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内的小教场

 2018-11-27 12:16:43  来源:山西凤凰琴传媒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教场,亦称为演武场,原称之为校场。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六,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登基,为避熹宗皇帝的名讳,遂将“校场”改作“教场”。教场一般是普通士兵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古时,每一座城池都要有驻军,而军队必须有练兵习武的地方,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这就要设置教场,如城内有空地,则设置在城内,如果城內房屋多,没有空地,就会在城池外附近的地方建设。
  清代的大同城池有两座教场,其中小教场坐落在大同古城西南角,今天的教场街路南,旧五中校址处;另一处是坐落在古城北门往北五里的地方,今新华街铁路体育馆一带,被称之为大教场。
  
  今耸立在大同市城区新华街铁路体育馆门前右侧的《重修大教场碑记》
 
  明朝时,由于大同镇在整个明朝的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九边重镇之一。到清代,把雁门三关防区划入大同镇,大同镇总兵官驻扎大同府,总兵官直属镇标中、左、右、前四营,统辖杀虎口一协(包括灵丘、新平、得胜、助马、山阴五路)和北楼、东路(驻代州)、偏关、平鲁、朔平、宁武、老营、河保、水泉九营。通常大同镇直属四营的官兵合起来一起操练,是在城外的大教场,而小教场是大同镇四营官兵按规定
  轮流操练的地方。
  1951年张呈富绘制的《大同古城街详图》局部
  

 
  小教场呈长方状,南北宽,东西窄。北临教场街,南近南城墙,东至南仓,西近楼房巷。建筑专家张呈富的专著《大同古城与民居》中1951年测绘的《大同古城街详图》中对小教场(女子中学)的范围可以看的较为清楚。根据《大同市地名志》载:“教场街东起西羊市巷,西至姚家角东街。长247米。”可知时小教场东西宽度大约200余米,最宽不会超过247米。四面围以砖墙。在南墙中间开正门,正门面阔三间,前立木质旗杆两根。旗杆立于旗杆石台子的中心,旗杆台下端做台基。正门前置照壁。在北墙的西端处开有后门,通往教场街。 
  根据《大同府志》的记载,在小教场内靠北面为官厅院落。正房面阔三间,为正厅,是主持练兵的教官办公、休息之所。正厅两边建有东西箭厅,均面阔三间。与正厅相对的南面筑有高大的将台。参看清道光《大同县志》中《城池图》描绘的演武厅,可看到将台下的中部设门,东西两侧建有台阶。将台之上的中部建有演武厅,是高级将领练武、八旗演习的地方。《大同县志》中只记载了:“演武厅一座三厦”,说明面阔三间,进深却没有讲到。参考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重修大教场碑记》中对演武厅的记载,进深应也有五椽袱,并且为卷棚顶。通常在演武厅前立旗杆一根。每逢操练演习,主帅端坐于将台上的演武厅前,旗杆上都要挂旗,表示正在操练。操场上兵丁们剑戟辉煌,鸣镝传响,马声啾啾,金鼓喧扬。练操完毕,再将旗降下来。
  小教场随着大同辛亥起义,也经历着腥风血雨。1910年同盟会派刘冠山、王虎臣等人来同开展工作,与当地李德懋、刘干臣等人取得联系。李德懋在九楼巷开设拳房聚众习武,发展会员,刘干臣在吕祖庙组织集会,进行宣传。他们还在大同中学堂、驻同清军中发展会员。1911年10月29日太原武装起义后,大同同盟会员于11月30日下午,在西箭道傅殿举家中商定起义计划。晚上他们袖裹白布,预放信炮,即时起义。这支武装只有几十人,步枪6支,分两股,一股由李国华带领,在西城墙燃放信炮;已在镇台衙门旁和龙王庙埋伏的人员同时施放信炮。另一股由徐璞、宋世杰等鸣枪直扑总镇署。总镇署守备士兵开枪阻击,交火不久起义军已子弹用尽。宋世杰等人冲入士兵之中,说服清兵。在起义勇士的感召下,清军倒戈向内攻击,总兵王德胜越墙而逃;知县李德炳也弃职逃跑。当夜城内秩序大乱,第二天成立军政府,推李德懋为都督,宋世杰为军事统帅,常珍为总参谋长,收编散兵,出示安良。12月5日清军宣化总兵郭典邦率淮军、毅军赴大同增援、围城。太原革命军续桐溪、弓富魁也北上增援,革命军12月5日入城,分兵驻守。  
  革命军坚守大同40多天,直到山西谘议局副局长杜上化来同调处,双方达成协议,革命军南撤雁门关,大同防务仍由清军接管。郭典邦率淮军、毅军入城后,抢掠放火,民愤极大,革命军领袖宋世杰闻讯后,连夜从口泉赶来,带领少数武装袭击淮军,老百姓纷纷响应,上房以砖瓦击淮军,淮军被迫离城,分驻在阳高等地。后来,阎锡山派孔庚为大同镇守使,张汉杰为团长,在大同排斥异已,对大同的同盟会员进行残酷的迫害和杀戮,孔献林、孙占标发了几句牢骚被阎锡山以反叛罪名而杀害,李国华下落不明,刘干臣、高旭出家为僧,傅殿臣解甲归田,从此不问政事,最后只剩下勇敢善战的骑兵营长宋世杰,先被张汉杰摘去兵权,降为稽查,后又被诬告“勒索民马,私贩毒品”等莫须有罪名,残杀在小教场。
  1920年晋北镇守使张汉杰倡导,并筹集经费,占用帅府街民房,创办兰池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由私立兰池小学校长高葆禄兼任。1921年暑假由省接办,更名为云中女子师范学校,经费由省库拨给。1922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师范学校(简称第五女师),省教育厅任命刘砚庄为校长。1923年奉准在城内西南隅小教场(今大同五中)新建校舍。1934年更名为山西省大同女子初级中学校。
  1937年9月13日大同被日军占领,大同女子中学校也被日军征用,做了日军伤兵疗养处。大同女子中学校停办,直到1940年,伪晋北政厅另辟新址,在西街二府巷恢复开办大同女子中学校。
  抗战胜利后,山西省教育厅接收了大同女子初级中学校,更名为大同女子师范学校,学校又迁回了原小教场处。
  大同解放后,大同女子师范学校更名为大同女子公学。1952年又将女子公学改为女子中学校,1956年又改为第五中学校,男女生兼收。2013年底,大同市第五中学校搬迁到了同泉路新校区,原来的旧校区现在已经破败不堪。

 
  如今,曾是满腔热血的兵丁们奋勇操练的小教场,虽早已湮没在岁月里,但一旁的教场街,则给我们延续着曾经的这一段历史。
  成文于2017年12月4日
  参考资料:
  1.[清]吴辅宏,力高才点校:《大同府志》,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2007年。
  2.[清]黎中辅纂,许殿玺校注:《大同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3.张呈富:《大同古城与民居》,中国炎黄文化出版,2009年。
  4.项致中:《大同市教育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5.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同市志》,中华书局,2000年。
  6.[清]光绪十七年(1891)三月《重修大教场碑记》。

作者:  郝永欣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617-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