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志军
近日,针对大学生科学素养欠缺的问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称中学时代文理分科是顽症。
选择在退休之后说出“国王长着驴耳朵”,周远清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此前,无论是屡屡炮轰中国教育顽症的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还是提出 “须防‘官多为患’”的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抑或是公开批评 “八成公费医疗是为党政干部服务” 的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均是选择在离职之后说出原来行业或者部门所存在的问题,这似乎成了一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特色。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官员不约而同地选择在退休之后说出业已存在的行业“隐私”?用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无官一身轻,或日暮途远一吐为快,显然无法说清楚事情的真相。对于他们在位期间是否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而被有意无意地屏蔽,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某些行业存在的弊端,我们的主管者并不是一无所知或者熟视无睹;而是某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潜规则”,使得他们选择了“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和那些把秘密一直装在肚子里的同僚比起来,这些事后的“随想录”同样值得尊重。尽管这是一份迟到的真话,但在公众面前说出来同样需要勇气。我们没理由质疑这样的真话是作秀,更不该责怪说话人乃事后诸葛。但我们还是想知道,既然他们早已洞察到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在他们主政期间没有讲出来?
或许,今年6月下旬至7月初,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的“党政干部如何能听到真话”问卷调查可以在一个侧面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可以给出部分答案。调查结果显示,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官场潜规则”阻碍官员听真话;77.4%的受调查者认为,“说真话很容易受到打击报复”,阻碍人们说真话。
我们无法走进官员的内心,也就无法准确地进行对号入座。然而,当部级官员在任职期间都无法或者无力对自己治下的弊端进行改良时,无论如何都说不上是一种合理的常态。与其冀望人人都成为那个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不如有更多的人成为有可能制止闹剧进一步发生的“大臣”。否则,个性官员越多,则制度建设越弱。
批评和建设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不是对立的矛与盾。拥有一个说真话的制度环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总要有人挺身而出做打破制度坚冰的人。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叶志军:为何退了休的高官多实话https://www.sxdt.com.cn/show-10-10844-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