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栋: 永不落幕的“甘家洼风景”——怀念作家王保忠

 2018-09-29 11:45:50  来源:山西文学院  编辑:小青  关注热度:


 
  凌晨五点,打开微信, 看到山西文学院张卫平兄发的微信“悼保忠”,心里一惊,是不是写王保忠老兄啊?一看果然是。保忠的音容笑貌,就马上浮现到了眼前。

  我和保忠并非深交,因为喜欢他的小说,就一直关注着他,前几天还在当当网购买了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大同有三个写短篇小说的高手,曹乃谦,王祥夫,还有就是王保忠了。曹乃谦的“温家窑风景”,王保忠的“甘家洼风景”,都写的是雁北的农村,山村奇俗,关外风情,赏心悦目又动人心魄。把农村时下的生活原生态地表现出来,是农村的缩影,也是农村的标本。贫穷,落后,凋敝,粗野,温柔,善良,真是中国的当代乡村史了。


 
  保忠在一篇创作谈中写到:“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它在我幼年时给我留下的伤害,至今还刻在我内心的深处。所以我常常想,这是最好的乡村也是最坏的乡村,这是最高贵的乡村也是最卑贱的乡村,这是最善良的乡村也是最恶毒的乡村,这是最宽容的乡村也是最狭隘的乡村,这是最美丽的乡村也是最丑陋的乡村。”这种复杂的情感,使他对农民既充满了同情,又像鲁迅一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努力写出农民性格的复杂性。
 
  保忠的小说语言是很有自己风格的,还以《借宿》为例。邻居家小姨子和五枝在东屋一块儿留下来后,艾国家“进了西屋,也没拉灯,在黑暗里久久地立着,像一只可怜的灯竖子。他摸出一支烟点了,狠狠地吸。吸了几口,觉得嗓子有点痒,想咳,又怕惊动了东屋的人,就憋住没咳。吸完一支,他又摸出一支,点着了,却又把那点火星掐灭了。他不知该做些什么了,像笼子里的困兽,在黑暗里走来走去,走来走去。他不知五枝这会儿在做什么,她们睡下没有?睡下后她们又该是个什么样子,五枝会挨着邻居的小姨子吗?他不敢往下想了,心里骂了一句,你这都胡想些什么呀,两个女人睡觉,你操的什么心?”像这样的描写,是大白话,又是闲话一样,让人亲切,又有点絮叨,他的语言有独特的“味道”。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他的小说语言,是深受中国古代话本小说影响的。


  作者与王保忠(左)参加省第六次作代会合影
 
  我和保忠第一次见面是在朔州开会,因为佩服他,在宾馆的大厅,和他拉了几句话,我说我很喜欢他的小说,他王顾左右而言他,说,你是写散文的?我说,我喜欢散文。但总也写不好。他说,搞文学是太累。接着他就和大同的人们走开了。我影响里,他话语不多,有些孤寂,有些落寞,还有些倨傲。 大同友人告我,他担任大同县文联主席,而我当时是沁源县文联主席。
 
  后来在省里开会,他已调到省作协创研室,我在大院里见到他,他出版了一本新书,抱着一大摞样书。我问他,又出书了?他说,没有送你?我说没有啊, 他马上拿出一本,签了名送给我。他说他在编《山西作家》, 让我给寄去稿子。他还是不多说话,沉默寡言。像是有什么心事。
 
  后来我给他寄去了一组“荫园赏画录“,不久他给发表了,还配了好几张插图,占了好大的版面。他主编《山西作家》后,刊物风格大变,以前只是薄薄的一本通讯,现在也开始刊登作品,有小说散文,也有文艺评论,办得有声有色,是季刊。后来我又给他寄了几篇散文,他在电子信箱里说,准备在四期发表一篇。等我收到刊物后,没有发表了。可能是稿子挤,只好把我的稿子挤下来了。有次去太原开会,见到他,他说,刊物一年只出四期,每个重点作者一年发上一篇就不错了。 我说,作家太多,你就照顾也照顾不过来。随意吧。
 
  后来听说他被提拨为“副处”,为他高兴,一个山里人,走进了作协的大院,那是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他一定有些苦恼,有融不入城市的孤独。他所以落落寡欢, 一定是心思太多,一个作家,他最看重的是创作,进入城市,他没有了根据地,写不出作品,当然会苦恼。后来见他经常下乡,回老家,走黄河,已经是在走马看花了。他写开了纪实文学,感觉没有他的“甘家洼”乡土了,也没有那些作品厚重了。甘家洼尽是鲜活的生活,灵性的人物,温馨的故事。那些小说,在许多的报刊上发表,让许多读者记住了“甘家洼”。也记住了王保忠。有一次见到省里的朋友,问起他。朋友说他摔了一跤,腿摔坏了,生病了不能上班。但他还在编辑刋物,坐在家里编。他真是轻伤不下火线了。又后来,有人说他的是一种怪病,是身体发软,是肌无力症。心里还是牵挂他。谁知在中秋的前夕,他就悄然离去了。我和他只见过几次面,但能感受到他对我的深情, 他很欣赏我的散文,他说山西像你这样有书卷气的散文不多。我说我有一楼书,你有机会来山里看看。他说我知道你爱书。在一次作代会上,我和他合了影。这是唯一的一张我和他的合影,我们都是山里人。都是乡下人。
 
  当年沈从文称他是乡下人,孙犁是乡下人,赵树理是乡下人。他们也融不入城市的文化圈,那些留过洋的,上过学院的大文化人,是看不起乡土作家的。我想保忠所以常有忧郁的眼神,也是乡下人进城,有些不开心了。


 
  他著有散文集《家住火山下》,中短篇小说集《张树的最后生活》《前夫》《美元》《一百零八》《长城别》等。有同行说:“他不是那种才华横溢或者学养丰厚的作家,而是属于那种踏实苦干的功夫型作家。他质朴、厚道、温和,说话做事有点蔫蔫呼呼的笨劲,但你却能从中感受到他的真诚、正直和内在的聪慧。就像一块“牛皮糖”。他出身农民家庭,未经过很正规的大学教育,又蜗居在雁北一个小县城,能够15年如一日地坚持到今天,走向全国文坛,依凭的正是一种对文学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文学是愚人的事业,保忠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文学愚人”。 评论家谢有顺说过,“每一个人都有故乡,都有一个精神的来源地,一个埋藏记忆的地方。”保忠还是写乡村的作品最好。 保忠认为,好的文学就要直抵人的灵魂,文学是用来温暖世界的。写作十几年,保忠始终关注的是处于乡村底层的小人物,他熟悉他们的生活,擅长书写穷人的美德。
 
  保忠兄走了,他再也不写“甘家洼”了,再也不编心爱的《山西作家》了。但山西文学史会记得他,他的短篇小说堪称是当代的“短经典“,他是当之无愧的山西的“小说王”。


  作者
  杨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漫画家、国家一级作家。在多家报刊开辟散文与漫画专栏,曾获山西青年散文大赛一等奖,山西“读书状元”奖,山西“优秀总编”奖,山西省十大藏书家,山西省优秀文联工作者,中国骄傲---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奖,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奖等,出版有《杨栋文集》8卷本及其它著作70多种。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4-17251-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