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年山西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

 2009-12-31 11:02:50  来源: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难忘2009】

时光总是在人们的脚下匆匆而过,历史的指针即将从难忘的2009拨向希望的2010。面向未来我们追忆既往,过去的一年,有好多人和事让人难以忘怀,他们终将成为我们今后前行的动力。

难忘2009。我们难忘山西应对金融危机迎难而上、劈波斩浪的宏大气魄;我们难忘首届农业博览会以“特色”定位为山西取得的累累硕果;我们难忘五台山申遗成功顷刻间带给三晋大地的那份欢欣鼓舞……

所有这些,构成了一幅幅山西2009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凝聚着三晋3400万儿女的辛勤汗水。而这只是山西经济社会变化的一个个缩影,还有众多切实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共同见证了这个不同寻常的一年。

难忘2009。一张张可爱可敬的面孔此刻又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当中有在央视《百家讲坛》对话易中天的“草根学者”杨治国,有农民工维权的“110”曹晓斌,还有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新时期公安交警李杰……无论他们来自何方,也无论他们是哪条战线上涌现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都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们同样让人难忘。□刘瑞强

事件一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重组

今年以来,全省扎实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总体进展和效果都比预期要快要好。截至10月底,11个市煤矿重组整合方案已全部审定完毕,重组整合煤矿企业协议签订率达到97.9%,全省形成了以股份制企业为主要形式,国有、民营并存的办矿格局。

聚焦山西煤炭业资源整合

事件二

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为应对金融危机,山西立足扩大内需,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今明两年安排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1年来,山西省一系列重点工程强势推进,1月—11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多。

事件三

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今年,山西省制定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为应对危机之迫切需要,加快“三个发展”之根本途径。目前,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工业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今年 1月—10月,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86.1亿元,增长12.9%;工业经济增速逐月回升,截至11月份,全省工业经济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事件四

明确提出生态兴省战略

8月25日至26日,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山西省召开,山西省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近年来,山西省把“山川秀美”作为新基地新山西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和“蓝天碧水”工程。今年山西省还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生态兴省战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事件五

五台山申遗成功

历经坎坷、终有所得,十年艰辛、一朝收获。6月26日,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将五台山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消息传来,三晋欢腾,爆竹和焰火点亮了佛国圣地,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清凉佛国五台山 历经十年风雨终入遗

事件六

成功举办农博会

金秋十月,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农业博览会,也是全国惟一以“特色”定位的农业博览会。展会成果丰硕,观展、参展人数超过22万,贸易签约总金额242.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262.9亿元。

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事件七

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12月18日,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等6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挂牌成立,这是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今年以来,我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呈现出新亮点、涌现出新典型、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正在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向纵深发展。

事件八

太原至北京动车首发

4月1日8时31分,首发北京西的首列动车D2002次列车准点驶出太原火车站。当日,石太客运专线开行17对动车组列车。山西全力加快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以及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聚焦石太客运专线

事件九

历史罕见暴雪来袭

从11月9日开始,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降雪量之大、时间之长均为历史同期罕见,我省紧急启动气象灾害三级应急预案。省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暴雪灾害应对措施,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全力抗击雪冻灾害。

山西出现历史同期最大降雪 各地紧急应对

大雪过后 温暖存留--山西雪灾"救灾帮困送温暖"

事件十

妥善处置屯兰煤矿爆炸事故

2月22日凌晨2时20分,西山煤电屯兰矿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共造成78人死亡。山西省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赶赴矿难现场,亲临一线指挥抢险。

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上榜人物

杨治国 和顺县常务副县长

他以一本 《小人物点评 〈孟子〉》引起关注,被易中天誉为“民间真正有学问的‘草根学者’”。大年初一他在《百家讲坛》对话易中天。

白惠峰 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是“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源在线监测产品。全国安装的烟气在线监测仪中40%出自其公司。

曹晓斌 太原市北格镇总工会主席,“全总十大维权标兵”

自担任北格镇总工会主席以来,为方便农民工随时找到他这个“娘家人”,几年来,他发出5万张维权名片,成了农民工心中维权的“110”。

李杰生 前系省高速交警三支队三大队民警

他爱岗敬业,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28岁。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公安交警立警为公、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张林英 潞城市店上镇赤头村农民,“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丈夫病逝后,她带着3个未成年孩子,踏上漫漫14年替夫还债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诚实守信的真正内涵。

逯廷 省劳模、天镇县退休干部

他岗位平凡,却像一颗镶嵌在党的事业上的明珠一样闪亮。他钻研县志,如醉如痴。他虽生活清苦,追求的却是另一种“富有”。

闫银平 古交市乡村医生

30年前,她是“赤脚医生”,如今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她行医不分贫富贵贱,只要病人需要就出诊,只要村民招呼,她都会上门服务。

罗艳梅 盂县西潘联校小学教师

从教14年,她换了5所学校,5所学校都是山区小学。她的身上集聚着几乎所有山区教师共有的可贵品质。

孙光堂 左权县委书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他近十载扎根基层,引领左权发生了巨变,左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被上级领导总结为“左权现象”。

郭国亮 省农科院玉米育种专家

经他研发的高产密植新品种大丰26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亩产最高达1149.3公斤,创下了山西省玉米种植单产纪录。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4592-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