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情结折射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巨大变迁

 2008-11-17 16:48:02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admin  关注热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俊才/上海报道

  票证是什么?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生、怀揣信用卡自由自在消费的一代,“票证”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更无法理解这方寸纸片中曾经容藏着的饥饿寒冷和无言期盼的“时代记忆”。

  如今,票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历史文物”,被收藏者宠爱着。

  9月30日,一位离休老干部向上海市博物馆捐赠了56枚珍贵的上海粮油票证,其中有11枚绝版的票证。而“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世纪公园一角,民间收藏爱好者展出超过1万枚近现代股票、商标、许可证等老票证。

  一代人说不清的“票证情结”和年轻人对于票证的隔膜,折射了改革开放30年生活的巨大变迁,也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沧桑轨迹。

  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始,至1993年票证的全面退出,整整39年,小小方寸 “票证”见证了多少真实的人间表情;而改革开放30年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从此摆脱和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

  方寸票证留存的“时代记忆”

  婚礼与票证

  在改革开放初期,票证俨然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它近乎影响了黎民百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上海市大木桥路古玩城六楼,正在筹备“票证博物馆”的上海春申集藏社经理申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了这样一件趣事。

  1988年,申健筹办婚事。按照老上海的规矩要准备“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和彩电。经过充分沟通,第一件由女方准备,第二件找了辆半成新的“凤凰”凑和,而搞定一台彩电,却成了他完婚的一大难题。

  几经转折,申健终于找到“有路子的人”,觥筹交错间对方拍胸脯保证“解决”。可是,就在婚期只剩3天的时候,对方打来电话告知:对不起,没有弄到。顿时,申健沮丧万分。下班途中路过徐家汇新华书店时,看到“买书中彩电”的广告,于是咬牙拿出全月三分之二的工资买书。天遂人愿,果真真的中了奖——一张凯歌电视票。

  “顿时感觉浑身来劲,当天就把电视机用我的‘老凤凰’给运了回来。晚上,目不转睛看电视到深夜,直到出现满屏雪花。”申健笑着说。

  他的春申集藏社柜台很小,只3、4平米左右,但里面摆满五花八门的收藏品。包括早期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文革年代的户口本等,而其中又以票证居多。

  “收藏票证,首先是因为对它有感情。”申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69年初中毕业后,我就下乡去安徽的一个农场插队,吃的是大锅饭,挣的是工分,一个劳动日才挣10个工分,只有8分钱,需要家里寄点全国粮票来贴补我的生活。”

  他回忆道:在农场干活的时候,总感觉“吃不饱”。国家给的每个月定量粮票怎么省,也挨不了大半月。没办法,只有靠父母补贴。“在农场,一天到晚的伙食都是冬瓜,吃上大半个月,肚子里什么油水都没了。每个月偶尔也有吃肉的机会,这个时候农场食堂就特别热闹。我使劲拨开人群,把自己的搪瓷大碗从众多人的脑袋上递过去,才能分得‘一杯羹’。而几十斤猪肉,全农场百十号人分,怎么分也是不够吃的。”

  “因为1986年政府‘大龄青年回沪’的政策,36岁未婚的我才得以回到上海。”申健笑着说。

  2001年,年逾50的申健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捐赠了价值达33万元的2000多枚票证。“就是要表达能够‘回来’的感恩之情。”他说。

  半辈子的“票证生活”

  结婚经历,使申健对票证有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也促使他走上了票证收藏与经营的职业生涯。

  而对于更多的人,当年的票证,却是整个生活的“支点”。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都是凭户口、凭票证供应;没有票证,意味着无法生存。

  “1932年出生的我,已经经历了39年票证生活。这可是我的半辈子啊!”家住上海市闵行区张志荣老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颇为感慨。

  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老人告诉记者:“1953年,我进了县机关。1955年国家开始发行粮票,每月自己的粮食定额是28斤,小孩子7斤。如何让家里人吃的更饱,是我的‘头等大事’。”

  “为了能让4个年岁差不多的小孩能公平地享有食物,我每天上班前都会把一天吃的东西用秤称好了分给他们。比如一块豆腐乳,会分成很小的四块,放在各人的小碟子里。小孩都省着吃,因为他们知道,吃完了自己的就只能眼睁睁看别人吃了。”说到这里,老人露出苦涩的笑容。

  老人说,“因为全国各省市发行的地区粮票互不流通,出门要换取全国通用粮票,而全国通用粮票的发行也是受控制的;我们生活不自由,农村的人想出门就更困难了。”

  “农村里的人去城里走亲访友,会用手帕包上半斤米。因为当时不管农村、城镇都非常困难,不好意思吃亲戚家的,就只好自带着口粮。”他回忆道,“遇到婚丧,也要去镇上的国营饭店。上饭店不仅要付钱,还要付粮票,少了哪样都不行。”

  票证的“历史功绩”

  计划经济的“历史见证”

  方寸票证,记录了时代变迁,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史,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见证”。

  “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采取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这就是中国当代票证时代的开端。”2008年7月9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计划经济物资不足,需要用票证来控制需求。”

  随着各种生活物质的不断丰富,在1993年,使用近40年的粮票“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目前学界公认的“票证时代”的终结。而在此之前的几年,布票、自行车券、缝纫机券、外汇券等票证家族其他成员,就已悄然“退出江湖”。

  “是改革开放让人们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票证历史与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紧密相连,你可以看到由票证描绘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曲线图。”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段钢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同是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终于确立起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0493-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是他在大同居住的第三个年头,宜居的气候和厚重的文化,让他决定...更多

2024-06-25 11:16:21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协创作基地挂牌仪式在灵丘举行

“古都文化行 书香润万家”赠书活动暨大同市作...

5月30日,大同市作家协会、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编委会、灵丘县文联、灵丘县作家协会组织作家会员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灵丘博物馆、黑龙河村民俗博物馆、北洋小学、水乡小院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更多

2024-06-02 18:04:50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活动预告 ▎“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市民读者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推进书香大同的建设,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特举办浸润书香 ...更多

2024-04-22 19:05:52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大同的九龙奋月铜火锅曾经为国礼,你造吗?

  九条飞龙栩栩如生在一片金色的云光里盘旋,祥云环绕在周身上下,龙首昂扬抬头望月,龙身摆动连续相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惊叹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些巧夺天...更多

2016-07-04 09:56:00

大同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

非遗手工、汉服租赁、个人艺术、木制马车……走进大同古城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个富有历史气息的文化符号扑面而来。更多

2024-04-11 11:08:39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大同云冈国际机场,正式获批! 更多

2024-03-07 23:24:11

杨俊芳 | 《夜幕将至》:纠结的乡愁与现代文明...

在第6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包揽“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殊荣的电影《夜幕将至》已定档于1月12日...更多

2024-01-05 11:58:58

文化大同的美丽图景—《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

《古都·大同文化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堪称是现象级的,媒体将其称为“大同文化宝典”;文史学者要进认为,《古都·大同文化...更多

2024-01-05 11:56:16

《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正式发布

历史的回响,千年的印记。17日上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大同知名文化人士崔银主编的《古都·大同文化 系列丛书》首...更多

2023-12-19 20:37:18

活动预告丨12月2日平城讲坛:《梦里穿行 情铸诗...

讲座主题《梦里穿行 情铸诗心》一个梦境,点燃了诗的灵魂。心的悸动,跳跃成《溪月清吟》,情的驿动,凝固在字里行间。真诚...更多

2023-11-30 17: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