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文化 “破镜”可“重圆”,“覆水”亦“可收”——锔瓷传承人芦圣杰在雕塑博物馆设立工作室

“破镜”可“重圆”,“覆水”亦“可收”——锔瓷传承人芦圣杰在雕塑博物馆设立工作室

 2019-04-03 10:10:52  来源:中国雕塑博物馆官微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中国雕塑博物馆,始终立足于专业、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充分认识到我市始终坚持雕塑艺术战略的重要性,努力将场馆打造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为更好的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生活,始终坚持馆馆合作,馆校合作,馆企合作,馆媒合作即“四个合作”的发展思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周边的文化企业,特别是雕塑、陶瓷、文创、美术教育等相关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沟通,不断寻求新的合作机会。


 
  2018年9月,锔瓷传承人芦圣杰被中国雕塑博物馆馆长张伟莉慕名请入我馆西大厅,在那里开设了“圣杰锔缮坊”。工作室宽敞幽雅,芦圣杰老师也实现了重振家声的夙愿。


 
  祖籍朔州的芦圣杰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小在五龙壁一带长大。锔瓷是卢家的祖传手艺,儿时的芦圣杰,经常见爷爷用金刚钻打眼儿,拿铁锔子锔缸锔面盆,还常听奶奶念叨一首童谣:“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啊,小孩的裤子掉水缸啊,水缸有个小金鱼啊,红嘴巴啊白肚皮啊。”
  后来,锔瓷渐渐淡出了日常生活,芦圣杰的父亲改了行,芦圣杰也于1999年去了深圳,在大亚湾核电站工作。家传的手艺和熟悉的童谣尘封在乡愁里,让他心有不甘。工作之余,他努力恢复有意无意间听到看到学到的家传手艺。一位南方朋友见他擅长手艺活,就介绍他做首饰设计加工,这份工作虽非祖业,但有相似之处。
  2011年,芦圣杰去长沙,偶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锔匠正在锔缮,他走不动了,恳请老人收他为徒。师傅姓康,他不便叫“康师傅”,平时只叫老人“师傅”。师傅是老手艺人,起初什么也不教他,每天只让他做些扫地倒水打下手的活。观察了一段时间,才让他上手,向他传授技艺。他共在长沙待了半年多。


 
  从此,不论在南方,还是在故里,芦圣杰都以锔瓷为业。瓷器、紫砂、玻璃器皿等,都锔。芦圣杰发现,锔瓷并不是一个衰落的行业,市场潜力其实是很大的,许多人是因为找不到锔瓷匠人,误以为这门手艺失传了。
  刚开始顾客很少,拿来的多是古玩类的残损老瓷器。芦圣杰在修复时,不单锔缮,还会点缀一些遮掩瑕疵的装饰性图案,使器物生出一种不同于先前的美,令客户大喜过望,连积年心病也治愈了。一传十、十传百,靠着口口相传,他的客户渐渐多了起来,云南的、广东的、北京的、福建的……很多客户跟他连面都没见过,东西寄来,他给修,修好之后再寄回去。
  虽然彼此不见,但芦圣杰在修复时照样严守传统工序。先捧瓷找茬儿,把破损的瓷器拼起来,使之严丝合缝;然后根据器形大小剪铜皮,做锔钉;再打眼儿嵌锔,最后用石灰粉和鸡蛋清灌缝。这种方法修复的器件特别结实,几十年都不会开裂,而且无毒无害。
  恪守传统不等于墨守成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句俗话就出自锔瓷业。芦圣杰在实践中发现,传统金刚钻打出的眼儿粗大,而且操作稳定性差。用电钻打眼儿,又稳又细,效率也高了。于是他告别了绳木金刚钻。
  精研锔艺的同时,芦圣杰广泛搜集各类资料,梳理锔瓷的历史脉络,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他在南朝梁顾野的《玉篇》中找到了“锔”的解释:“以铁缚物”;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了锔匠做活儿的场景;他知道了国内文献最早提及车锔瓷技术的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许多博物馆的瓷器收藏品中见到了“锔瓷”珍品;明白了陶瓷器从土而来,因火而生,无论怎样爱惜,都有开裂破碎的危险,于是锔艺应运而生,而且会生生不息……




 
  居移气,养移体。进驻中国雕塑博物馆以来,芦圣杰的锔艺越来越倾向于艺术品修复。去年,一位来同参加雕塑双年展的专家看了他修复的紫砂壶以后说:“要是让我选,我要你修过的壶,不要新的。”一位观众看了他修复的残损器物,后悔地说:“那么好的一把壶,因为破损,让我给扔了,我要是早认识你就好了!”
  正在举行的全国锔瓷大赛上,芦圣杰的修复作品《锦琛掘忆》已经成功入围,从目前的专家点评和网友投票情况看,有望获奖。


 
  在“圣杰锔缮坊”,芦圣杰还有三个徒弟,他们都是爱好并有志将古老锔艺发扬光大的年轻人。
  张伟莉馆长评价到:“原来的锔,只是修复破损的器皿。芦老师的锔艺,把传统工艺跟现代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加入了设计思想,不只恢复了使用功能,而且提升了锔缮器物的艺术价值。下一步,我们还要成立手工制作室,扶持和弘扬传统技艺,让中国雕塑博物馆在守望传统的同时,添加时尚元素,与时俱进地提升参观者的文化自信。”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8593-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