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文化 许玮:《静听耍孩儿一声吼》——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戏”

许玮:《静听耍孩儿一声吼》——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戏”

 2018-09-19 11:05:49  来源:许玮 云中小川   编辑:小青  关注热度:


 
  耍孩儿的那一声声“吼”让我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戏”,有一出自己编排、自己主演的“大戏”。
  第一次近距离看耍孩儿戏,是儿时一个秋天的午后。
  那时,我的故乡甘河村还有老戏台。说是老戏台,其实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起来的。戏台坐东朝西,面阔五间。那个秋天,村里请来剧团唱戏,是不是欢庆丰收,我记不住了,但那正是庄稼收割时节。午后的阳光温煦绵柔,戏台上的韵律,牵住了一村人的兴致。
 
  那次演的是耍孩儿戏,剧目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猪八戒背媳妇》,剧情老少皆知。猪八戒憨厚愚痴,小娘子俊美精明。二人且唱且舞,四目传情;戏装呢,红中有素,素中带彩,水袖起落,舞台生风。围在台下的村人踮着脚尖,兴致高昂地看台上的表演,似乎忘记了秋收的劳碌,更忘记了生活的忧愁。虽然人们经常在收音机里听耍孩儿戏,但真正与耍孩儿面对面时,热烈的鼓乐声、“咳咳吼”的唱腔声,才真切地感到了属于乡村的欢乐。


 
  “上梳油头黑锭锭,下穿罗裙板正正。弯弯眉儿细盈盈,猫儿眼睛水灵灵。满口银牙白生生,不搽官粉香喷喷。不涂胭脂红澄澄,头戴鲜花粉腾腾。哎咳呀,哎咳呀,天下美女第一名!”
 
   这是剧中猪八戒夸小娘子的几句唱词。扮演猪八戒的演员,使出浑身解数,用耍孩儿戏独特的“咳咳吼”,道出一串排比式的赞美,在小娘子面前大献殷勤,极尽表现,谁听了不心花怒放!因为有“俗”的烟火气在里头,有真情实实在在的呈现,舞台表演中的“雅”得到了烘托。人世间最真情的告白,人世间最不遮掩的爱慕,由这几句耍孩儿戏文展现得淋漓尽致。戏台不远处堆着一垛一垛刚刚收割的玉米秆,风吹过,玉米叶子唰啦啦响,秋天的意味在这唰啦啦的声响中一点点浓了起来。那个午后的甘河村,被一场耍孩儿戏热烈的“咳咳吼”,带入了丰收的喜悦。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耍孩儿,懂与不懂,图个热闹,况且,沉浸在这样的热闹中,懂或不懂,已经不重要了。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这出戏叫《扇坟》,在众多的耍孩儿戏剧目中,它是久演不衰的一出。
 
  世上的艺术,有许多从始至终需要用心来“听”,比如古琴,但有的却只需用耳朵,比如耍孩儿。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主要流行于晋北大同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演唱时,演员发音方法独特,兼具了前嗓音和后嗓音。人们戏称演员是在“吼”,这就是耍孩儿的独特,非要吼出个热烈、吼出一番别样不可,而耍孩儿最让我感觉地道的,也正是那一声声的“吼”。欢快热烈的鼓乐伴奏,加之现场不时掀起的接近火爆的表演场面,都让这种地方戏有了很强的民间性和大众性。


 
  戏曲是乡土中国最主要的民间娱乐,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出戏”,还有哪种艺术形式比戏更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呢!山西的戏曲种类繁多,但山西这块土地不可能产生像黄梅戏那样的戏曲调子,至于福建的南音,软语浓浓,也只有闽江水才能滋润得出。山西东西都是雄伟的大山,黄河塑型,汾水穿流,从南到北孕育而生了“四大梆子戏(蒲剧梆子、上党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这就是山西的梨园。
 
  戏曲的特质是与地理的特质相吻合的。蒲剧梆子柔而舒缓,北路梆子高亢嘹亮,这一南一北两大戏曲形式,与晋南晋北的地形地貌、山川风物息息相关,也成就了不同地域山西人的性格特征。耍孩儿脱胎于晋北高原,成熟于塞外乡间,得益于民歌音律滋养,那带劲儿的“咳咳”吼,不正是晋北人粗犷憨厚的性格写照吗!


 
  与大剧种相比,耍孩儿或许不会频频亮相于大舞台,而是在民间扎根,在民间生长,但正是这样的民间性,让耍孩儿沉到乡间,在乡村花开艳丽。你看,天做幕布,地为舞台,锣鼓一响,台上台下“嗨”成一片。一开口,一声吼,岁月悠长,日子的情致和风韵都在淳朴的唱腔里“吼”个究竟。用老乡的话讲,“听耍孩儿一声吼,真是忘忧,忘忧!”


 
  如今,听耍孩儿已不是什么稀罕的娱乐,而且我对耍孩儿也有了些许了解,还结识了耍孩儿艺术家,结识了专门拍摄耍孩儿戏的摄影家,但回想起来,似乎儿时在故乡听的那一场耍孩儿,才是我与这晋北小戏真正的“相逢”,那就是艺术的启蒙吧。
  好在,耍孩儿年年唱不休,它不但让我领略了塞北的戏风戏韵,也让我看到了不同地域的水土滋养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艺术又深深地影响了人的性格养成。而且,耍孩儿的那一声声“吼”让我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戏”,有一出自己编排、自己主演的“大戏”。 
 
  文字/许玮  
  摄影 编辑 /云中小川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7105-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