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农民工来说,春天的脚步似乎还没到来。
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受影响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金融风暴吹乱了他们像候鸟一样“东南飞”的迁徙节奏,给他们的生计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首当其冲的是就业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而“就业的真正挑战在春节之后到来”。
留在农村,迎接农民工的并不是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简单回归,而走出去,迎接他们的也不是在城里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往年经验。待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今年各级政府的新挑战。农民工求职的“成本”与政府的管理“成本”双增高,都在经历着阵痛。
早报记者日前分赴“打工第一县”重庆开县、“淘金之地”浙江温州等地,就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我去广东番禺,看看那里是否有适合我的工作。”35岁的谢华,背起了一个红色的包裹。
天空飘着的小雨把村里的土路搅得一片泥泞。谢华弯腰卷起裤管,回头向村口5位送别的亲人说了声“再见”,与村友易光合一起,到开县中心客运站赶车去。
这一天是2009年农历正月十四,再过10个小时,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了。
谢华说,其实在正月初九,他就买了3斤元宵,打算元宵节在家陪老婆孩子一起吃顿团圆饭,但正月十四下午,他突然选择提前离开。离开的缘由很简单,“看了日子,正月十四是出行吉日。”
谢华解释,此举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但他也知道,这次付出的情感与经济“成本”是往年都无法比拟的:元宵节10小时前,舍弃了妻子与2个孩子,离开家乡;而2250公里外的广东番禺,等待他的却是一份不确定的工作。
谢华是“打工第一县”——重庆开县团凤村人。2009年春节期间,该县返乡回流农民工最高峰时达12万人,其中6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属于失业还乡。
2009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谢华与开县,都只是这个转折浪潮众多角色中的一员。
早报记者于松发自重庆开县
吉日出行
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团凤村,全村劳动力总数为1530人,70%外出打工。2009年春节,707名外出打工者返乡,其中,302人失业。
2009年的春节,谢华再次返回了开县团凤村的老家,返回前,他所供职的广东番禺那家木业厂,已因金融危机倒闭,他成了一名失业者。
不过谢华这个新角色,在村里并不“孤独”。团凤村,全村劳动力总数1530人,70%外出打工。据该村村委会统计,2009年春节,团凤村707人外出打工者返乡,其中,302人失业。
“302名外出打工者失业,在我们村里可是大事。”团凤村村文书陈海维叹道。
团凤村是“十一五”期间市级特困村,该村3247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2008年,团凤村人均纯收入达1768元,其中,外工经济所占比例达到了65%。
“说白了,我们村的村民就是靠外出打工支撑家庭经济的。”陈海维说,2009年的春节,村民们的心里很特别,爆竹燃放时,勾起人们更多的是“期待”:707名返乡村民中,688人希望节后继续外出打工,但大家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外面打工的经济环境实在让人乐观不起来。
陈海维情绪有些悲观,他说,“302人失业”的数据甚至有继续增加的可能,因为有一个现状不能忽视:“一些工厂开工不足,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工人随时有失业的可能;而一些工厂在压力下采取了压低工资的措施,这也会迫使一些人主动离职。”
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村民外出打工“迁徙”开始了。陈海维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村民外出打工,走得有些迟缓,正月十五前只走了一半。”
这“一半”中,包含着大约30%的“失业者”,谢华与易光合,就是其中的两位。与谢华相比,易光合年已五旬,身材矮小,外出做搬运工作15年。
春节后,两人合计着,“一家四口守着1亩田地,这日子实在没发过,还得出去打工赚钱。”两人是“急性子”,遂决定“早去早找工作”。
听闻两人的想法后,正月十三,家人就找村内的“能人”按照“黄历”定日子,结果显示:“正月十四,出家门,大吉大利。”
谢华想多等一天,“那样就能与孩子老婆一起吃元宵饭了。”但过了一夜,这个35岁的失业男人,有些犹豫了。他说“外面赚钱不容易,但我却很需要这笔钱来养家”。
正月十四下午3时,谢华匆忙收拾好了行囊,和易光合会合,几小时后,他们坐上了开往广东方向的班车。
其实,在团凤村,正月十四“出行”的村民不止谢华与易光合。在他们之前,已有22人陆续背着行囊,踏着“吉日”外出打工;在他们之后,43岁的邱正兵,用瘦小的身材,扛起一根竹竿,挑着三件行李,踏着泥泞的山路,“晃晃悠悠”地离开村庄,为“正月十四吉日出行”画上了句号。
就这样,团凤村的25人,在正月十四踏着“吉日”离开了家乡。他们,都是因工厂倒闭而“失业”的农民工,他们说,他们原本不信“出行吉日”,但今年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吉日”出行,是本着一个最原始的愿望:寻求个心理安慰,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出行吉日”。
“我们不信这个,我们正月十五吃完元宵饭再走。”23岁的范鑫说道。问其原因,他笑着说,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与妻子都在广东打工,目前还不为今年的‘饭碗’着急,我做建筑工作,她在一家毛织厂工作,都没失业。”
车票提价
束缚外出打工者手脚
春运车票提价,几百元的车票差价,却暂时将一批人挡在了家里。
大家都明白,今年外出打工不好赚钱了,一切需缩减成本。村民认为,在家创业,需要太多的客观条件,依团凤村的实际情况,这个命题其实是个伪命题。
“302名失业人”中的谢华出去找工了。虽然目标茫然,但起码“已经在路上了”。在团凤村,还有百余人,比他还郁闷。他们想走,却被春运期间出行的高成本,暂时束缚了手脚。
23岁的王端海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春节回家后,村民们明显感觉“这孩子的话多了”,此前,他被认为是一名不善言语的大男孩。
“金融危机影响?大!我们家就是典型的受害者!”王端海坐在村口一裸露的石头上,不停地舞动着手臂,向人们讲述着他家今年的不容易。
王端海说,他一家6口人,2008年都在广东番禺打工。一家6个劳动力,带来6份打工财富,原本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情,但2009年,6人都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了。
“五金厂停产了,我与父母在2008年10月就赋闲在家;皮具厂倒闭了,我老婆与姐姐、姐夫也在2009年1月20日前回来了。”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农民工就业调查:打工村2009年再出发https://www.sxdt.com.cn/show-10-11680-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