。当时高欢的敌国,西有宇文泰的西魏,南有南朝的梁国。高欢使侯景为河南大将军,统辖黄河以南诸州郡,将兵10万对付梁国。537年高欢攻西魏,543年高欢与宇文泰在邙山大战。东西魏经过几次大战,势力相敌。高欢自532年入洛阳至547年死,先后16年的经营,完成了灭东魏、立北齐的条件。高欢死,侯景起兵反高澄,被高澄击败投梁。549年高澄正准备受魏禅,被奴隶兰京(梁人,被俘后配厨房作奴)杀死。高洋继高澄位。550年高洋灭东魏,自立为齐皇帝。齐文皇帝选健斗的鲜卑人充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又选勇武的汉人充边防军,号称“勇士”,连年出击柔然、突厥、契丹,于天保年间先后修长城5次,其中大同境内长城,据《北史·齐本纪》载,文宣帝天保三年(552)“十月乙未,次黄枦岭(山西汾阳西北黄芦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山西五寨县),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天保六年(555)“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东北)至恒州(今大同)九百余里”。天保七年(556)“先是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这条长城从黄栌岭始,跨离石小盆地到兴县长城坪,折东北经岢岚到五寨、宁武,再向东到居庸关、山海关,纵横3000里,其中山西境内1800余里。天保八年(557)初,“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络拔(今大同西南)至乌纥戍(平型关东北)长四百里。“重城”即今天的内长城,起于偏关县东境,东经雁门关、北娄口、平型关到泰戏山。“库络拔”在“重城”极西处,向东400里,正好在山西、河北省交界的泰戏山附近,此处原为“坞纥戍”的防守点。如今浑源、灵丘、广灵多有遗迹。天镇从新平堡经大营到平远头长城南侧,呈东西向,今仍存部分残迹和基础,长约6000米。这些军事上的守战措施,有助于齐国边境的安定。继天保年间修长城之后,武成帝河清年间,修筑了太行山长城。后主天统年间修筑了大同至于海的长城。武成帝所筑长城,据《资治通鉴》载,河清二年(563)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主道沿太行山所筑西部长城,主要用于防御北周的东进。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当北齐政权日益腐败之时,而关中的北周政权通过一系列改革,国力日益强盛。承光六年(577)北齐为北周所灭。次年周武帝率五路大军,亲征突厥,武帝死于北征途中。此后突厥屡犯北周地,为防突厥南下,北周修缮和利用北齐时所筑长城。据《周书·宣帝纪》载,静帝大象元年(579)五月,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

 
  雁门之围与隋长城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宇文氏政权称帝,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开皇九年(589)灭掉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至此分裂了近3个世纪的中国,复归于统一。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不再给突厥礼物。突厥怨恨,屡屡入侵。隋文帝采取长孙晟的谋略,分化突厥四部可汗,使其相互攻斗,突厥的力量大为削弱。584年突厥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互相攻杀。隋王朝支持东突厥,封其头目为启民可汗,允其渡漠南,迁居白道川(今内蒙呼市西北)。仁寿二年(601)东突厥南下,侵扰恒安镇(今大同),隋派柱国韩洪率军出击失利。正遇平寇县令李景护送义成公主来到这里,遂率麾下随从数百人增援,隋军与突厥军激战三日,将突厥击退。603年东突厥突利可汗归顺隋朝,而西突厥也分裂破败,力量削弱,几至灭亡。
  隋文帝时为防突厥修筑长城计有4次。第一次据《隋书·高祖纪》载,开皇元年(581)四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此次所修长城当在山西北部或内蒙南部,今明大边附近。第二次在黄河东岸。后两次所修长城,除新建一些城堡外,多是对以前所修长城进行增修和加固。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被太子杨广杀害,杨广即帝位,是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后,决定迁都洛阳,每月投入役丁200余万人,营建洛阳都城。又征发丁男10万余人,掘修一道2000余华里的长堑。意在保卫洛阳,还两次大规模的修筑了长城。第一次,据《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607)七月,“发丁男百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境的浑河,上游为山西右玉境的中陵水,即今苍头河)一岁而罢”这道长城位于今明大边北内蒙凉城南部,呈西南东北走向,高旺(已故长城专家)在其《内蒙古长城史话》中称为“明次边”,并说下面叠压着隋长城。第二次,据《隋书·炀帝记》载,大业四年(608)“三月乙丑车驾幸五原,因出塞巡长城”。“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隋炀帝这两次修长城,多借修长城而炫耀武力。
 
  大业十一年(615)八月,隋炀帝在汾阳宫(今山西宁武南管涔山天池边)避暑后,出巡北塞,其本意是对突厥进行威慑,使其不要支持北方的反隋武装势力,而突厥此时不但停止朝贡,断绝对隋的臣属关系,而且敢于同隋朝公开对抗。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南下,准备袭击隋炀帝一行,这是隋炀帝始料不及的。幸赖和亲嫁给突厥始毕可汗的宗室女义成公主及时通风报信,隋炀帝才得以仓皇逃入雁门(今山西代县)。次子齐王杨暕率后军守崞县。突厥围雁门城,城中兵民15万人尽力死守。雁门郡所属41城,被突厥攻破39城。仅存雁门、崞两城,隋炀帝抱着9岁的幼子杨杲,昼夜啼哭,把双眼都哭肿,不知所为。大臣苏威等劝他下诏书,声明不再出兵征突厥,重赏守战和来援的将士,以激励士气。他只好听谏,亲自到将士中巡视,并答应守城有功者升官封赏。募兵诏书一下,各郡县令纷纷率兵来援。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年16也应募从军,援军已到达忻口(忻州北),始毕看形势不妙,才解围出塞。隋炀帝经太原回到洛阳,许下的赏格之事不再算数,有人劝他不要失信,他反说,你想收买人心么?吓得没有人敢再说话。经此次失信,他已成独夫,渐步入穷途末路。
 
  隋炀帝三次北巡,大业三年、四年、十一年出塞巡长城,来边关雁北、云内(大同)巡游,云内又是他的姥姥家所在地。第一次来云内时,游览了方山、灵岩寺(云冈),还赋诗:
 
  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沉沉。
  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
  回幡飞曙岭,疎钟响昼林。
  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
  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
 
  唐代国力强盛,北方大破突厥,版图所辖远出大漠,设北庭、西域都护,管理西北广大地区,突厥等都为其属部,长城已失去了作用。
 
  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燕云十六州”已在契丹统治之下,宋在雁同之南,以北魏的畿上塞围(南围)与辽为界。此段畿上塞围在后来成为明内长城的基础。
 
  金代,女真为了防御西北边的蒙古,曾大修长城,金长城是我国10多条长城中,最北部的一条,主要盘桓于辽阔浩瀚的内蒙古大草原上。金修长城是以壕代墙,采用掘地为壕,将挖出的土再筑起墙,民间俗称壕堑。重要地方建有城堡以屯兵,城堡间有烽堠或壕堑相连。至今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古国境内尚有众多地方仍有金代壕堑遗迹。


  九边封藩与大同镇防
 
  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八月,明军进入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洪武二年(1369)一月廿五日,左副将军常遇春率师攻大同,元守将竹贞不战弃城而逃。至一月底,山西全境尽为明军占据。洪武三年(1370)元顺帝死,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仍称大元皇帝。明王朝为消灭掉对中原威胁最大的、盘踞在和林的扩廓帖木耳部队,于洪武五年(1372)春正月,出动15万大军,分三路进击漠北。大将军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趋和林;左副将军李文忠为东路,出居庸关至应昌;征西将军冯胜出金兰取甘肃。这次出击中路大败,东路孤军作战,遭元军袭击,奋战而回。仅西路打开河西走廊。明王朝由此时起,才感到凭当时的力量不可能消灭蒙古族的军事力量。元朝灭亡后,但元的残余势力对明帝国北部边疆仍是很大的威胁,不断南下掠夺,同时在东北又有女真兴起,为了防御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的侵扰掠夺,这就决定了其相互的敌对关系,虽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族各部曾先后臣属明王朝,但这种关系时断时续,很长一段时间,双方则处于对立冲突之中。为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对北方的防务。远在明太祖即将统一全国的时候,就采纳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同时提出“以夏制夷”,恢复汉族统治。不仅对全国各府州县城墙修得十分坚固,先后用砖包,而且长城修筑工程十分浩大,在明王朝270多年间修筑长城达18次之多。明长城规模之大,结构之坚固,防御设施之完善,自秦皇、汉武没有一个朝代能与之相比。明长城防御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了以前历代所筑长城,其建筑结构更加坚固完善。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体系,明王朝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为“九边或九镇”。《明史·兵制》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每镇设有总兵统辖,又配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若干员协守。辽东镇管辖东起丹东鸭绿江畔,西至山海关的长城防御;蓟州镇管辖东起山海关,西至四海(今北京延庆县)的长城防务;宣府镇管辖东起四海治,西至西洋河(河北省怀安县西北)的长城防御;大同镇管辖东起镇口台(今天镇县北),西至丫角山(今内蒙清水河子上村东山)的长城防御;山西镇管辖西起黄河东岸,经外三关至平型关的长城防御;延绥镇管辖东起清水营(今陕西省府谷县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的长城防御;宁夏镇管辖东起盐池,西至靖远的长城防御;固原镇管辖东起定边(今陕西定边县),西至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的内长城的防御;甘肃镇管辖东起金城,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防御。九镇之外,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务和保护帝陵(明十三陵)。于嘉靖三十年(1551),又增设昌平镇(今北京昌平)和真保镇(今河北保定),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体系。九边十一镇的长城总计约7300多公里,全线防守官兵额达97.66万名。
 
  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同时,将其23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为亲王,分驻在全国各战略要地,封国星罗棋布。这些封藩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在边塞,分别授以兵权,如西安的秦王樉、太原的晋王?、北平的燕王棣、大同的代王桂等,命他们驻守北方,节制沿边兵马,防御蒙古,号称“九塞王”。其护卫军特别多。另一部分则驻于内地各省,如开封的周王、武昌的楚王、长沙潭王、青州的齐王等。用以监督地方官吏。为避免权臣擅政,明太祖又规定,诸王有移文朝廷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靖难”之权,又怕诸王权势日大,威胁中央集权的统治,又申明诸王“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
 
  据《大同县志·藩封》载,朱珪,朱元璋的第13子,于洪武七年(1374)七月十八日由赵惠妃所生,于洪武十一年(5岁)封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十三日又改封为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十月二十五日就藩大同,成为九塞王之一。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实际上起着地方“小皇帝”的作用。据《明史•朱桂传》载,代王妃为中山王徐达之女,其姊即仁孝文皇后(朱棣之妻),代王妃“娇而妒,桂不悦”,由于此层关系,朱桂在朝内外均有一定实力,史书上说他“性暴,建文时,以罪废为庶人。成祖即位,复爵。永乐九年(1411)条桂三十二罪,醮让之,召入朝,不至;再召乃至,遂革其三护卫……”其桀骜不驯即可显见。代王活了71岁,生子十一,除长子未立而薨,其余十子皆封郡王。自简至懿其子孙先后封郡王者,共有23位,外徙者十郡王,这些郡王先后均在大同建过王府,如今的“十府街”,即曾建过十座王府故名。
 
  明大同镇管辖长城东起镇口台(今天镇县东北),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口子上村东山),全长25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载,“我朝(明)设大同府,建代藩,永乐七年(1409)置镇守总兵官,于是大同称镇。是镇也,北捍胡虏以控带幽燕;南总三关,以招徕晋魏;翼卫陵寝,屏捍神京,屹然甲九塞焉!正统后虏酋滛逞剽掠……三云以内赤白之丸不绝于道。嘉靖中俺酋猖獗,遂令邑无完雉堡,尽血燐边,氓裭魄则惟窃出从虏耳……复以守塞之道,长城以为守城必附台,以利旁击;台必置屋,以便瞭卒。西起丫角山,东止李信屯,延袤三百余里,森列敌台、暗门……先后缮堡、缮城、置道、置将,区划周防,已无遗筭。而虏氛正炽,荷戈无停,墙台渐圮,守者难之……万历初,更筑大边五百六十余里……”。
 
  大同镇,因总兵驻大同而得名。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读史方舆纪要》称,大同镇“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大漠,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
 
  明大同镇长城修筑年代,始筑于成化八年(1472)四月初三,巡抚右都御史林聪奏请“增筑大同沿边诸堡”。此长城是在北魏旧长城(即畿上塞围北环)基础上建的,故称“增筑”。到成化十三年(1477)六月,大同东、西、中三路“计修边墙、壕堑、墩台九万三千七百七十九丈”。据《大同县志》载,成化二十一年(1485)余子俊以户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时,由“大同中路起,西至偏关接界处止,东西地远六百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据,应调集中、西二路征操马步官军并屯种官军舍余人等做与墩样。从中路起随小边故址,每二里立墩台一座,每座四面根脚各阔三丈,高三丈,对角做悬楼二座,长阔各六尺。空内挑壕堑阔一丈五尺,深一丈,计用做工人五百,土近者十日可成一座”。据《明史·余子俊列传》载,余子俊向朝廷请修宣大边墙时“旧有墩台百七十,应增筑四百四十”,说明在成化二十一年余子俊修长城前,宣大间已修有边墙。此道旧边墙应为北魏太平真启七年筑的畿上塞围之北围。因畿上塞围是环绕京都平城的椭圆环,故平城北面之长城系“塞围”之北围。
 
  大同镇大规模修筑长城是在明嘉靖年间。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总督翟鹏“挑修大同壕墙一道,深广各二丈,且垒土为墙,高复倍之,延袤390余里,添筑新墩二百九十二座,护墩堡一十四座”。嘉靖二十三年(1544)巡抚詹荣“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嘉靖二十五年(1546)总督翁万达请修宣大边墙千余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嘉靖三十四年(1555)总督军务兵部尚书杨博“既解大同右卫围,因筑牛心诸堡,修烽堠二千八百有奇”。“明万历二年(1574)四月,户部发二十六万二千余人修大同边墙,岁费五万”。“明万历七年(1579)二月,筑大同镇屯堡二百五十七,敌台千二十八所”。
 
  长城的建筑是与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布局相适应的。明长城的防御体系,首先是中央政权的军事机关兵部,奉皇帝之命,掌管长城沿线以及全国军事。在长城沿线所设的军事管理区——镇,即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又称镇守),负责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每镇兵员约10万左右。镇下又分路,路的军事头目为守备。关城和隘口是长城线上的重要据点,管辖附近长城的巡防。关口设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堡或小城是长城防线上的基本单位,沿着长城的堡,还有长城内外纵深排列的堡,堡内有烽火设备,并驻有守兵,设百总或把总把守,守兵数10~100人。敌台和敌楼是跨建在长城上的台子,上面可住人巡逻、眺望和打击敌人。墩台中的火路墩即烽火台,专门用于传递军情。明在军事上实行卫所制,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卫,治白羊城(今左云县东北5里古城村)。八年(1375)改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二十五年(1392)徙治大同。初领卫二十六,管辖范围:东至北京的居庸关;西迄黄河转弯处的偏关、保德;北临丰州滩,即今呼和浩特地区;南抵雁门关,东西延绵千余公里,南北亦有数百公里。其范围之大,实属九边之首。后领卫十四,有大同前卫、后卫、左卫、右卫、阳和、天成、威远、平鲁、云川、玉林、镇鲁、高山、宣德、东胜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嘉靖中移驻朔州。永乐六年(1808)置巡抚都御史。永乐七年(1409)置大同镇,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七年(1471)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辖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
 
  大同镇,分为四道,辖九路,分边总计560.5里。驻军135778员,战马51654匹。共有七十二城堡。
  阳和道新平路   辖三守备、一防守,分边49里。有平远堡、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
  阳和道东路   辖六守备、三操守,分边沿长96里4分。有永嘉堡、瓦窑口堡、镇宁堡、镇口堡、镇门堡、守口堡、靖鲁堡、天成城、阳和城。
  分巡冀北道北东路   辖六守备、一操守。分边沿亘96里3分。有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得胜堡、镇羌堡、拒墙堡、镇鲁堡、镇河堡。
  分巡冀北道所辖不属路   无设参将,其兵马隶总戍节制,粮草属中路。有大同镇城、聚落城、许家庄堡、王家庄堡、浑源城、灵丘城、广灵城、广昌城(河北涞源)、蔚州城、高山城。
  大同左卫道所辖北西路   辖五守备、四操守。分边沿亘77里。有拒门堡、助马堡、保安堡、云冈堡、破鲁堡、灭鲁堡、威鲁堡、宁鲁堡、云西堡。
  大同左卫道所辖中路   辖五守备、八操守。分边沿亘124里有奇。有左卫城、三屯堡、云阳堡、破胡堡、牛心堡、马堡、残胡堡、黄土堡、杀胡堡、红土堡、马营河堡、右卫城、铁山堡。
  大同左卫道所辖威远路   辖三守备、二操守。分沿边39里9分。有祁家河堡、威远城、云石堡、威胡堡、威平堡。
  分守冀北道西路   辖二守备、二操守。分边沿亘47里6分。有平鲁城、败胡堡、迊恩堡、阻胡堡。
  分守冀北道井坪路   辖八守备、二操守。分边沿亘31里有奇,沿边4堡最冲。有井坪城、灭胡堡、将军会堡、乃河堡、朔州城、马邑城、山阴县城、应州城、怀仁县城、西安堡。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4-17266-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