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六月六,大同城里那名噪一时的“赛脚会”

 2018-08-14 14:50:43  来源:大同文旅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1915年7月17日  晴
  是日,适当阴历六月六良辰也。妇女填街塞巷,或临城垣,或坐门首,美服盛饰,以绝纤之足,夸示于人。余尝问大同一带,有所谓晾脚会者,今不期而遇矣。
  这是1921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新游记汇刊》中,王耀成《大同游记》中的一段话。所描述的是旧时大同女人“赛脚”的盛况。其又记:“其民鄙朴少文,而妇女缠足之风甚盛,其纤小之度,燕赵无其比也。操作之需久立者,乃以膝代足;农家或佣妇女工作,载之以车,分苗则或坐或跪,锄毕,陇亩间坚实如杵筑矣。”
  古代女人缠足,在追求自身形体美的同时,确系男性中心主义的极致表现。女子改变形体以求“美”,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存在的现象。古代女子修饰身体的特定部位以顺应社会的审美观念,比比皆是,即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苏东坡尝作《菩萨蛮》,歌咏和欣赏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苏东坡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字标准:瘦、小、尖、 弯、香、软、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
  明清时,大同女子“三寸金莲”之美,是全国闻名的。大同女子缠足之风尤甚,甚至在清末民初全国各地基本都以缠足为陋习而不再缠足时,这风气在大同还是比较盛行。更有甚者,几百年来年复一年的六月初六“赛(晾)脚会”仍然继续着。女子都坐在家门口,伸出小脚来供过往行人观赏品评。脚最小、绣鞋最精致的女性得到的好评最多,也最能博得男性的欢心。当地有些歌谣就描写了男子挑选对象以脚小作为重要条件:“看我腿,是好腿,红绸裤子绿穗穗。看我脚,是好脚,梅花高底菜碟搁。”
 

 
  言大同出美女,势必与大同女人的小脚有直接关系。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四有云 :“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精好,皆边寨之所无者。市款既久,未经兵火,故也。谚称‘蓟镇城墙’、‘宣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云。”民国年间,在冯玉祥的军歌中,为了激励部队进攻山西的士气,甚至有“北地胭脂大同女,银子窝窝府十县”的歌词,可见大同美女的名气有多大。
  1948年,京剧《梅龙镇》(又名《游龙戏凤》)被搬上荧幕,明武宗朱厚照与大同女子李凤姐的这段风流故事,被马连良、张君秋先生两位名家演绎的动情动容,大同女子俏丽也深入人心。见诸于游记、小说里的大同女子,也尽是如此。古代艳情小说《梧桐影》、金庸的《鹿鼎记》、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中国心灵》等等,对大同女子长得漂亮,善于打扮都有描述。
  山西省政府于1916年实施严禁缠足的条例。各县成立天足会,各级官员都为当然会员。1918年成立《全省学生不娶缠足妇女会》,规定会员未婚者不得娶缠足女子;已娶缠足者,一律放足;违约者罚以重金,家长为幼女缠足者罚金加重10倍。1919年发布白话文省长告示《妇女缠足的大害》:“本省长劝告已不止一次,设法查禁也经二年有余,你们妇女不论老的少的,都该赶紧放开才是。……”山西天足促进会还编印了《女儿缠足歌》《缠足女儿哭五更》,又将禁止幼女缠足作为村规,鸣锣示众,张贴布告。在“晾脚会”的发生地大同,“二十以下之女子率皆力趋新潮,城外乡僻中容或有此十八世纪之美人,至城中则已如凤毛麟角,不可多得矣。”此令既出,时效颇丰。


 
  在我的记忆力,祖母那双在我看来是畸形的小脚至今依然清晰。生在缠足风俗最盛行的大同僻乡的祖母,没有接受新风气熏染的好运气,从小忍受着钻心的巨痛,在她的母亲严厉的监视之下裹着足。“小脚一双,泪水一缸”,那个年代,有着一双大脚板的女子很难嫁的出去。据1932年下半至1933年上半期的人口统计,山西30岁以下的女性仍有近百万人缠足。不过,在严禁缠足的大势之下,赛(晾)脚会也渐渐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书中经常被探究的旧日风俗。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6572-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