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记忆中的大同西关……

 2018-12-06 12:19:31  来源: 琵琶老店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故事从这张照片开始……

  这就是展览馆内的那张照片
  事情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在2010年市展览馆大同市规划图片展上,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人群中,有三位看上去年近90岁的老人,专注地看着老照片,并不时地指着照片相互述说着上面的内容。
  其中一位老人说:“照片上是我们兄弟两人,赶小车的是我哥,车的右面是我,这辆小车是我父亲为我们弟兄俩外出玩耍时准备的交通工具。这是在西关龙王庙庙会期间的一天,我们看完戏回城,行走在西关的大道上。”
  这是一张七十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所蕴含的信息已经历史久远。作为照片中的主人,两位老人看着照片中的自己,回忆当年的西关,感慨万千,那饱经沧桑的面孔,不时流露出按捺不住的喜悦。对我来说,这真是遥远的信息,零距离的接触。

  这就是照片上小车右边的那个小孩子,当年的小孩子,今天已经是八十多的老人了
  据老人们回忆,出三道城门洞过金汤桥(护城河桥),往西到今天的新开路口,过去就叫西关。1937年以前的西关,是大型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那时,东关遍种蔬菜,北关铁器加工点林立,南关则是半工半农,既种五谷,又种瓜果、蔬菜,还有收购加工牛羊等毛皮的作坊和制作、销售毡鞋、毡帽、皮袄、皮裤、皮帽的店铺。而西关则是不折不扣的商业贸易区。首先,西关是粮油交易中心。大马车(过去的主要运输车辆)穿梭不息,将来自左云、右玉、丰镇、凉城等地的五谷杂粮,由商人们运达西关进行交易。特别是秋后到来年的五月前,以及西关的龙王庙庙会期间,是最集中和最活跃的交易时段。其次,西关还是畜产品交易中心。大同周边地区,晋蒙商人的牛羊、骡马,成队、成片、成群集聚在西关,与大同地区的商人们在衣襟下、袖筒里津津有味地捏着手指头做交易。更为重要的是,西关还是煤炭交易中心。在西关的西面修有一条客货两用铁路,大马车将来自大同煤矿的煤炭运到这里,然后根据需要运往城内,也从这里装上火车运往外地。外地的大马车拉来的是粮油,拉走的大部分是煤炭。当时,外地的马帮、驼帮,终年不绝,经常出现在西关。


 
  商业贸易的活跃,催生了西关车马大店和城内餐饮业的发展。车马和大批的牲畜及各类物资,不便也不被允许大批带入城内,因此外来商人必然要在西关留宿,西关的车马大店就被商客首选为歇息之所。出西城门过护城河,路南有常家开的天义店,路北有李家开的德恒店和周家店(今天市公安局所在地)。李氏家族的宝山店则屹立在今天工商银行大楼所在地。在塞上寒冷的冬天,或漫漫风沙中,或夜色已深时,奔波劳累了一天的往来客商,走进暖意融融的车马大店,在老板的热情招呼和小伙计的殷勤指引下,住进满意的客房,或结伴喝酒聊天,或商论买卖交易事宜,或酒足饭饱喝口热汤,赶紧钻进被窝呼呼入睡,把一天的喧嚣和一身的疲惫抛于店外……同时,他们的牲畜和物资也可以在大店的后院喂养和存放,因为这些车马大店的后院有足够的空间和安全措施让他们的牛羊、骡马也安静地休息,并免费泊车存货。第二天,客商们睡眼惺忪地走出客房,携带他们的“物品”到离车马大店不远的市场进行交易(今天华林新天地一带)。有的车马大店还兼做粮栈,老板将那些急于要走的商客暂时卖不了的粮食全部收购,当然价钱也相对低一些。很多大客商在交易前或交易后都要进城到有名的饭店,如聚宝源、春花源、久盛楼、凤临阁等,请客吃饭。
  西关的煤炭、粮油、畜产品的交易促进了古城大同各行各业的繁荣和发展。物流催生了商业店铺的设立,也催生了手工业、加工业的发展。现在西门外红旗广场十字路口的四个路角处,当年是杂货店,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农具、车马用具、日用杂货,一应俱全。周围还有铁器加工作坊、豆类加工作坊,更有很多地方风味小吃摊点。行商坐贾,车水马龙,西关当年很是热闹。为此,当时的地方政府,在一过护城河桥路北面,专门为各路客商设立了税收机构。
  丰富的物品交易满足着大同城内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成就了大同城内的富庶繁华:店铺林立,娱乐场所、饭店密集,姑娘小伙潇洒时尚。每年,西关的龙王庙会期间,城里的人出城去,与远近郊的农民一起,汇聚在西关龙王庙前“踩青逛唱”,他们逛庙、看戏、购物,其乐融融。开头提到的老照片,反映的就是老人弟兄两个从龙王庙会玩耍回来的情景。


 
  老人们清楚地记得,西关的龙王庙在今天的西门外华宇商厦对面。
  西关的五龙王殿,被老大同人称做龙王庙。此庙坐北朝南,在比街道高出很多的台阶上,有三个并立的圆形门洞。其中,中间的门洞最大,乃正门,内有两扇大门;两边各有小门洞,内有两扇小门。五龙王殿殿宽五间,殿内雕刻富丽堂皇,墙壁上的图案精湛细致,殿内供金脸龙王老五,民间俗称“五爷”。他背后的塑像,从左到右依次为:大爷、二爷、龙母、三爷、四爷、雨师。龙王弟兄五人,老大蓝脸,老二白脸,老三红脸,老四黄脸,老五黑脸。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民间传说,五爷在清康熙年间接过驾,敕赐他一件龙袍,故五爷也身穿龙袍。
  传说,佛家本来是不看戏的,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这五龙王神灵显赫,很喜欢看戏。当时,民间传说只有请五爷看精彩的好戏方能“免灾去祸”。所以,凡有龙王庙的地方,庙对面必有戏台,戏要唱好戏,专门为五爷献唱。
  龙王庙的大戏台位于今天的华宇商厦之处。戏台坐南朝北,建造讲究,六柱五口,台前、台左,台右空地很大,人们从三个不同方向都可看戏。此戏台规模宏大,台基长宽各五丈,正口宽大,内成拱形,飞檐大柱,雕梁画栋,六根柱头上雕刻着龙首,造型颇佳,镌刻精美。戏台上宽敞高阔,椽前作元宝形歇山顶,后作硬山顶。整个戏台古色古香,壮观精美。此戏台和城内关帝庙的戏台一模一样,能容纳阵容强大的演出团队。
  在西关龙王庙庙会期间,精彩的大戏连台唱响。戏台前热闹非凡,戏迷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多,做各种小商品生意的人也多。纸筋做的彩色戏剧和神话故事人物脸谱、玻璃圪棒小喇叭、糖人、上了色的拓好的泥人等玩具吸引着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当时很时尚的剪刀、手绢、纸牌和西洋镜等,在庙会地摊都曾有出现。城郊各村镇的农民来到西关,和城内各行各业的人们汇聚在一起,摩肩接踵,共同制造热闹,感受喜悦。穷人踩青逛唱时,买一根菜瓜,里面掏空,装上莜面块垒,又顶菜,又顶饭。农村的有钱人踩青逛唱时,坐上带席棚的大马车,妻室儿女,父母同行,到西关龙王庙的戏台前,一边看戏一边围坐在一起,点上在家已装好肉菜的火锅吃饭。城内商行老板、店主及富户或坐马拉轿车,或坐带棚的大马车,全家老小出动,带着厨子和各种火锅、桌椅板凳,搭建起临时的看戏棚,一边看戏,一边喝酒吃饭,比乡下人更讲究和排场。
  老人们说,过去西关的龙王庙香火很旺,七月初五的龙王庙庙会是大同城及周边村镇相当繁盛的庙会之一。每到庙会时,以城郊各村镇为主,城内各行各业参与,都要出资献唱,一唱就是六七天。届时,城内、关外各业店主、老板、村镇农民来龙王庙烧香、敬表、献供、还愿,庙内鼓乐不断,木拜垫上跪满成排的磕头者,虔诚的香客贡献的烛山灿如繁星,檀香烟熏得人眼泪直流……庙里庙外人言人语、戏台锣鼓、孩子们手里攥的玻璃疙棒“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鼎沸,声音响彻三里地以外。这时,看戏的、逛庙的、看西洋镜的、做小生意的,老人、孩子,男的、女的,摩肩接踵,一派盛况。老人们幼时所见的庙会就是这样的一番热闹景象。
  让老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有龙王庙的求雨活动。他们说,1937年以前的西关,每到春播前,城郊各村镇的很多农民,带着供品来西关的龙王庙,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并许诺丰收后还愿、献供、献唱。春忙的前夕到龙王庙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福、赐福,一半是预酬秋后丰收的辛苦劳作,同时也是借佛春游。每每遇到大旱,他们组织规模浩大的求雨活动,五、六十个中青年人,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身插龙旗,头顶柳枝圈,抬着五龙爷一路吹吹打打,在西关各车马大店、商铺前,及城内各大商行、店铺前神游。由于场地大,又是人流集中区域,每当求雨队伍行进四牌楼和九龙壁龙池前,各大商行店员,不停地往求雨的人和龙王爷身上浇水,大耍一番。龙王爷是用木头做的,上漆金脸身披龙袍不怕水。求雨的人们满身湿透,汗水和泪水混合在一起,真情与激情感动着在场所有的人。这时各大商行店铺的老板、店主,手捧大洋送于求雨者手中。大家的心融合在一起,共同企盼着天降吉雨,迎接丰收。大旱之年,龙王庙还拿出部分钱财,对城郊村镇特困农民进行资助,并舍衣放饭。
  一切的热闹和沸腾,被侵略者的铁蹄踏碎。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城,约在第二年的春天,也就是1938年的4月份,日本军人手牵大洋狗,用刺刀顶着老百姓,限令西关的所有店铺、居民住宅在一个星期内全部自行拆除。一时间,无家可归的人们,流离失所,老幼妇孺衣不遮体,饥寒交迫,没有亲友可投靠的,就举家沦为乞丐。像车马大店的老板,一夜之间财富尽失,拖家带口到处寻找可以栖身的地方。很多店主和老百姓因无处藏身,在城墙根下挖洞和搭建临时居所,还有实在没办法的在北门外的桥洞“住下”,最后因冻饿生病而死。老人们至今余恨未消,他们说:“日本人来了,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杀害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煤矿上的‘万人坑’就是当时的产物。我们女人们受的欺辱更是一言难尽……,到后来,特别是姑娘和小媳妇们,头不能梳,脸不能洗,还要把锅底的黑涂抹在脸上,有时藏在房顶上,有时藏在地窑内,整天东躲西藏,苦不堪言,他们造的罪孽实在是太重了……”


 
  老人们继续说:“日本侵略者为了霸占煤炭资源,把控煤炭运输要道,首先毁灭西关的经济生机。西关拆除后,日军掌控煤炭资源,在城内设卖煤点,原先老百姓烧的全部是块煤,变为按户供混煤。煤炭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被日本侵略者把控。”
  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拆除西关?我有些不解。后来,我市知名学者韩府教授告诉我,由于煤炭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控制、霸占的目的,可能首先拆除了西关。
  而惨无人道的日本军国主义在拆除西关时,却不敢触怒神灵。西关的龙王庙、大戏台、白衣寺,还有一座精美壮观的木牌坊在老大同人的心中印象十分深刻。日本人把龙王庙迁建在城内现在的大十字街。白衣寺迁建在马王庙东,也就是现在的中医院所在地(此庙解放后拆除)。木牌坊由大同城南关的杨文和棋盘街的崔寿成两大富户捐资100大洋,迁建到南关极乐寺门前的通行大道上。
  从1937年9月13日大同沦陷到193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日军的刺刀和大洋狗强迫下,西关物灭人空,面目全非,昔日欢腾活跃,变成苦涩荒凉的黄土堆。而日本侵略者,在疯狂破坏大同人民家园,掠夺大同煤炭和财富的同时,居然在西关外盖了一座火化厂,将他们战死的军人火化后摆放在里面。火化厂的存在像一个毒瘤,无情刺痛和蹂躏着我们中国人民的尊严,抗日战争结束后,这座建筑被愤怒的大同军民一举铲除掉了。日军除去霸占和掠夺煤炭财富外,还企图长期霸占大同,拆除西关只是他们侵略计划中的第一步。而抗日战争的胜利,终结了日本侵略者长期践踏中国领土的野心。我认为日本人强拆西关应记入大同史记中。繁华的西关被日本侵略者夷为平地,西关消失了,“西关”这个词从此也退出了大同的历史舞台,被大多数人忘记。所以,80岁以下的大同人对西关没有一点印象,有人认为大同没西关,也就不足为奇了。当年的“小伙子”现在的老人,有的仍然健在,他们是历史的最好证人。

  南关极乐寺牌坊
  老人们的讲述,使我了解了西关。西关,虽然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之中,而西关的风物,却仍旧历历在目。现在的老人,当年的玩童,他们的长辈世世代代就住在西关,而且有的就是车马大店的老板,西关的名称和叫法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好几辈人之前。西关确实原为繁华之地,否则就不会有流光溢彩的戏台,就没有人山人海鲜活生动的庙会活动。然而不赶走侵略者,百姓们祈神求天,也不能保障家国的万事平安,优伶清音也不能永远唱响团圆和美好。
  淡出人们视线的大同西关,已经犹如发黄的历史老照片,定格在老大同人的记忆中。但历史不能忘记,记忆无法泯灭。
  车辚辚马萧萧,运输大车的声音曾经轰然在耳,今天的西门外正沿着当年西关的车辙续写着民族的生生不息,前行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当时的研讨会现场
 
  作者的记忆
 
  2010年,在展览馆大同市规划图片展上,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人群中,三位老人专注地看着老照片,并不时地指着照片讲述着上面的内容。其中一位老人说:“照片上是我们兄弟两人,赶小车的是我哥,车的右面是我,这辆小车是我父亲为我们弟兄俩外出玩耍时准备的交通工具。这是在西关龙王庙庙会期间,我们看完戏回城,行走在西关的大道上。”
  笔者生在大同,长在大同,只知道有东关、南关、北关,却从不知道有西关,而且不论是学者还是研究古城大同的专业人士,也少有人提及西关一说。此情此景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遂查阅了清·顺治《云中郡志》与清·道光《大同县志》对西关的记载。之后,笔者又走访了三位老人。随着老人们的详细讲述,鲜有耳闻的大同西关逐渐明晰起来。原来西关不仅存在,而且和古城大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老人们回忆,出三道城门洞过金汤桥(护城河桥),往西到今天的云中路,过去就叫西关。1937年以前的西关,是大型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外地的大马车拉来粮油,又拉走了煤炭。当时,外地的马帮、驼帮终年不绝,经常出现在西关。
  商业贸易的活跃,促进了西关车马大店和城内各行业的发展。出西城门过护城河,路南有常家开的天义店,路北有李家开的德恒店和周家店(今天市公安局所在地)。李氏家族的宝山店则屹立在今天工商银行大楼所在地。现在红旗广场十字路口的四个转角处,当年是杂货店,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周围还有铁器加工作坊、豆类加工作坊,以及一些地方风味小吃摊点。为此,当时的地方政府,在一过护城河桥路北,专门设立了税收机构。
  前文提到的老照片,反映的是老人弟兄两个从龙王庙会玩耍回来的情景。老人们清楚地记得,西关的龙王庙在今天的清远街华宇商厦对面。此庙坐北朝南,在比街道高出很多的台阶上,有三个并立的圆形门洞。其中,中间的门洞最大,两边各有小门洞。殿内供金脸龙王老五,民间俗称“五爷”。龙王庙的大戏台位于今天的华宇商厦之处。戏台坐南朝北,建造讲究。
  在西关龙王庙庙会期间,精彩的大戏连台唱响。戏台前热闹非凡,戏迷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多,做各种小商品生意的人也多。纸筋做的彩色戏剧和神话故事人物脸谱、玻璃圪棒小喇叭、糖人等玩具吸引着兴高采烈的孩子们。城郊各村镇的农民来到西关,和城内各行各业的人们会聚在一起,共同感受喜悦。穷人踩青逛唱时,买一根菜瓜,里面掏空,装上莜面块垒,又顶菜,又顶饭。有钱人踩青逛唱时,则坐上带席棚的大马车,全家老小一齐出动,并搭建起临时的看戏棚,一边看戏,一边喝酒吃饭。
  老人们说,过去西关的龙王庙香火很旺,七月初五的龙王庙庙会是大同城及周边村镇相当繁盛的庙会之一。每到庙会时,以城郊各村镇为主,城内各行各业都要出资献唱,一唱就是六七天。
  让老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有龙王庙的求雨活动。他们说,过去,每到春播前,城郊各村镇的很多农民,带着供品来到西关的龙王庙,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每每遇到大旱,他们还组织规模浩大的求雨活动,五六十个中青年人,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身插龙旗,头顶柳枝圈,抬着五龙爷一路吹吹打打,在西关及城内各大商行、店铺前巡游。这时,各商行的店员要不停地往求雨的人和龙王爷身上浇水,各商行店铺的老板则手捧大洋送到求雨者手中。大旱之年,龙王庙还拿出部分钱财,对城郊村镇特困农民进行资助,并舍衣放饭。
  一切的热闹和沸腾,被侵略者的铁蹄踏碎。1937年9月13日,日军侵占大同城,约在第二年的春天,日本军人用刺刀顶着老百姓,限令西关的所有店铺、居民住宅在一个星期内全部自行拆除。
  日军为什么要拆除西关?笔者有些不解。老人们说:“西关拆除后,日军掌控煤炭资源,在城内设卖煤点,原先老百姓烧的全部是块煤,变为按户供混煤。煤炭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被日军把控。”而日军在拆除西关时,却不敢触怒神灵。西关的龙王庙、大戏台、白衣寺,还有一座精美壮观的木牌坊在老人们的心中印象十分深刻。日军把龙王庙迁建在城内现在的大十字街,白衣寺迁建在马王庙东,木牌坊由大同城南关的杨文和棋盘街的崔寿成两大富户捐资100大洋,迁建到南关极乐寺门前。
  从1937年起,不到一年的时间,西关面目全非,变成苦涩荒凉的黄土堆。而日军在疯狂破坏大同人民家园、掠夺大同煤炭和财富的同时,居然在西关外盖了一座火化厂,将他们战死的军人火化后摆放在里面。抗日战争结束后,这座建筑被愤怒的大同军民一举铲除掉了。
  繁华的西关被日军夷为平地,西关消失了,“西关”这个词从此也退出了大同的历史舞台,被大多数人忘记。所以,80岁以下的大同人对西关没有一点印象,有人认为大同没西关,也就不足为奇了。当年的“小伙子”现在的老人,有的仍然健在,他们是历史的最好证人。
 
  (祝进  史莉芬)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689-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