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社会 投了几百亿的香港城市排水工程为何能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

投了几百亿的香港城市排水工程为何能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

 2018-09-19 15:17:07  来源:原作者所有  编辑:大宝  关注热度:

  9月16日,台风“山竹”为香港带来极恶劣的天气,引发破纪录的风暴潮,“十号波”高悬10小时。“山竹”呼啸过境期间,风卷十五米巨浪,惊涛拍烂岸边椅櫈;海水倒灌加上急雨倾盆,瞬间造成处处泽国,也导致多区出现严重水浸。
  尽管出现了水浸,但在后续的报道中,香港就已经开始恢复原貌,因台风导致的雨水也基本消退。对比内地一些城市每年一到雨季就被淹,香港的排水工程确实值得学习。
  


  图说:热带风暴“山竹”远离香港,有学校的校工正在清理污泥(中新社)
  排水管道“大管”疏导 排水标准防200年一遇洪水
  香港城市发展迅速,高楼大厦密集、街道狭窄,大量土地被水泥覆盖,地势复杂加上临海,是一个极易发生水浸的城市。事实上,直到上世纪90年代,香港还曾发生多次严重水浸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近二十年间,香港不断完善的城市雨水排放基建和制度,投入的资金达数百亿。
  为全面解决雨水排放问题,特区政府在1996年展开了“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发布了较高的防洪标准:市区干渠系统排水标准为防200年一遇洪水,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为20年一遇。
  从曾经一遇暴雨就遭殃,到现在不断完善的城市雨水排放基建和制度,香港走过了二三十年时间,为此投入的资金达数百亿。然而即便是这样,香港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香港地处沿海,每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400毫米,是太平洋周边地区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如此大的雨量,近年来香港却很少发生大面积内涝,得益于特区政府几十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洪措施。
  成立于1989年的香港特区政府渠务署,专门负责香港的防洪和污水处理,通过数十年来对雨水排放的系统研究制定长远策略及方案,并投资数百亿港元用于一系列防洪基建工程,在提升香港防洪能力方面卓有成效。
  很多人都知道香港排布紧密的石屎森林,其实香港地下也有一个巨大管道景观。为减低水患影响,港府自1989年以来投入超过240亿港元提升防洪基础建设。
  二战以后,香港人口激增,市区快速发展,乡郊地区密集开发,使大面积的天然土地变成混凝土地面,令原本由土地存留的雨水,瞬间变成地面径流,令香港饱受水浸之苦,尤其是中上环湾仔等地处低洼的区域,更有北区的市民被河水冲走。
  政府于是在1996年展开“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制定了非常高的防洪标准,随后也更新了城市排水管道工程,提升抗洪能力。专门的雨水收集通道能够将高地的雨水直接引流入大海,减轻下游市区排水系统负荷。
  
  采用雨水排放隧道把雨水改道示意图(渠务署图片)
  香港目前有4条这样的排水隧道,即启德雨水转运计划、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荃湾雨水排放隧道和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设计标准是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其中于2012年启用的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是目前香港最长和直径最大的雨水排放隧道,也是渠务署规模最大的防洪工程,还曾经入选“21世纪香港十大杰出工程项目”。
  据介绍,港岛西雨水排放隧道由全长约11公里的主隧道和总长约8公里的连接隧道组成,有34个地面进水口,管道直径最大超过7米。这条沿山脊建设的排雨隧道的特点在于,可以提前将雨水从山上拦截,然后通过隧道直接排进大海。
  

 
  渠务署介绍说,整条雨水排放隧道可截取港岛北部约三成的降雨量,足以应付港岛北五十年一遇的暴雨,大大纾缓中环、金钟,湾仔及铜锣湾一带的水浸问题,整个港岛区的防洪能力也能相应提升。
  虽然截流能有效减轻下游水浸风险,为了进一步缓解下游排水管道的压力,香港目前还建有3个地下蓄洪池。其运作原理是在暴雨期间将部分来自上游的地面水流贮存,将高峰时期的洪水流量限制在下游排水系统的容量范围之内,然后错峰排放。
  
  雨水排放隧道位置图(渠务署图片)
  蓄水池可以暂存部分雨水,等降水高峰期过后再用水泵排走储存的雨水。仅仅在跑马地地下的蓄洪设施,容量就已经相当于24座标准游泳池。你肯定想不到,自己走过的跑马地下面有一大部分是中空!
  


  跑马地地下蓄洪池(渠务署图片)
  不断进行巡查、修理等预防性维修对保障排水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特区政府定期巡查有问题的路面集水沟、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
  此外,主管部门还特别向部分水浸“重灾区”住户提供预警服务:每当天文台作出预警,渠务署就会发短信给水浸高发区的住户和店家;在易受水浸乡村还装有地区性洪水警告系统,当洪水水平达到预定警报水平,便会通过水浸警报器或自动电话致电村代表向村民示警。
  此外特区政府还采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来做好预防工作——渠务署利用智能超声波感应器探测各类水渠沙井的水位,以订定维修保养及清洁工程的优先次序,从而减低水浸的风险;土木工程拓展署利用感应器监察斜坡的情况,防止山泥倾泻等。
  内容网络整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7109-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