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文化 “破镜”可“重圆”,“覆水”亦“可收”——锔瓷传承人芦圣杰在雕塑博物馆设立工作室

“破镜”可“重圆”,“覆水”亦“可收”——锔瓷传承人芦圣杰在雕塑博物馆设立工作室

 2019-04-03 10:10:52  来源:中国雕塑博物馆官微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中国雕塑博物馆,始终立足于专业、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充分认识到我市始终坚持雕塑艺术战略的重要性,努力将场馆打造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为更好的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生活,始终坚持馆馆合作,馆校合作,馆企合作,馆媒合作即“四个合作”的发展思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周边的文化企业,特别是雕塑、陶瓷、文创、美术教育等相关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沟通,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


 
  2018年9月,锔瓷传承人芦圣杰被中国雕塑博物馆馆长张伟莉慕名请入我馆西大厅,在那里开设了“圣杰锔缮坊”。工作室宽敞幽雅,芦圣杰老师也实现了重振家声的夙愿。


 
  祖籍朔州的芦圣杰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小在五龙壁一带长大。锔瓷是卢家的祖传手艺,儿时的芦圣杰,经常见爷爷用金刚钻打眼儿,拿铁锔子锔缸锔面盆,还常听奶奶念叨一首童谣:“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啊,小孩的裤子掉水缸啊,水缸有个小金鱼啊,红嘴巴啊白肚皮啊。”
  后来,锔瓷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芦圣杰的父亲改了行,芦圣杰也于1999年去了深圳,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家传的手艺和熟悉的童谣尘封在乡愁里,让他心有不甘。工作之余,他努力恢复有意无意间听到看到学到的家传手艺。一位南方朋友见他擅长手艺活,就介绍他做首饰设计加工,这份工作虽非祖业,但有相似之处。
  2011年,芦圣杰去长沙,偶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锔匠正在锔缮,他走不动了,恳请老人收他为徒。师傅姓康,他不便叫“康师傅”,平时只叫老人“师傅”。师傅是老手艺人,起初什么也不教他,每天只让他做些扫地倒水打下手的活。观察了一段时间,才让他上手,向他传授技艺。他共在长沙待了半年多。


 
  从此,不论在南方,还是在故里,芦圣杰都以锔瓷为业。瓷器、紫砂、玻璃器皿等,都锔。芦圣杰发现,锔瓷并不是一个衰落的行业,市场潜力其实是很大的,许多人是因为找不到锔瓷匠人,误以为这门手艺失传了。
  刚开始顾客很少,拿来的多是古玩类的残损老瓷器。芦圣杰在修复时,不单锔缮,还会点缀一些遮掩瑕疵的装饰性图案,使器物生出一种不同于先前的美,令客户大喜过望,连积年心病也治愈了。一传十、十传百,靠着口口相传,他的客户渐渐多了起来,云南的、广东的、北京的、福建的……很多客户跟他连面都没见过,东西寄来,他给修,修好之后再寄回去。
  虽然彼此不见,但芦圣杰在修复时照样严守传统工序。先捧瓷找茬儿,把破损的瓷器拼起来,使之严丝合缝;然后根据器形大小剪铜皮,做锔钉;再打眼儿嵌锔,最后用石灰粉和鸡蛋清灌缝。这种方法修复的器件特别结实,几十年都不会开裂,而且无毒无害。
  恪守传统不等于墨守成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话就出自锔瓷业。芦圣杰在实践中发现,传统金刚钻打出的眼儿粗大,而且操作稳定性差。用电钻打眼儿,又稳又细,效率也高了。于是他告别了绳木金刚钻。
  精研锔艺的同时,芦圣杰广泛搜集各类资料,梳理锔瓷的历史脉络,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他在南朝梁顾野的《玉篇》中找到了“锔”的解释:“以铁缚物”;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了锔匠做活儿的场景;他知道了国内文献最早提及车锔瓷技术的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许多博物馆的瓷器收藏品中见到了“锔瓷”珍品;明白了陶瓷器从土而来,因火而生,无论怎样爱惜,都有开裂破碎的危险,于是锔艺应运而生,而且会生生不息……




 
  居移气,养移体。进驻中国雕塑博物馆以来,芦圣杰的锔艺越来越倾向于艺术品修复。去年,一位来同参加雕塑双年展的专家看了他修复的紫砂壶以后说:“要是让我选,我要你修过的壶,不要新的。”一位观众看了他修复的残损器物,后悔地说:“那么好的一把壶,因为破损,让我给扔了,我要是早认识你就好了!”
  正在举行的全国锔瓷大赛上,芦圣杰的修复作品《锦琛掘忆》已经成功入围,从目前的专家点评和网友投票情况看,有望获奖。


 
  在“圣杰锔缮坊”,芦圣杰还有三个徒弟,他们都是爱好并有志将古老锔艺发扬光大的年轻人。
  张伟莉馆长评价到:“原来的锔,只是修复破损的器皿。芦老师的锔艺,把传统工艺跟现代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加入了设计思想,不只恢复了使用功能,而且提升了锔缮器物的艺术价值。下一步,我们还要成立手工制作室,扶持和弘扬传统技艺,让中国雕塑博物馆在守望传统的同时,添加时尚元素,与时俱进地提升参观者的文化自信。”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8593-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