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有个充满传奇的老头儿

 2020-08-24 14:53:40  来源:大同晚报  编辑:许清玉  关注热度:

       翻开浩若烟海的中国历史长卷,各色人物多如牛毛,八十多个朝代、五百多位皇帝不说,王公贵胄车载斗量,更有一些高人名士灿若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而历朝历代经人而制的那些史籍典册,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都湮没在尘埃之中,没有人知道其来处,也没有人知道其归途,最终沉寂。翻开南北朝的历史,那是一段较为特殊的时期,那是一个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生活或者生存习惯、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从四面八方朝着中原汇聚的时代。就如同来自不同山系的水流,漫涌而下,最终混杂流淌在一起,形成新的水流。

       似乎就是在某一个节点上,有一股水流从一个遥远的叫东北的地方,从一座叫大鲜卑山的山林之中,一直向西,一直向南,流着流着,就遇到了更多的水流。在这个过程中,这股水流之中的水有的汇入了别的水流,也有别的水流的水汇入到这股水流当中。这股水流动的过程是迂回的,也是坚定的;是消沉的,也是积极的。它流着流着,就裹挟着其他的水流流过了燕山,流过了大木根山,流过了盛乐,流过了大青山,最后流到曾经是一片汪洋的大同湖地区。不过这时候的大同湖已经不再是湖,而是一个水草丰美、地势平坦的盆地,自从许家窑人在这里生存发展,已经过去了若干若干年。或许是因为这里开阔平坦的地形,于是有了一个古老的城市,它叫平城。这股一直不停向西向南流过来的水流,它的主流叫鲜卑拓跋,它在盛乐停留了一会儿,就又折而向东南,顺着大青山山谷中的一条缝隙,流到了这个叫平城的地方。然后,这股水流给自己重新命名了,那就是一个朝代的名字,叫:魏。

       叫魏的朝代何其多!于是后人把它叫“北魏”。

       在北魏前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廷里有一位大臣,他叫高允。从北魏第二任皇帝明元帝拓跋嗣时代开始,他的影子就开始在人们的视线里出现,太武帝拓跋焘时入朝,一直到第六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时代。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走过五朝,98岁时寿终正寝。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高允无论在朝时间之久,还是活的年龄之大,都是一个奇迹。

       高允就是一个奇迹啊!

       高允虽然出生渤海郡名门旺族,其祖上不乏公卿显贵,但他少年丧父,命运多舛,在很小的时候就入寺为僧。后来还俗精研学问,授徒若干。年届不惑始被征召入朝为官,但前期仕途并不顺利。花甲之年后才慢慢有了起色,并逐渐受到几代皇帝的信任,成为朝中重臣,直到去世前还在为朝廷效力,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被朝廷追赠侍中、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

       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是悲喜哀欢、争权夺利的大舞台,一批批过客成为这个舞台之上权利的牺牲品。而北魏作为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更是云谲波诡,变化无常,许多人此时还是浪上风流人物,被人艳羡;下一时可能便会成为倾覆谷底的落魄角色,受到唾骂或身首异处。经历了太武帝时期的“国史”案,明元帝离世后的宗爱、乙浑专权,献文帝时期的帝后之争……每一次的变故,都会有许多人受到牵连,特别是“国史”一案,被皇帝杀掉的有上百人,然而高允却意外地涉险过关,直到98岁在世人的称颂和朝廷的重誉下他的人生圆满地谢幕。北魏朝廷能够善终者不多,而独高允享盛誉而终。

       在高允年纪大了以后,太后和皇帝知道他亲人零落,难免孤独,让人接他上朝,还让朝中乐队适时去为他演奏。在高允生病之后,朝廷专门派宫里的太医去给他诊病,听太医回来说高允将不久于人世,太后和皇上让宫里的人把上等的饭菜送到高允家里,还准备了美酒、米面、牛羊肉、调料等新鲜的食材和生活用品一百多种,而床上的被褥、罗帐、衣物、鞋帽、几杖也用车拉来了,罗列在高允的家里,感觉就像是集会一样。在高允去世的消息传到宫里后,皇帝下诏赐给高家绢一千匹、布二千匹、绵五百斤、锦五十匹、杂彩百匹、谷千斛,让他们用来办理丧事。对于高允的这种礼遇,是自北魏建立以来无论活着还是死去的人谁都没有过的,满朝的文武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个人莫大的荣幸。高允去世若干年后,中散大夫、中书舍人、河内人常景为了追思他,还率领郡中的一些老人,在野王的南边专门为高允立祠、树碑,以为纪念。

       高允能够度过完满的人生,确实有他为人处世方面独到的地方。首先,他做事谨慎、处世恬淡、做人低调,在微贱的时候不气馁,在显贵的时候不张扬,一直保持着自己本真的特色。其次,他性格通达,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国史案发生后他不说假话,敢于承担;朋友犯错后,他不是蒙骗朋友,而是真诚相告,实话实说;高允先后在地方办过案、做过随军参谋、当过朝中重臣,能发财的机会很多,他却以清廉为本,从不贪财贪物。特别是高允拥有一颗仁慈的心,时时处处能与人为善,在生活上他自己和家庭一直很简朴,却经常施舍帮助别人,受他资助过的人不计其数。

       高允真的就是一个历史传奇啊!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9326-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