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神池县北庄子村一次买回10台彩色电视机。
个体户马爱民红火的买卖场景。
太原市旧开化市百货商店流动售货组。
1983年平鲁县安太堡大队一次就从天津买回新“红旗”自行车260辆。
图为长治市红红火火的节日市场。
旅游业快速发展,景点景区不断完善,吸引了众多游客。图为大批泰国游客入晋旅游。
编者感言
30年改革开放,百姓生活与山西经济比翼齐飞。
“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细微生活的变化,如同阳光下的一滴水珠,闪烁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幸福指数,折射出山西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一列高速运行的火车,那么,这列火车穿越了计划经济的物资匮乏、商品短缺,也穿越了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银根紧缩,最终抵达了商品充足、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能够搭乘这趟列车,见证我们居住的城市乡村的变迁,见证中国经济的起飞,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当岁月的车轮驱走饥寒贫穷的阴霾,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每一张幸福洋溢的笑脸。这笑脸,绽放在丰收在望的农家小院;这笑脸,绽放在辛勤劳作的厂矿车间;这笑脸,映照在栉次鳞比的高楼上,也映照在明亮的万家灯火中。
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的笔触一次次触及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点滴,我们便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关于幸福的旅行。我们相信,当读者认真阅读我们精心策划的这块版面时,你能体味到那字里行间流动的幸福,你也能感受到百姓生活散发的勃勃生机、盎然活力。因为,你就是那幸福生活的一分子。
衣王红的衣橱
“30年前,我们的穿着常常是‘一件衣服四季穿’”,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王红这样说。王红拿出了一件上小学时穿过的长袖,“是妈妈做的,大姐二姐穿剩的,这叫的确良衫,结实又耐用。”
改革开放后,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条穿在年轻人身上的弹力“脚蹬”健美裤,似乎一夜之间风靡全国,当时用“人人腿上来一条”形容并不夸张。随着霹雳舞在全国的火爆,喇叭裤、蝙蝠衫又迅速“跟进”,成了时尚代名词。王红拿出一件大红色的蝙蝠袖毛衫,“让我美了好几个春天,不过,现在光是看就觉得特别好笑。”
从一步裙、露脐装、吊带衫、破洞牛仔裤、掉裆裤再到股沟裤、内衣外穿,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无疑是最勇敢的。
进入21世纪后,时尚已经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追赶国际时尚风潮,混搭、英伦、波西米亚、OL等服饰风尚更是随处可见,“看看如今孩子们的衣服,再想想30年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年,自己衣装上每一种款式的变化都留下了时代的年轮。”王红感叹道。
食吴伟细说“菜篮子”
谈起30年来人们在吃上面的变化,太原市双塔北路一社区老住户50多岁的吴伟打开话匣子。30年前,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票证。那时,城里人吃粮用粮票,买油用油票,买肉用肉票,甚至连买菜都得用菜票。到了冬天,北方城市家家排队抢购储存大白菜、土豆、萝卜,这就是人们一冬天做饭的“菜肴”。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很长一段岁月里,老百姓在吃上不讲究,基本上是有啥吃啥。
住肖书江住房的变迁
回忆30年前,71岁的肖书江感叹那时居住环境的艰难。全家8口人,拥挤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13平方米的平房里。
“那时,一个院子住着10来户人家。我家里一个土炕,没有什么家当。住在这样的屋里,确实挤。”肖书江说。肖老爱人讲述的细节更加体现那时的困难:八口子,挤在一个炕上,大人只能是侧着睡,背靠着土墙,腰、背都给凉着了,到老了越发明显。
肖老说:“要说变化,生火做饭是我们这代人感触最深的。”那时的伙房就是在院子里搭一个小房,盖一个土炉,烧不起煤,都用柴。至今,儿子小保还记得和姐姐捡锯末的日子。后来肖家打起了“煤糕”,算是先进了一步。“蜂窝煤”的出现,人们当时感觉要是一辈子用它烧火做饭是多美的事情,既省钱,又干净。“没有想到,现在有更干净的煤气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1年,肖老的工作单位给他分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说不大,但是随着孩子们成家立业,房子还是宽敞了许多。
行王老板换车记
在太原市开电脑公司的王老板2004年底花了22万多元买了辆本田轿车,让自己用了多年的小面包车正式用于公司送货和上门服务。王总说,换车前,这辆面包车公司也用,自己也用,用车经常是“青黄不接”。现在好了,自己有了专车,再也不会和公司业务抢车用了。
王老板这样讲他的换车经历:1992年,在电脑公司打工时骑自行车。1994年,花5000余元买了摩托车。1997年,自己开公司后的第二年,业务逐步扩大后,花6万元购置了一辆面包车,又接人又拉货。
游周师傅的旅游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黄金周制度的实施,“五一”“国庆”“春节”,人们出游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这时,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东南亚、日本、韩国,曾经无限遥远的世界变得唾手可及。周师傅拿着十几张旅游图说,这几年我退休了,不仅和老伴转了国内好多地方,还出了两趟国门。
“进入新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在变化。”周师傅说,以前观光旅游是“上车睡觉,下车照相”,行程匆忙,游人疲惫;如今,休闲度假游成为时尚主流,人们在旅游中调整心态,享受生活,我也特别愿意在沿海城市多住一段时间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山西30年.com:百姓生活篇看万家灯火 品生活滋味https://www.sxdt.com.cn/show-10-14098-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