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内的小教场

 2018-11-27 12:16:43  来源:山西凤凰琴传媒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教场,亦称为演武场,原称之为校场。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六,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登基,为避熹宗皇帝的名讳,遂将“校场”改作“教场”。教场一般是普通士兵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古时,每一座城池都要有驻军,而军队必须有练兵习武的地方,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这就要设置教场,如城内有空地,则设置在城内,如果城內房屋多,没有空地,就会在城池外附近的地方建设。
  清代的大同城池有两座教场,其中小教场坐落在大同古城西南角,今天的教场街路南,旧五中校址处;另一处是坐落在古城北门往北五里的地方,今新华街铁路体育馆一带,被称之为大教场。
  
  今耸立在大同市城区新华街铁路体育馆门前右侧的《重修大教场碑记》
 
  明朝时,由于大同镇在整个明朝的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九边重镇之一。到清代,把雁门三关防区划入大同镇,大同镇总兵官驻扎大同府,总兵官直属镇标中、左、右、前四营,统辖杀虎口一协(包括灵丘、新平、得胜、助马、山阴五路)和北楼、东路(驻代州)、偏关、平鲁、朔平、宁武、老营、河保、水泉九营。通常大同镇直属四营的官兵合起来一起操练,是在城外的大教场,而小教场是大同镇四营官兵按规定
  轮流操练的地方。
  1951年张呈富绘制的《大同古城街详图》局部
  

 
  小教场呈长方状,南北宽,东西窄。北临教场街,南近南城墙,东至南仓,西近楼房巷。建筑专家张呈富的专著《大同古城与民居》中1951年测绘的《大同古城街详图》中对小教场(女子中学)的范围可以看的较为清楚。根据《大同市地名志》载:“教场街东起西羊市巷,西至姚家角东街。长247米。”可知时小教场东西宽度大约200余米,最宽不会超过247米。四面围以砖墙。在南墙中间开正门,正门面阔三间,前立木质旗杆两根。旗杆立于旗杆石台子的中心,旗杆台下端做台基。正门前置照壁。在北墙的西端处开有后门,通往教场街。 
  根据《大同府志》的记载,在小教场内靠北面为官厅院落。正房面阔三间,为正厅,是主持练兵的教官办公、休息之所。正厅两边建有东西箭厅,均面阔三间。与正厅相对的南面筑有高大的将台。参看清道光《大同县志》中《城池图》描绘的演武厅,可看到将台下的中部设门,东西两侧建有台阶。将台之上的中部建有演武厅,是高级将领练武、八旗演习的地方。《大同县志》中只记载了:“演武厅一座三厦”,说明面阔三间,进深却没有讲到。参考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重修大教场碑记》中对演武厅的记载,进深应也有五椽袱,并且为卷棚顶。通常在演武厅前立旗杆一根。每逢操练演习,主帅端坐于将台上的演武厅前,旗杆上都要挂旗,表示正在操练。操场上兵丁们剑戟辉煌,鸣镝传响,马声啾啾,金鼓喧扬。练操完毕,再将旗降下来。
  小教场随着大同辛亥起义,也经历着腥风血雨。1910年同盟会派刘冠山、王虎臣等人来同开展工作,与当地李德懋、刘干臣等人取得联系。李德懋在九楼巷开设拳房聚众习武,发展会员,刘干臣在吕祖庙组织集会,进行宣传。他们还在大同中学堂、驻同清军中发展会员。1911年10月29日太原武装起义后,大同同盟会员于11月30日下午,在西箭道傅殿举家中商定起义计划。晚上他们袖裹白布,预放信炮,即时起义。这支武装只有几十人,步枪6支,分两股,一股由李国华带领,在西城墙燃放信炮;已在镇台衙门旁和龙王庙埋伏的人员同时施放信炮。另一股由徐璞、宋世杰等鸣枪直扑总镇署。总镇署守备士兵开枪阻击,交火不久起义军已子弹用尽。宋世杰等人冲入士兵之中,说服清兵。在起义勇士的感召下,清军倒戈向内攻击,总兵王德胜越墙而逃;知县李德炳也弃职逃跑。当夜城内秩序大乱,第二天成立军政府,推李德懋为都督,宋世杰为军事统帅,常珍为总参谋长,收编散兵,出示安良。12月5日清军宣化总兵郭典邦率淮军、毅军赴大同增援、围城。太原革命军续桐溪、弓富魁也北上增援,革命军12月5日入城,分兵驻守。  
  革命军坚守大同40多天,直到山西谘议局副局长杜上化来同调处,双方达成协议,革命军南撤雁门关,大同防务仍由清军接管。郭典邦率淮军、毅军入城后,抢掠放火,民愤极大,革命军领袖宋世杰闻讯后,连夜从口泉赶来,带领少数武装袭击淮军,老百姓纷纷响应,上房以砖瓦击淮军,淮军被迫离城,分驻在阳高等地。后来,阎锡山派孔庚为大同镇守使,张汉杰为团长,在大同排斥异已,对大同的同盟会员进行残酷的迫害和杀戮,孔献林、孙占标发了几句牢骚被阎锡山以反叛罪名而杀害,李国华下落不明,刘干臣、高旭出家为僧,傅殿臣解甲归田,从此不问政事,最后只剩下勇敢善战的骑兵营长宋世杰,先被张汉杰摘去兵权,降为稽查,后又被诬告“勒索民马,私贩毒品”等莫须有罪名,残杀在小教场。
  1920年晋北镇守使张汉杰倡导,并筹集经费,占用帅府街民房,创办兰池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由私立兰池小学校长高葆禄兼任。1921年暑假由省接办,更名为云中女子师范学校,经费由省库拨给。1922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第五女师),省教育厅任命刘砚庄为校长。1923年奉准在城内西南隅小教场(今大同五中)新建校舍。1934年更名为山西省大同女子初级中学校。
  1937年9月13日大同被日军占领,大同女子中学校也被日军征用,做了日军伤兵疗养处。大同女子中学校停办,直到1940年,伪晋北政厅另辟新址,在西街二府巷恢复开办大同女子中学校。
  抗战胜利后,山西省教育厅接收了大同女子初级中学校,更名为大同女子师范学校,学校又迁回了原小教场处。
  大同解放后,大同女子师范学校更名为大同女子公学。1952年又将女子公学改为女子中学校,1956年又改为第五中学校,男女生兼收。2013年底,大同市第五中学校搬迁到了同泉路新校区,原来的旧校区现在已经破败不堪。

 
  如今,曾是满腔热血的兵丁们奋勇操练的小教场,虽早已湮没在岁月里,但一旁的教场街,则给我们延续着曾经的这一段历史。
  成文于2017年12月4日
  参考资料:
  1.[清]吴辅宏,力高才点校:《大同府志》,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2007年。
  2.[清]黎中辅纂,许殿玺校注:《大同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3.张呈富:《大同古城与民居》,中国炎黄文化出版,2009年。
  4.项致中:《大同市教育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5.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同市志》,中华书局,2000年。
  6.[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重修大教场碑记》。

作者:  郝永欣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617-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