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太原蜗居一族窘况:探访山西版“蜗居”族

 2009-12-02 08:55:02  来源:三晋都市报  编辑:同小新  关注热度:


(资料图)

  近日,反映高房价时代白领生活的电视剧《蜗居》,正在全国热播。不少看过或者正在看此剧的市民感言,电视剧道出了当今不少都市男女生活的真实状态,为了能在都市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窝”,他们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并逐渐被迫沦为一只只随波逐流的都市“蜗牛”。

  其实,在我们现实中,不单是事业刚刚起步的白领在徘徊,那些初涉社会的大学生、外来务工的农民、家庭困难的职工,也都在这个城市努力奋斗着理想。就此现象,11月29日,本报记者走近了太原“蜗居族”。

  现实篇

  外来农民工:多次搬家 希望寄托下一代

  40岁的吴兵强,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在小店区一楼盘工地打工,妻子随他在工地上做饭,两人每天一干就是10个小时左右。这8年多来,他们随着来自临县的老乡队伍,在一个又一个建筑工地转战。家庭月总收入不足2000元。前不久,他们刚在许西村租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屋里除了床、桌子和简单的厨房用品,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真记不清都搬了多少次家了,如果有一天真能把家安在这里,再苦也值得,只要住的是自己的房子。”吴兵强说。

  吴兵强的儿子12岁,很喜欢城市,也很想留下来读书,可吴兵强说,留下来读书的话,每个月的工资也不够交孩子学费,所以到现在,孩子一直在农村老家读书。不过寒暑假的时候,两口子还是会把孩子接到省城,抽出点时间带孩子到公园、图书馆等地方走走,让孩子多长点儿见识。吴兵强告诉记者,这些年,虽然有点累,但幸运地是自己一直都有活可干。“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在城市有个自己的家简直就是奢望,但是,我总有个信念,我们这一代没房子住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下一代过得好。”

  在省城太原,像吴兵强这样的外地打工者,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规划和计划。 本报记者 闫婧宇

  贫病老职工:蜗居平房房屋老旧浑身伤

  “住的是上世纪70年代改造后的破平房,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年老体弱头痛脑热的,还得走几里去迎新街看病;没有市场、没有银行、没有邮政电信办理点……这就是迎新街七平房居民的生活现状。”11月29日,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七平社区走访时,一居民叹气说。

  一排排陈旧的平房卧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与附近的北固碾村漂亮高楼形成反差,街口两三个露天卖菜的摊点生意萧条。“都是些老弱病残,没啥生意做,我也是将就干。”摊主说。社区专职社工钟声介绍,七平房居民以省安装公司、二电厂大集体等单位为主,老职工、老居民多,贫困下岗职工多,但生活设施十分短缺。

  2001年七平房纳入社区管理后,管理人员发现这里道路坑洼不平,水电时有时无,环境脏乱不堪,小偷、野狗出没。按说大同路通过这里,可连个公交车站也没有,人们到市里办事必须绕道迎新街坐车。经过工作人员几年努力,现在环境面貌有所改观。经过呼吁奔走,公交公司将途经此地的15路公交车在七平社区设了站。但随着大同路改造完成,斑马线处没有设置红绿灯,事故时有发生,这里成了老年人和小学生过马路的“危险地带”。

  居民住房都是年久失修的老平房,产权单位省安装公司由于经营困难也再无力维修。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尖草坪区就将七平房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向太原市申报,但三年过去了,上千居民期盼的改造仍遥遥无期。一70多岁的邓姓老大爷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苦了几十年,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赶上住新房?!”本报记者黄广斌

  毕业大学生:结伙租房相互体谅AA制

  “现在房价这么高,刚参加工作收入也不多,5个人合租这么大的房子还是很合算的。”张磊去年刚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现在在太原市某企业担任会计主管。位于长风街军民小区的一处三居室是他和另外4个同学合租住的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无奈地说:“我们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又都不是太原本地的,现在工资都不高,独立购房或者单租套房都不太现实,所以选择了合租。”

  在这个约90平方米的三居室里,家电、沙发、装饰品一应俱全,虽然多而杂,但却井井有条。高飞与刘茜这两位女士居住的房间最大,有20多平方米,每月付600元;剩下的两个房间中,张磊单住一个约10平方米的房间,月付380元,王亚楠和孙鹏住在另一间约15平方米大的房间,月付520元。每月的水电费、煤气费等都是“AA制”。“客厅是公用的,我们吃饭、聊天都在这里。”张磊介绍说,电视、空调、冰箱、床、热水器等都是房屋原有的,高飞带来了一台洗衣机和饮水机,孙鹏带来了电磁炉和微波炉等,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是他们凑钱买来的。“这样的租房费用还能承受,如果再高就超出我们的能力了。”“大家住在一起,大多数时候是快乐的,但有时候也会产生麻烦。”高飞说,每当到早晨7时至8时,5个人都急着洗漱去上班,卫生间常常不够用。“晚上有些人早睡,那么打电话就尽量到房间外,看书尽量用小灯,住在一起就需要互相磨合、互相体谅。”本报记者 潘春娟

  都市白领族:筹划买房白领一族拼命忙

  董瑞杰的老家在山东,2005年大学毕业后,跟着女朋友也就是后来的妻子一起来到了太原打拼,应聘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月薪稳定在5000元左右,妻子在省城一家报社上班,月收入两三千元,两人可说是白领一族。工作四年多,银行存款上了六位数,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得很辛苦。没有买房,一家三口还有岳母,仍然租住在一套两居室内。吃饭穿衣,能省的一定要省。看着身边同事、朋友,不少已经买车、买房,董瑞杰的心里多少有点酸楚。“有的人家境殷实,不用自己多操心,就能买车买房,有的靠一些手段,打拼下不少家业。有时候,自己想想,感觉也挺失败的,努力吧,还能怎么样?”为了挣钱,董瑞杰炒起了股票,还买了基金,甚至想过下班后去练摊、开网店。2009年年初,儿子的出生给董瑞杰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责任。奶粉、玩具这是眼下需要顾及的东西,而儿子的教育则是很快就要面临的难题。为了给儿子的户口找个好的落脚地,也为了将来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董瑞杰已经筹划着买房了。“孩子已经快一岁了,不买不行了,多考察考察,兴许能碰到一套好房子”。 本报记者李文望

  思考篇

  努力工作 薪水难追高房价

  29日,大学刚毕业的小秦告诉记者,不久他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了,在“年轻人结婚买房”的社会主流趋势感染之下,他也于8月份在万柏林区买了一套期房,总价37万多元,首付15万多元,是父母的养老钱,每个月2000多元的房贷压在小秦稚嫩的肩膀上,他说痛并快乐着。但还有太多的毕业生没有小秦幸运,不但没法“啃老”,还得定期给老人生活费,对他们来说,买房子是个奢望。

  月薪4000元,在省城也算得上是高工资了,但白领小徐还是有一肚子的苦水。他说:“2004年我参加工作那会,太原的房价才2000多元,等到2008年,我的工资涨到4000元,才发现,房价飙升的速度远比我的工资涨幅快,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搬进了新居,我如今还在犹豫,不想这么早当上‘房奴’。”他说,他不想过月月还房贷、出门坐公交、中午吃盒饭的生活。

  与小徐拿不定主意是否做“房奴”不同,动辄几十万的房子,让农民工张战成望之却步,就目前省城的房价,张战成说,他即使不吃不喝攒下每一分钱,也买不起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只能租住在高楼大厦的地下室里,或者是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区,成为城市的弱势群体。他希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或集资建房能早一天温暖他们这一群体。本报记者张小林

  杂居之所 郊区蜗居租房户

  11月29日,从宽敞热闹的省城平阳路与亲贤北街十字路口向西一拐,记者走进了杨家堡村,自建楼林立,一处院子拥有一座三四层甚至七八层楼的建筑并不稀罕。由于邻里间寸土必争,楼房挨得很紧,楼间距多不足一米,在狭长的巷道朝上看去,在纷乱的电线、防盗网、晾搭的杂物上面,仅能看到“一线天”。城中村,是蜗居族的聚居地。

  进入到一户院子,明显的感觉是:院落小,通风、采光条件差。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污系统,污水漫上街面、散发着臭气。楼房紧挨的路两边开满了小饭馆、小旅馆和小商店。一家小饭馆门口垃圾成堆、污秽不堪。一些小巷子里,藏着发廊、按摩中心,里面有着浓妆艳抹的女子在等客上门,还有各色的网吧、舞厅、卡拉OK厅、招待所等。旁边的药店纷纷打出了“治疗性病”、“情趣用品”等显眼的招牌。

  在省城众多拥挤、狭窄的“城中村”里,普遍存在着违法建筑、治安恶化、环境脏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有的村子成了黄赌毒的温床,威胁到周边城区,拖住了城市发展的后腿。不少在城中村租房的人告诉记者,水费、电费都有国家规定标准,可到了城中村,却往往是房东说了算;有时虽然房客已经租住了房子,房东居然还拿着房门钥匙随便出入;来看房的人三教九流,但房东并不在意,根本不去深究租房人的来历;租房者不过是个过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遇上不太讲理的房东,“驱逐令”会随时下发。 本报记者 张晓华

  网民说法 不妨蜗居穷过渡

  “最近,在西安出现了不足13平方米小户型,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一直关注房地产新闻的郝先生认为,小户型受热捧是一种市场消费的理性行为,对于积蓄不多的年轻人,多数都在租房和购房之间进行两难选择。如果有一定的资金量,购房远比租房要稳定和划算。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土地稀缺”的大城市,小户型一上市往往就被抢购一空。在上海,一开发商推出了以超小户型为主的楼盘,最小户型只有22平方米,开盘就被抢购一空。在深圳,40平方米到60平方米的楼盘格外抢手,虽然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一个新的小户型楼盘开盘后,人们依然是“排队等号”。

  广州一位网友讲,小户型在居住舒适等方面肯定不如大户型,是一种过渡产品,但对于年轻人,面对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还有什么比购买小户型更合适的?

  采访中,一位北京网友表示,在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囊中羞涩但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人,没有比买小户型更合适的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许多开发商不愿意开发小户型,毕竟小户型的利润没有大户型的大。本报记者杜建伟

  僧多粥少 小户房型太难求

  “小户型的房子真是难买呀。”11月29日,省城市民张女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张女士看中了盛世华庭附近的地理位置,准备给母亲买一套房子,可是去售楼大厅仔细一询问,才知道,自己心目中的中小户型早在刚开盘不久就已经被抢购一空了,得知此消息后,十分苦恼的张女士只得重新开始为母亲“选房”了。在一家楼盘的售楼大厅,售楼小姐说:“我们的中小户型房很好卖,很多前来买房的人都是先询问100m2左右的房子,在得知已经卖完了,才勉强考虑大一些的房子。”

  在太原市房地局,记者了解到,本年度1-8月份的市场统计显示:建筑面积在90-100m2和 100-120m2的分别占到12.89%河13.99%,而120m2以上的占到55.10%,90m2以下的新建商品住房面积占住宅总面积的18.00%。原来大多数市民心目中的“标准住房”,在所有新建住房的总面积中才占百分之十几的比例,怪不得供不应求了。

  那么,多大面积的房子才比较合理呢?我省社会科学院的韩副所长说:“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夫妻双方都是工薪阶层,单位不给予额外补助的话,90m2的住房就比较合理了,不大也不小。”她表示,由于现在的高层建筑,公摊面积较大,60-70m2的房子,实际能够使用的面积大概还不到40m2,房子不同于其他商品可以任意淘汰,所以如果现在买面积太小的房子的话,长久来看,也不是太合理,但是面积在90m2左右,价格又不是太离奇,而且长远考虑,也都还是够用的。见习记者庞瑞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4536-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