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七宝鎏金阿育王塔出函(组图)

 2008-11-23 12:30:22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admin  关注热度:

<script src="http://you.video.sina.com.cn/pg/play/playHead.js.php"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flash=null; function showSWFObject() { if(typeof(SWFObject)!="undefined"){ flash = new SWFObject("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bn_player.swf", "mymovie","400", "340", "7", "#ffffff"); flash.addParam("allowFullScreen", "true"); flash.addParam("allowScriptAccess", "always"); flash.addParam("quality", "high"); flash.addVariable("vid", "17381401"); flash.addVariable("auto", "1"); flash.addVariable("vblog", "1"); flash.addVariable("type", "0"); flash.addVariable("tj", "0"); flash.addVariable("tabad", 1); flash.addVariable("chn1", "1"); if("1"=="0") { flash.addVariable("realfull", "0"); flash.addVariable("initfull", "1"); } try{ flash.addVariable("lurl", new ActiveXObject("VideoCache.OrderCache.1").DownloadFromFileID('8720061', "", "")); }catch(e){} flash.write("flashPlayer"); }else{ setTimeout(function(){showSWFObject();},100); } } showSWFObject(); </script>

南京七宝鎏金阿育王塔出函(组图)
现场拉起警戒线

南京七宝鎏金阿育王塔出函(组图)
开始拉升塔王

南京七宝鎏金阿育王塔出函(组图)
塔王即将拉出,考古人员仔细观察

南京七宝鎏金阿育王塔出函(组图)
南京博物馆发言人刚走出现场,就被媒体围住

  昨天,对千年佛都南京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举世瞩目的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七宝鎏金阿育王塔,于下午3点28分迎请出函,用“精彩绝伦、富丽堂皇、美不胜收”,都无法形容她的壮观。从塔身雕刻的文字记载看正好与之前出土的石碑文字相呼应。专家表示,这是50年来在中国发现的最大一尊地宫佛塔,南京无疑将成为世界佛教的焦点。现场专家断定,碑文上记载的圣物,包括“佛顶真骨”在内就在塔身之内。

  10:30

  请塔王前做最后准备

  记者云集,现场拉起警戒线

  记者来到朝天宫广场,这里如同往日一样,成群结队的游客们在导游的解说下,欣赏着宏伟的建筑,不少市民在古玩市场前流连忘返,寻找着自己喜爱的宝物。然而,就在几十米处,下午将要发生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在大殿左侧,有一个文物库房,在库房的最神秘的地库里,考古专家正在为下午请出塔王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在库房外的回廊间,一条警戒线,把所有无关人员都隔离在区域外。30多名公安和保安不停地巡视着周围,4辆电视转播车停靠在不大的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进进出出,忙个不停,有的在与单位做着连线,有的在用手机发着报道。

  10:55

  恭请塔王的法事开始

  现场还来了位意大利和尚

  一声轻轻的木鱼声敲响,法事仪式正式开始,朝天宫最中间的大殿前平台上,搭建了一个供奉台,背景板上是一幅巨大的将要重建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效果图,上方写着“恭请金陵大报恩寺阿育王塔出函供奉法会”,11点整,5位来自南京五大寺院的主持来到现场,身后由5位师徒高举着锦缎制作的大伞。在供台左右各站立着20位法师,他们唱诵着佛经,这时候,法事进入高潮,在一位大法师的带领下,向“西方三圣”朝拜。记者惊奇地看见一外国和尚出现在大院里,这位老外“师傅”告诉记者,他来自意大利罗马,来中国学习佛法已经两年,早就听说过金陵大报恩寺的故事了,他对记者介绍说,他叫灵霞,出家的名字是来南京取的。

  14:15

  动画演示请塔王方案

  此前还有两种备选方案

  在上午举行过法事的大殿里,南京市博物馆为前来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们准备了两台电视机,这两台电视与放置铁函的地库连线。铁函已经与8月6日和7日电视直播中看见的不一样,因为铁函外被一个四方体的盒子罩住了,只有从铁函上方才能看到里面的塔顶部分。奇怪的是,之前专家透露的机械手在哪里?怎么看不见了?原来,被铁函上方一面红色的绸布给挡住了,专家说,这就是软兜。科技专家一边指着前期制作的三维动漫画面,一边为记者介绍着将要开始的提升方案。晨光集团工艺研究所周明副所长介绍说,请出阿育王塔就如同进行一场外科手术,需要高度精确,原则是无损于铁函中任何文物。

  原来设计的方案中,曾经想过用记忆合金方案和气压柔性管方案,经过在实验室的验证,这些方案也是可行的,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安全,最终放弃了这两种方案。周明在三维动画图象上对这两个方案进行了详细解答。

  14:30

  专家介绍考古进程

  塔王刚露塔刹就让人叹为观止

  专家介绍说,今年4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城南中华门外金陵大报恩寺遗址考古中,意外发现了宋代长干寺的地宫,考古专家从地宫里挖出一个巨大的铁函。铁函出土之时,一块刻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诸圣舍利”“金棺银椁”和“七宝阿育王塔”等字样的石碑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过考古专家和科技专家3个多月的努力,7月28日凌晨,高1.3米、总重409公斤盛放七宝阿育王塔的巨大铁函,成功取出,在武装警察的护卫下,运往南京市博物馆重要文物库房。8月6日,铁函在万众瞩目的电视直播下被打开了双层铁盖板,铁函中露出了一尊金光闪闪的塔刹,令在场的考古专家大吃一惊:“太壮观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有着多年考古经验的专家从没见过,也没有在历史文献上看到过如此巨大的鎏金宝塔。

    相关阅读:

    南京阿育王塔出函局部开裂 专家称内有佛骨舍利

    视频:阿育王塔底座呈现释迦牟尼诞生过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0975-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