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塞都城——听,大同向你讲述……

 2019-03-02 09:23:27  来源:大同市城墙管理处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中国的北方是恢宏的,是血气方刚的,驰骋疆场,金戈铁马,逐鹿中原。
  “大同自古称朔方,密与胡虏连封疆”,“大同山环采凉,水抱桑干,长城界其北,雁塞峙其南”,退可守太行、吕梁、雁门等天然山川关隘,进可攻华北、中原和关中三大平原。


 
  “自秦汉以来,开设云中郡,控驭边陲,藩篱燕赵,屹为重镇。”大同是“燕代间必争之地”,“石晋归其地于契丹,宋不能复有,遂基靖康之畔。女真之亡辽,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复固矣”。
  大同,这片土地,曾经万马齐喑,斥堠棋布,这片土地,关锁封喉,烽屯百万,这片土地,让功臣留史,让历史驻足。


 
  得大同者得天下,失大同者失天下。大同雄关林立,兵家必争。历代军事家以他们的韬略和勇武导演了一场场威武雄壮的经典战例,因而以长城、古堡、烽堠为主的古代防御体系也日臻完善。


 
  自赵国赵肃候十七年初,在此修长城,历朝历代都在以大同为中心的晋北大地大规模夯墙筑堡,于是在广袤的晋北大地留下了纵横交织,层层叠叠的残垣遗墩。
  汉王朝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加强边疆武备,因而为大同留下了以汉长城为代表的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存。


 
  北魏王朝曾先后三次较大规模地修筑长城,迁都平城以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和他族管理而设立北魏六镇,即自西向东分别为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六镇与沿线长城相互照应,整个六镇防线形成了“镇城、戍城、戍堡”的三重城防结构。
  整个明朝270年间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7300多公里,97.66万官兵,长城全线防守,称“九边”、或“九镇”,大同即为九边重镇之一。在大同境内,筑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等主要城堡72座(城20,堡52),有“边墙五堡”之说。
  “也许大同自诞生之日起,历史就赋予他甲光军旅的气质与威武刚毅的血性。”


 
  自从进入文明时代,这里便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栖息地,成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之地,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首次将中原民族同北方民族的交融推向历史的巅峰。
  秦汉以降两千多年来,从匈奴、鲜卑、羯,氐、羌到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北方各民族,几乎无一不曾频繁活动于大同这片土地,大同历史便是在北方各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和文化交融的风雨行程中漫漫积淀而成。


 
  这片土地,有厮杀,有交融,但战争终有一结,历史很好地眷顾了鲜卑这个民族。游牧与农耕文化在这97年的时间里“缔结连理”,主动的将北方的基因融进了汉民族的血液,成为了中华民族最精彩的乐章。难怪余秋雨在云冈石窟留下“中国从此迈进大唐”的碑文。


 
  拓跋鲜卑,祖居于“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涉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他们没有文字,不知五谷,用草木计事,他们自嘎仙洞而来,如草原雄鹰一般,一路西迁南下,历经九难八阻,历时一百余载,386年,建立北魏,398年,迁都平城(大同)。
  对于这个进可北征,退可南御的战略要地,北魏帝王倾全力建设之。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的云冈石窟,惊世骇俗、气势恢宏的世界城池,迎来了平城百年的辉煌。


 
  “贡使络绎,商队接踵”,驼铃声声,跨漠而来,作为北魏都城,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超过了长安和洛阳。商贾云集,商贸发达,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平城的繁华难以想象。


 
  几百年的纷争换来一朝盛世,大同也因此承载了“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的历史使命。当战争的喧嚣化为和平的沉寂,硝烟已凝结为悠悠怀古之思。绵延的长城,古老的城垣,在如今的边塞风光里依然捕捉得到战火烽鸣,刀光剑影。


 
  天下大同,边塞都城。写尽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史,道尽了凤凰涅槃的千年册。昔日的王城气象,今日的悠悠小巷,昔日的雄关漫道,今日的边塞风光,大同,这座古老的城池,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坐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历史焕发青春,让文化传承光大。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8308-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更多

2024-06-02 18: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