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朝时绿营兵驻地三道营房,说“大同婆娘”

 2018-09-29 14:51:50  来源:大同火山石 太原道   编辑:小青  关注热度:

  早就知道三道营房,大同婆娘,总神秘兮兮。“三道营房新营街,谁家的孩子没三四个爹”,老有人说起。始于2008年的大同古城经过大刀阔斧的重建,到如今古城旧街民房已所剩无几,再不去看看,可能就永远找不到了。


 
  金秋九月,凉风送爽,穿过大北街魁星楼来到三道营房东入口,蓬蒿疯长,残垣断壁,一片荒凉,不时看到巨大任性的红字"拆",如挖掘车在嚎叫。在一较宽阔处,一排黑黝黝的火山石上居然还有五六位老人在坐街,还卧着两条老黄狗,故土难移,就和老人们攀谈起来。
 
  大北街(武定街)西侧偏北,清朝时为绿营兵驻地,有驻军营房东西方向街道三道,从北向南依次次为头道营房、二道营房和三道营房。三道营房最长且宽,东起大北街西侧,西接西大场面,全长三百多米。一般说起三道营房既指街道,也指街道两侧。
 
  绿营兵是汉人军队,着绿旗,到清后期也腐化失去了战斗力,清末开始起用湘勇淮勇,曾国藩成了大器。
  大同明朝为九边重镇,明清以来一直有重兵防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同还有三个军驻守。
  自然聊到青楼,就扯到民国。
 
  大同盛产黄芪、黄花、皮货、毡货、煤炭,民国十年(1921年),京绥铁路(今京包线)通车,给大同带来了繁荣,全国各地客商涌向大同,一些老板、老鸨见有利可图,就纷纷租地盘,开起了妓院。当时"正规"妓院有营业执照,分布在金泊仓巷三处,东门大巷二处,火车站西马路二处,西北隅大场面二处,新营街和三道营房有数处。这些妓院都门面讲究,装饰华丽,助推本地一些明的、暗的、半明半暗的提升了品位。


 
  当时在武定街开设自由贸易街区,于是逐渐演化成了大同一条时尚与色情结合的繁华街道。引来不少外地商贾官人登门,所以一些良家住户,在门前写上这样一付对联:良民住户家,行人须止步。
 
  日伪时期,日本人在这里也开妓院,有两家是专为日军服务。当时一些人见开妓院能发财,眼红,本城的杨文兴(外号四瓦片)、杨生春(外号二瓦片)、贺恭婆子、大鲜子、大云子,应县的史红梅、孟玉环,浑源的帅翠仙,左云的邢大女,崞县的张海孩等人纷纷登场,一涌而上。这时大同民众怨声载道,地方绅商一致惊呼:“如此下去,不堪设想。”他们联名向县长交涉,要求取缔妓院,但因县长已明收“花捐”(当时卖娼要交税,俗称花捐)、暗收贿赂,现大洋装满腰包,哼哼哈哈数月没答复。后来,还是由大同商会筹款购置三道营房一带的民房,把那些妓女从各处撵到三道营房。这样处置,反而使妓女青楼更集中红火,涌现出“东顺堂”、“永乐堂”、“如意下处”、“南天门下处”、“炸弹院”、“水坑沿”等响亮招牌,声名远扬。
 
  民国后,据“关于封闭妓院的决定”精神,将老鸨等头目一并收审,烧毁所有妓女证和"卖身契",改造从良,并做了适当安置。从此,大同娼妓绝迹,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虽又有露头,但隐蔽零散。
  所以三道营房是大同色情业最后的昌盛。
 
  说起婆娘,一般指老婆,但大同人不怎么用,大同人称老婆为老板或二老板。对妓女,大同人叫黄米或窑女,嫖娼则称量黄米或逛窑子。
  显然大同人对大同婆娘的称呼并不熟悉,哪么大同婆娘到底指什么呢?查阅大量资料才理出一些头绪。
 
  其实大同自古以来就是出美女的地方,明人就把"大同婆娘"称为三绝之一。有人说大同出过二十五个皇后、九个皇妃,有“皇后之乡”的称谓。究其原因,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时,很多大臣宫女都不愿意随往。勉强到洛阳后,多次奏请“夏回冬去”,孝文帝无奈只好恩准,将宫女们配给大同边防将士,英雄配美人,后代自然漂亮。
 
  之后大同确实出个许多大美女,如声名显赫的花木兰、肖太后、也有唱遍大江南北的玉堂春、还有明正德皇帝游龙戏凤的李凤姐。
  京剧《游龙戏凤》

  根据游龙戏凤故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凤临阁》

 根据游龙戏凤故事拍摄的电影《天下无双》
 
  五代十国宋朝年间,大同长期多民族杂居交融,也有杂交优势。
  明太祖第十三子在大同封代王,又纳中山王徐达之女为妃。代王好排场,所蓄乐户较他藩多数倍,鼓舞管弦,昼夜不绝。到如今仍巍然矗立的代王府照壁一一九龙壁就是见证。当时商旅辐辏,以浮靡相炫耀。

  大同代王府复建效果图

 复建中的大同代王府
 
  早期所谓“大同婆娘”应指乐户、花籍之女,犹如宋代的路歧、散乐者,并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换言之,“大同婆娘”是指在官府或教坊中以色艺娱人的娼妓与优伶,实际上大同婆娘主要是外人叫响的。
 
  “大同婆娘”的色艺,在北方是足以骄人的。《女仙外史》中的大同名妓柳烟,才貌双全,又善于风月,擅长床弟之私,号称"满床飞",应该是“大同婆娘”在文学中的典型反映。
 
  旧时民间盛传,“大同婆娘”不寻常,究竟如何,说法颇多。
  多传言大同婆娘生理结构,曲经道幽,重门叠户。何谓"重门叠户",走走大同古城四正门瓮城就会有启发,尤其是南城门双瓮城结构。


 
  有人对这重门叠户做了生动的对话描述,说重门叠户具有有三重门户,每一重门为之制一联一匾,这联与匾都采用名诗成语。
  第一重门的联曰"鸟宿林边树,僧敲月下门",匾曰"别有洞天“。答曰:佳!
  第二重门联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匾曰"渐入佳境"。答曰:好!
  第三重门联曰"云无心兮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匾曰"极乐深处"。说罢,相与大笑。
  这传言密传很远,不少达官富贾千里来寻,一掷千金,以致于竟把正德皇帝佬儿也引来游龙戏凤。
  然而坊间认为纯属文人调侃。
 
  其实大同婆娘之重门叠户是有来由的。
  明清时期的大同府县的鸨母们从贫苦农民那里买来清秀靓丽的女孩,除了教授她们琴棋书画、声乐弹唱,训练她们的举止投足,一颦一笑, 让她们学会吊膀放电勾人,以情媚人。还让她们从八九岁开始,天天训练一种叫"坐瓮"的密传特殊功夫。
 
  鸨母依据每个幼女的年龄和体形,挑选一口小水瓮,让她们坐在水瓮沿上,双腿夹紧。水瓮的瓮沿不宽,一个人要坐在上面,不但要维持平衡,双腿尤其要夹紧,那么整个大腿和臀部肉都会挤压在一起,时间一长,这腿臀部肌肉肥厚紧绷,好像有层层的门户。双腿夹紧并且侧身坐,坐半个时辰,换体位再转体侧身坐,随幼女长高,水瓮也越换越大,直到幼女长到十三、四岁,这种坐瓮功夫才算初步练成。这样经过长期训练使她们的骨盆可以随心所欲的左右摇摆(站姿也媚人)、呑吸自如,在床弟时随形就势,嫖客舒服满足,回味无穷。因此“大同婆娘”深获中老年男人的青睐,口耳相传,声名远扬。
 
  据一位老先生讲,曾见过民国时期三道营房一家青楼,后院很大,摆放各种大小高低酒缸水瓮。
  顺着三道营房往内走,到处是破砖烂瓦,已找不到什么遗迹,只是看到不少散落的破水瓮、酒坛子,在一破房子里居然还传出哗哗的搓麻将和哈哈的大笑声。走到将尽西头,才看到一砖砌老门楼,显然是清代样式,还不失精美的雕花门额彰显着曾经的辉煌。
 
  三道营房两头各新起一座仿古房屋,大门紧锁,窗户玻璃有一大炸洞,兀现也有人会愤怒。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257-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