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文化 方金良《古墙 古城 古道》入藏大同市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

方金良《古墙 古城 古道》入藏大同市图书馆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

 2018-10-08 08:41:47  来源:大同长城文献资料研究中心  编辑:小青  关注热度:


古墙  古城  古道
 
  2018年8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内蒙古清水河县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长城研讨会暨清水河县第三届明长城研讨会”,与国内许多长城研究专家、学者一起进行交流。期间,结识了包头市文化局调研员、包头长城学者方金良老师。承方老师情,赠送我们2017年12月出版的新作《古墙  古城  古道》,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院忠的寄语。我馆和中心欣然入藏,并致谢意。










 
  方金良:内蒙古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包头旅游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先后编著、出版了《导游包头》《旅游包头》《老方带你游包头》《行走包头》《九峰山》等多部著作。曾任包头市粮食局副局长(书上简介当时为不同粮食局副局长),现任包头市文化局调研员。


 
  本书是一本了解包头及周边古墙、古城、古道的必读书目。穿越千年时空,经历风雨剥蚀,古墙、古城、古道依然留存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些历史遗迹记录了多民族、多宗教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演绎了无数群雄逐鹿的故事,成就了许多慷慨悲歌。
 
  作者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血解读历史,对汉长城及北魏长城有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将包头及周边的历史放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格局中进行思考,对包头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古墙是构建长城内外秩序的主体,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碰撞与融合。古墙的设计、修建、护守、攻略,伴随着人类历史波澜壮阔的全过程。 
 
  古城是长城内外军事或非军事聚落。古城包括都城,也包括驻守军队的兵城、行政中心的县城,还包括作为最小军事单位的障城。历代劳动人民在这里辛劳耕作,背负着千年风霜。人是古城的灵魂,是创造并守护着灿烂中华文明的主体。 
 
  古道是古城到古墙的连接,留下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沟通与交锋的历史痕迹。有多少历史故事,留在了苍茫的古道上,隐没于历史岁月的风沙中。


















 
  《古墙 古城 古道》读书笔记
  文/童心
  拿起这本书,才感到我对书中介绍的知识几乎是空白。为了尽快了解书的概况,我决定先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和作者的后记《享受历史文化遗存的美妙愉快感》以及《目录》,试图初步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比较全面的轮廓。
  一路读下来,我大致知道本书用“古墙”、“古城”、“古道”为依据,讲述包头及周边的历史。古墙或者古道就像一根根线,古城就是那线上穿起来的一颗颗珍珠。或者说,古墙和古道就像纬线和经线,编织成一幅历史的图画,在这幅画中,古城位于每一个重要的交汇点上,或是兵家必争之地,或是通衢广陌之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点一滴重要的印记。
  和书名一样,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古墙篇 历史的院墙》《古城篇 历史的辉煌》《古道篇 历史的深处》。认真思考过后,我打算仔细读读“古墙”和“古道”,这些线条清晰可见,与我掌握的那一丁点儿历史知识可以联系起来,算是比较适合我的切入点。至于“古城”就是那一颗颗珍珠,需要有很专业的知识,需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放在以后慢慢学习。
  先说古墙。很喜欢书中这一段文字:“如果说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国历史波澜壮阔的后院,那么中国长城就是前后院先民交往与阻隔,冲撞与融合的中国历史的院墙,是中原文明的疆域和体量。
  我常常站在固阳秦长城顾盼南北,原来中国的历史就是两千多年来一部前后院先民不断争斗和拥抱的历史。两千多年来后院的人总要来前院瞧瞧,而很少去窥探后院的后院的异域风景。但有一个人打马前去了,横穿欧亚,酣畅淋漓,气势磅礴,他就是成吉思汗。”
  通过这一篇,我知道了从战国至金,有赵长城、秦长城各1条,汉、北魏、金长城各2条;知道了最早的赵(武灵王)长城在包头市区北侧阴山脚下;秦长城在深入阴山数十公里的固阳;汉长城在达茂旗境内有两条,平行东西穿越,汉王朝的辖域进入了草原腹地,将至大漠。这颠覆了我过去那些零散的历史知识(或者称作故事)留给我的印象:曾经学过《苏武牧羊》,讲述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令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出嫁等和亲故事流传甚广,作为一种国防政策。特别要提到的是蔡文姬,她的《胡笳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这位不幸的女子自弹自唱,琴声随着她的心意在流淌。随着琴声、歌声,我们似见她正行走在一条由屈辱与痛苦铺成的长路上……
 
  而从本书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农耕文明的疆域不断扩大。正如文中所说:“从战国至汉,中原王朝的疆域在向北延伸,这是中原王朝强盛的象征。”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不仅有胡服骑射,更用赵长城把疆土拓展到阴山脚下。书中“胡服骑射广场”气势雄浑,吸引了我的目光。修建九原军事据点,开创了移民屯兵的先河。过去我总以为九原因秦王朝的九原郡得名,至此才知是赵武灵王设置九原县,开始了包头历史上最早的政权建设。
 
  读完秦长城,心里沉甸甸的,功过凭人说。现在我们常说的“万里长城”是指秦长城,在秦始皇一统中原后,秦长城奠定了边疆的稳定。固阳县秦长城保存最完整,体系最完备,是名副其实的“秦长城博物馆”。然而浩繁的工程来给百姓的苦难有多少?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自不必说,文中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今天读来仍感悲惨,禁不住掩卷叹息。
 
  在浩瀚的达茂草原上绵延的两条并行的汉长城,是汉帝国讲中原文明输入到草原深处以至大漠的象征。读完汉长城,一边为汉武帝为首的政治家们空前绝后的战略眼光说折服;一边为那些被汉长城困在大漠戈壁中的匈奴人感到悲哀,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会舍弃身家性命一次次征战?
  俱往矣!如今民族团结,社会安定,长城已经失去了它曾经的价值,在时间长河中,在大漠朔风里慢慢老去……或许有一天只能在历史文献中寻觅它的踪迹。
  限于能力,目前只能学习这么多。这本厚重的书还需今后细细研读。在此向方金良老师致敬!
发表于《最美微刊》2018.5.15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295-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