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图书馆编印的《大同古长城》画册出版

 2018-11-23 09:48:17  来源:大同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近日,大同市图书馆编印的《大同古长城》画册出版面世。这是今年5月大同市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成立后,出版第一部与大同和长城有关的书,也是今年7月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的“雄关存旧迹  形胜壮山河——沧桑长城  大美大同摄影展”的配套成果。
  2018年7月22日上午十点,在省城太原,山西省图书馆(长风商务区广经路5号)一楼大厅,由山西省图书馆、大同市图书馆主办,大同长城学会、大同市旅游摄影协会协办的“雄关存旧迹  形胜壮山河——沧桑长城 大美大同摄影展”正式开展。展览为期两周,由长期拍摄大同长城的十位摄影师每人十幅大同长城照片,共一百幅组成。尺幅为75×75cm。十位摄影师为:李文魁、王儒贤、刘玉军、田相臣、李鸣放、李习、姚建军、安晋华、王建生、陈荣烨。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大同天镇、阳高、新荣区、左云、灵丘等县区具有代表性的长城风光和长城脚下百姓的生活。部分图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胶片照片。图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开展仪式由袁建琴主持。出席开展仪式的有:山西省图书馆馆长王建军,山西长城保护研究会会长李太祥、名誉会长张秉发,大同市图书馆馆长陈来义,大同广电摄影摄像学会会长、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原大同电视台副台长李鸣放,大同长城学会会长陈福仁,大同市图书馆副馆长赵新萍,大同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张燕,大同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袁建琴,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李海林,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大同市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主任陈建文,大同市旅游摄影协会秘书长、大同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安晋华,大同著名摄影家、参展作品代表王儒贤、李习、姚建军等。省内媒体现场予以报道。8月中旬,展览又在太原市图书馆展出。这些作品还将在大同市图书馆展出,并由大同市图书馆永久收藏并长期在图书馆悬挂,供读者和市民欣赏。








 
  作为这次摄影展的成果,大同市图书馆将其汇集出版,是颇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同时还是大同市图书馆为大同长城保护与宣传做的一件实事。
  本书主编陈来义,由十位摄影师中的李鸣放、安晋华老师策划,并担任副主编。







  《大同古长城》前言
  陈来义
  大同长城,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8世纪,历经9个时期、10个政权兴建。其分布广、历史久、设施全,特色极其鲜明。与八达岭的雄关漫道、老龙头的惊涛拍岸不同,大同长城展现的多是黄土夯就的不尽长墙、古堡烽燧。星罗棋布、风姿各异,古风古韵、原汁原味,有一种原生态的美感,更有一种沧桑悠远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凛冽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多了。”
  大同长城功能中的防御与进攻,都是为了最终的融合与和平,其军事功能一直是这些责任的保证。大同“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自古以来就是北部中国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其居边隅之要害,为京师之门户,三晋之屏藩,中原之保障。在漫长的风雨岁月里,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使它成为长城内外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岁月变迁,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烽烟散去,兵火消弭,长城内外,祥和宁静。
  独自或结伴行走大同长城,满眼望去,黄土高墙蜿蜒,堡寨墩台星列,苍凉沧桑扑面而来,雄浑悲壮之美油然而生。
  此次大同长城摄影展的百幅作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时间跨度近四十年,并自胶片时代跨入了数码时代。由长期从事大同长城拍摄工作与活动的十位摄影家李文魁、刘玉军、田相臣、姚建军、李鸣放、安晋华、王儒贤、王建生、陈荣烨、李习联袂奉献。
  触摸大同长城,置身古堡烽台,感怀远去烽烟,感受历史沧桑之美,体验大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带给你美的享受,定会不虚此行。
  来大同!看长城!
  拥抱大同!拥抱长城!
  名城大同欢迎你!大同长城欢迎你!



  《大同古长城》后记
  陈建文
  《大同古长城》画册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杀青付梓了。我们既激动又欣慰。
  这本凝结了大同长城摄影人和大同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辛勤汗水的画册,是在省城太原举办的“雄关存旧迹 形胜壮山河——沧桑长城,大美大同摄影展”的结晶,也是我们献给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九大古都大同和大同人民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长城是中国民族最伟大精神的象征,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和文化遗产。大同作为长城项链上最耀眼最璀璨的精美项坠,堪称中国长城博物馆。长期以来,大同摄影人把长城作为不竭的创作源泉和永恒的创作主题,从不同时空和不同角度揭示大同长城古朴、雄浑、粗犷、沧桑之美。这次展出、选入画册的十位摄影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坚持拍长城,颂长城,走遍了大同的山山水水,把大同境内市区六县的长城拍了个遍。这些精彩的长城画面,定格在他们的镜头中,也反映在影展上,呈现于画册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感谢为画册付出了艰辛劳动的十位长城摄影师,感谢为编辑出版画册进行策划的李鸣放、安晋华二位老师,感谢设计、制作画册的海德印务有限公司,感谢为画册出版做出了贡献的一切人士!
  希望这本《大同古长城》画册能够为弘扬长城精神,为宣传、保护大同长城,为宣传古城大同,为推动大同长城旅游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594-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