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贾樟柯的作品看山西……

 2018-08-03 09:09:09  来源:原作者所有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首先,家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像莫言笔下的家乡是山东高密,陈忠实笔下的家乡是陕西关中平原的灞桥,而身为山西汾阳人的贾樟柯,自然也多次在自己的电影作品中拿山西来“讲故事”。
  其次,据我统计,在贾樟柯的作品中,讲述家乡山西,特别是汾阳的电影作品就占到了近一半。例如,他的早期成名作品《小武》,以及《站台》和《任逍遥》被誉为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以及近些年他拍到的《天注定》、《山河故人》,无不表现出他对家乡这片热土的热爱。
  贾樟柯的叙事拍摄沉静而低调,他的电影语言中几乎没有虚张声势,他的镜头角度始终是平视,而表现的故事则是不断向下。他在拍摄山西家乡的这些电影作品中,表现的从来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例如《小武》中的扒手小武,《站台》中汾阳县文工团的崔明亮,《任逍遥》中的无业少年斌斌,以及《天注定》里面备受欺辱,继而痛下杀手的村民大海,等等。
  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故事,而贾樟柯表现家乡山西的故事,也是我们国内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写。观看贾樟柯的电影,总让我想起木心笔下的那段话:“生活是琐碎的,是琐碎方显得是生、是活——小慷慨、小吝啬、小小盟誓,小小负约,太大了非人性所能挡得起,小街两旁的屋里偶有悬梁或吞金服毒者,但小街上没有悲观主义,人们兴奋忙碌营利繁殖,小街才是上帝心目中的人间。”
  贾樟柯就是这样一位擅长用大叙事,来表现小人物,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导演。
  
  
  记得贾樟柯曾经说过一句话“北京、上海那样的大都市是制造出来的盆景,要想了解真正的中国,就必须深入到像汾阳这样的小城”。这也就是贾樟柯为什么迟迟不肯把目光从汾阳移开的最重要的原因。
  

 
  他最初的三部电影分别是《小武》《站台》《任逍遥》。被影评人称之为”故乡三部曲“,对此,贾樟柯也比较认同这一说法,本人目前依然认为这是贾樟柯最好的三部作品,有诗意,有情怀,有反思,有真诚。你想问贾樟柯的电影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山西的现实,那我就从这三部最重要的电影简单梳理一下,或许有所启发。
  

 
  《小武》讲的是山西汾阳县城里的一个小偷—小武,接连失去友情、爱情、亲情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却充满了一种无法描绘的没落的氤氲。当时刚刚毕业的贾樟柯凭借短片《小山回家》获得香港胡同文化的投资,然后贾樟柯就回到家乡准备拍摄第一部电影《站台》,但是因为《站台》涉及到年代戏,资金便不太充裕。所以苦闷的他就在汾阳的大街上停停走走作为消遣。此时却突然看到远处的人群都围在大街的两旁热闹围观。他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警察抓捕的犯人游街示众。那个犯人是他小时候的发小。因为犯了偷窃罪被抓了起来。他回忆说,恍惚间,他看到那个朋友望到了人群中的贾樟柯,贾目光急忙躲闪,不敢直视,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惧。他才想到,和他一起长大的,身处汾阳县城的朋友们,人生从高中毕业后就基本定格了,生活再无其他可能和波澜。他顿时有些失落,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在高速的变化,和世界保持接轨。而汾阳这样一个内陆晋西的偏远县城却早早的被时代抛弃了。于是根据这位被捕同学的事情作为启发就有了后来的《小武》。《小武》的道理很简单,只是想在这个社会匆匆前行的过程中,用摄影机记录一下那些被撞到,被遗忘的失落者。他们不曾发声,他们沉默、他们承受苦难,他们倔强,但是人们的目光却永远都不会在他们身上停留。贾樟柯要为这些被遗忘了,如同尘土般的生命作史。这便有了电影《小武》,所以小武是山西汾阳街头的芸芸众生,只是他太不起眼了,还好有贾樟柯,让我们看到了。
  

 
  《站台》这个故事更为动人。《站台》本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却让贾樟柯作为了电影的片名。一般意义上提到站台,我们都会想到的是生离,站台承载着这样一个悲伤的情节。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站台”却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对落后故土的逃离。汾阳文工团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叛逆,他们渴望改变,渴望冲破这个破旧的县城秩序。他们喜欢看火车,听火车叫,火车声音是他们集结的号角。火车代表了远行,代表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乘坐火车离开这里。他们都试着出走过,但是最后还是被生活打的七零八落。结局残酷的,故事的主人公崔明亮最后还是回到汾阳,过起了自己曾经讨厌的生活。女主角伊瑞娟成为了体制内的公务员,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脱去那一身制服后,才会翩翩起舞,提示自己曾经是一个热爱舞蹈的怀春少女。我特别喜欢这个影片的结尾。崔明亮听着电影《喋血双雄》的背景音,走出门口,望向远方。下一个镜头便是崔明亮躺在沙发上午睡,他的妻子伊瑞娟在哄孩子。这是多么生活化的一个场景啊,却被贾樟柯信手拈来,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具诗意的结尾。我想看这个结尾的时候我是失落的。因为我也怕自己变成了那个崔明亮。曾经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心里有理想,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中午睡午觉,绝对不可能,那是一个油腻中年才会有的举动。可是突然有一天自己也开始睡午觉了,曾经不可一世,想要改变世界的想法再也没了,我们最终都变成了那个我们最讨厌的人。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屋子里的茶壶水开了,冒着徐徐白烟,茶壶的轰鸣声像极了火车的声音。一个曾经听见火车激动不已的崔明亮,一个看见火车会陷入寂寞的心事少年。但是这一次却再也没被唤醒。或者这就是小镇青年的悲剧把,曾经年少哎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巡遍千山万水,最后却还是那个归人。
  

 
  《任逍遥》是贾樟柯去山西大同拍一个叫《公共场所》时候,看到这个没落的煤炭城市,很多矿场子弟无所事事,行走于街上,荷尔蒙一分泌便会打架斗殴。贾樟柯看到他们好像看到了年少得自己。他自己曾经说过,在那样一个环境里,人很容易堕落,变成一个坏小子。但是他是幸运的。他的语文老师救了他,给了他看沈从文的《边城》,从此他爱上了文学,有了表达的动力,对自己的生命开始进行了反思。后来回京的大巴车上,他翻开报纸看到了,东北两个少年去抢劫银行,后来被抓捕后,警察问他们为什么要抢银行,两个少年唱起了任贤齐的《任逍遥》。“英雄不怕出身太淡薄,有志气高哪儿天也骄傲”,贾樟柯固执的认为一定是这两句歌词深深打动了这两个年轻人。这样一个少年,没有背景,没有身世,只能通过暴力来彰显自己的英雄情怀,证明自己的存在,冲破贫富边界。这又何尝不是曾经的贾樟柯呢,在电影学院里,当所有的世家子弟听到来自底层的贾樟柯要拍电影这个消息后,大家都把他当作一个笑话。所以贾樟柯愤懑地在北京电影学院宿舍的暖气片上写下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瞬间明白了,那些游荡在大同街头的年轻人的内心脉络。所以才有了《任逍遥》这样的一部有趣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只能看到迷茫和无力。我们曾经鄙视这样的街头少年,却在贾樟柯的电影里与他们达成了和解。
  说了这么多,不能说贾樟柯的电影都是山西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却多少跟山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2-16483-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