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长城精神,传播长城文化,宣传、保护、利用长城,使市民和长城爱好者掌握更多的长城知识,提高长城保护意识,
大同市文物局、大同长城学会、大同市府文庙共同举办2019“大同长城知识”系列公益讲座。
修长城历史
长城是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据国家文物局调查,全国各个朝代长城共有21196.18千米,跨越15个省区,404个县区。从长城的保存状况来看,保存较好的仅有2000千米,约占全长的9%;保存一般的4200余千米(20%)较差的3400千米(16%),差的约5000千米(24%),地面遗迹消失的约6500千米(31%)。其中明长城是8851.8千米,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山西长城长度约为1237公里,排在全国第三。包括春秋战国、东汉、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明等几个朝代。
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阳泉、晋城、长治各个地区。
大同长城概况
目前大同市境内现存赵、汉、北魏、明各个朝代长城约493千米,其中明代外长城约250.5千米,内长城约175千米。辖有明长城军事城堡40座,包括城9座,军堡31座,分布于大同市所辖各县区。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大同明长城。
明朝实行都司卫所制。都司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左、右、前、后、中,后军都督府——华北,左——华东、东北,右——西部,前——华南、华中,中——河南等地)都司沿自都卫,是高于卫的省级机构。洪武八年,明确将都卫改称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三年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布政使为从二品。都司地位从仁宣时期开始下降。都司下辖卫所。一卫为5600人,一卫下辖五千户所,一所1120人;一千户所下辖10百户所。
山西行都司源自于大同都卫。在全国有六个行都司。分别是北平、福建、湖广、四川、陕西、山西。行都司在层级上与都司是平等的,对自己所属的都督府负责。其设置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明初北边边防线不断推远,仅靠山西都司、北平都司来管辖,显然鞭长莫及。所以设置山西行都司。山西行都司所辖卫所最盛时达到32个。
大同镇
大同镇大同镇设立于永乐元年文官系统:督抚、诸道、厅官
总督:初为中央派出官员,后逐渐成为总辖数省的军政大员。一般认为,总督正式设立于正统六年。明代定设总督有四个:两广总督、陕西三边总督、宣大山西总督、蓟辽总督。总督在正德年间(1506-1521)改为总制或提督,嘉靖处恢复总督名称。
巡抚:
诸道:明代的道有两种,一为辖区的道,一为负责全省某一专项事务的道,具体名目较多。比较典型的有守、巡、兵备道。守、巡、兵备道相当于小巡抚,只是辖区不如巡抚大。
诸道的职责:“一切军务边情,民生吏治,沿边府佐,互相统摄。严督守备、操守、坐堡等官整饬兵马、器械,修葺边墙、城、墩,与副、参、游击防御地方,禁戢盗贼。若流寇发生、岁地相机调度,协力擒拿不得逗留观望。”同时,守、巡、兵备道还负责统兵作战、修理器械等。
诸道与武将的关系:嘉靖时期道与副将或参将平级,万历以后有的地区,道与副总兵同列,但实际地位高于副总兵。
镇道协路
阳和道:新东二路,
分巡冀北道:北东路、不属路,
大同道:中路、北西路、威远三路,
分守冀北道:西路、井平路
缘何设道?
明初朱元璋在地方实行军、政分开。都指挥等武将在制度上无财政、民政权力。这样虽然可以避免藩镇割据之祸,却不利于调兵筹饷。于是,协调地方军、政两大系统的督抚制度应运而生。督抚只能协调省一级,而对府、卫军政分立则鞭长莫及。所以,守、巡、兵备道主要协调卫与府军政分离的问题。
兵备、守、巡的设立,是明代军、政协同的实际需要推动之结果,也与明中后期重文轻武不无关系。
厅官,诸道之下的文臣。
武官指挥系统(镇戍将领)
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
总兵:操练军马,修理城池,督瞭墩台,防御虏寇,抚恤士卒,保障居民,遇警领兵杀敌。总兵有直辖的军队和属官。总兵有权统领全镇军队,此外还有直辖的正兵或标兵营。
副总兵:协助总兵,没有固定专守之地,一般驻镇城。其地位低于总兵,高于参将、游击。隆庆、万历以后,蓟州等镇设置了诸路参将的协守副总兵,所以副总兵或所统奇兵也称为协。
参将:职责与总兵一样,只是防区缩小。同时,遇重大战事,参将及所统援兵也要策应或增援本镇其它地方。
守备:总镇一方者曰镇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城一堡者曰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曰协守。所以说,守备是重要城堡的防守将领,有专城之责。守备多隶属于参将。
操守的地位低于守备。把总的地位低于操守。
守备、操守、把总虽然地位略有不同,但同属城堡守将。
操守一般和守备一样隶属于参将。把总有的隶属操守。
监军系统:巡按御史镇守内臣
巡按御史以监察为主,但是其权力往往超出监察的范围,或多或少体现出了联络三司、弥补三司分权的作用。巡按与巡抚不同,还更多地保留了中央派出官员的性质。任期一般为一年。都察院对其进行考核。
镇守内臣:学术界一般将明代在外内臣称镇守中官或镇守内臣。设立于永乐时期(1403-1424)从英宗正统时期(1436-1449)镇守内臣已经开始压制文武。(大同镇守内臣郭敬)到嘉靖时期,陆续撤回了镇守等内臣。天启崇祯时期,镇戍内臣又死灰复燃。
在指挥体系方面,边镇以武将、文臣、内臣三大系统统兵,每一系统分为上下几个级别,层层节制。三大系统之间互相制约。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给督抚一定军事指挥权的同时,又实行了以文制武、大小相制的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各镇文官武将的军权。
关于将领统属关系及防区划分。明代中后期以总兵统参将,参将统守备,辖区依次缩小。此外,游击将军随警策应,无固定辖区,听总兵节制。在若干镇之上,又设总督综领军务。明代的镇戍体系隶属关系明确,在镇戍任务方面既强调各方守土,又重视互相应援。形成了严密的镇戍网络。
长城内涵的升华
长城它是一种精神,它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勤劳肯干的精神,长城是一个符号,它是中国的符号,我们把它和中国联系起来,叫中国长城,提起长城,就会想到中国。长城还是我们的家园,精神家园。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长城被认为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地球上伟大的先人遗迹。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城内涵发生了重要的转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不断入侵关内。1933年,战事逐渐扩大,尤其日军队长城沿线关隘的进犯。遂之长城抗战开始。
为了激发国人的斗志,加强宣传与舆论,血肉+长城、铁血+长城、钢铁+长城开始结合起来了。长城在这时就已经特指一种精神,长城精神代表的是坚韧不拔、不畏强敌。
新的长城意义逐渐普及全国,她成为精神的象征,民族的符号。在新的环境下,长城在失去其基本功能情况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提出“长城是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它是中华儿女奋起抵御外辱的见证,它是一个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霜的精神象征。长城,作为中国人心中最特殊的文化遗产,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城谣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贼掳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十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在明朝九边体制下,“路”是仅次于“镇”的军事辖区。路是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协调一镇内部军事救援与策应能力而设。各路之兴设废除都是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或是所处战略地位而定。在整个军事体系中,路既受制于上一级镇的管辖,又管理下一级卫、所、军堡。路由分守参将管辖,其职责为:“用心操练军伍,无事则修理墩台,抚恤士卒,遇警则领兵截杀,防御贼寇。”路在整个军镇体系中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一、东、中、西三路
对于大同镇东、中、西三路的设置时间,史籍记载不清。(万历)《明会典》提到“国初,镇城外分东、中、西三路”。《皇明九边考》亦言“初,设大同府分封代王,外分东、中、西三路。”国初究竟指什么时期呢?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而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十一年(1413)十月,“山西缘边烟墩成。先是,从江阴侯吴高请,于缘边修筑烟墩。至是,东路自天城卫北榆林口,直抵西朔州卫暖会口;西路自牤牛岭直抵东胜路,至黄河西对岸灰沟村,烟墩皆成。”这是《明实录》中有关大同镇东路、西路的最早记载。尽管史料对东路、西路的具体范围没有明确说明,但据此可以确定:至迟永乐十一年,东路、西路就已存在。
明初,东、中、西三路在实际意义上还不能等同于后来的“路”。此时,“路”的设置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按地理方位对众多卫所进行分区,且没有固定的专人负责。之后尽管镇城也设参将,但参将的具体职责并不是单独镇守一路,而是协助总兵管理全镇军务。真正由参将专责一路始于正统元年(1436年)。
正统元年九月,巡抚大同、宣府右佥都御史李仪奏:“大同东、西二路不可无人巡哨,乞遣副总兵罗文巡哨东路,阳和、高山、天城、镇虏四卫听其调度;参将陈斌巡哨西路,大同左、右、云川、玉林、朔五卫听其调度,其大同迤北关头、猫儿庄等处责之总兵官方政提督,都指挥孙智专一巡哨,如此,则兵将相得,地方有守。”
正统元年大同东路、西路和中路范围明确,俱设专人巡哨戍守,参将地位下降,成为路一级官员。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正统元年西北边镇频受蒙古侵略,大同镇形势亦非常紧张,明廷为了加强边防,提升了路的地位,加强了对各路的管理。大同镇东、中、西三路分区防守应援格局存在时间较长,直到嘉靖十八年,北路设置后始被打破。
二、北路、北东路与北西路
嘉靖年间,大同镇北部边墙毁圯,烽堠尽失,蒙古骑兵连岁而下,北部屏障的重新建立迫在眉睫。嘉靖十八年,毛伯温修建宏赐、镇虏、镇河、镇边、镇川内五堡。其“为云中腹背之地,北通沙漠,南翼镇城,东亘阳和,西连左卫,三面开耕,一面控御”,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故明廷于当年设分守参将于宏赐堡,是为北路。北路的设置,打破了长期以来东、中、西三路分区防守体系。(万历)《大明会典》提到:“北东路参将旧系北路,嘉靖二十八年改设,驻扎得胜堡。”
嘉靖二十八年二月总督宣大翁万达上奏:“请移南路应州城参将于助马堡,为分守北西路,分辖保安、拒门等七堡诸堡。”
三、南路兼及井坪路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巡抚大同都御史李仁上奏:“大同南路应州、浑源、灵丘、广昌、山阴、马邑、怀仁七城马,旧属总兵,自二十三年增置参将于应州,乃分隶之”22。依此,南路参将设立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南路参将设废多次反复。嘉靖二十三年南路始设,参将驻扎应州。嘉靖二十八年由于形势变化,移南路参将于助马堡,嘉靖三十七年复设,直到万历三年移驻井坪,此为井坪路设置之始。万历三年二月,总督宣大右都御史方逢时疏称:“朔州离边一百五十里,井坪为朔州门户,离边不足百里,宜将朔州参将改驻井坪,以便援守”29。井坪旧属西路管辖,由于井坪靠近朔州,且离边比朔州要近五十里,战略形势相对朔州来说险要,因此,移南路朔州参将于井坪以便援守。
四、威远路及新平路
《读史方舆纪要》引《边防考》云:“嘉靖三十九年,以云西多故,分设威远路,辖城堡五,分边三十九里有奇,东抵右卫,西直平虏,虽称辅车,然道途隔越,冈阜崎岖,拒守不易。”威远路设置主要是因为云西多故,尤其是嘉靖三十七年,右卫被围,几近覆灭。而威远卫紧在右卫之后,相距五十里,亦被困日久。基于威远卫所处的险要军事地理位置,以及增加兵力方便应援的需要,嘉靖三十九年,明政府于威远卫添设参将,设立威远路。
万历八年(1580年)六月,明政府“裁革宣大威远参将及广灵大山口守备。”万历十一年十一月“复设大同威远参将”。这一年,九边中几乎所有裁汰的将领又复设。
(万历)《大明会典》记载:“新平堡参将,嘉靖四十五年添设。所属新平堡、保平堡、平远堡,三守备。”
综上所述,大同镇的各路防区,设废分合不定。起初分为东、中、西三路,后不断增加,终明之世共设有东路、中路、西路、南路、北路、北东路、北西路、威远路、井坪路、新平路等。这十路是在明蒙关系变化的背景下,明廷为加强策应与应援能力而设,路的数量及辖区大小也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大同镇各路的设置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为明前期,设置的是大同镇东、中、西三路。这三路虽然设置较早,但直到正统元年,由于大同镇战略形势紧张,明廷为了加强管理,才专设参将分守。一为嘉靖时期,此时,俺答崛起,频繁南下,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大同镇为了防御蒙古进行了积极的战略部署。
大同镇有六路设于此时。北路设于嘉靖十八年,直到嘉靖二十八年,由于战略需要,分北路为北东路和北西路。南路设废反复多次。井坪路参将系南路参将改驻,设于万历三年。威远路设于嘉靖三十九年,万历八年革,万历十一年恢复。嘉靖四十五年,建置新平路。这几路主要设在蒙古部族频繁出入的西部和北部地区。明廷通过此举严密了大同镇城内部防守应援体系,从而增强了明军抵御蒙古部族的能力。
大同府文庙位于大同古城东南隅,明初时由云中驿改建而成。《大同府志》有这样一段记载:"旧学在府治东,即元魏中书学,辽西京国子监,金时之太学,元之大同县学也。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学为代蕃府第,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学也。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行程与演变“大同长城知识讲座”第二讲https://www.sxdt.com.cn/show-12-18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