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国十条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二次革命

 2008-11-16 11:12:41  来源:东方早报  编辑:admin  关注热度:

  作者:马光远

  对于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十条”高达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计划,外界一般解读为中国版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政府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民间资本,促进经济增长,提振就业和消费,用以对冲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下滑的颓势。这种理解,不能说错,但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政策制定者的良苦用心和“国十条”真正的精髓和内涵。

  中国经30年的高速发展,成就伟大而非凡。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典型特征的发展模式也被冠之以“北京共识”而改变了西方经济学的经典逻辑。但这种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面临环境和资源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因民生领域欠账不少,又造成内需不振,越来越难以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种模式,无论是否发生金融危机,在其边际收益最大化之后,调整的周期迟早都会到来,金融危机不过将这种周期大大提前,并成为“逼迫”中国进行经济转型的一个外在的契机。但有幸的是,面对百年不遇的危机和转型的阵痛,我们令任何其他国家羡慕不已的是拥有巨大的财政盈余和庞大的外汇储备,这些完全可以帮助中国支付转型的成本,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过渡和转型。这实乃中国经济之大幸。

  我们仔细领会和解读中央的一系列举措,无论是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国十条”,11月9日温总理召开省市及部委领导人会议提出的七大举措,还是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打出的四记重拳,在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的同时,其间显然具有更为远大的目标和意义。

  比如,对住房、环保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前所未有,对产业升级的关注力度空前,对关键领域改革的推动大刀阔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实实在在,这些都是立足于经济转型和制度跃迁的长远之举。因此,我一直不愿意将国务院的这些重大举措称之为“经济刺激计划”,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民生工程、转型工程和改革的攻坚工程。这一系列的举措,贯穿着四条主线,那就是:民生是根本,转型是目的,增长是保障,改革是动力,意义之重大远非“经济刺激计划”可以涵盖。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二次革命”,对中国的意义绝不亚于30年前启动的改革。如果说30年前的改革改变了中国国力贫穷积弱的局面,为当代中国创造了非凡的器物文明;那么,目前要进行的这场战役则决定了中国未来能否在产业升级、财富分配、制度文明等方面实现实质性跃迁,能否让经济发展更加惠及普通民众,让普通民众分享更多繁荣,其成败攸关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向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因此,从出台的特殊背景和中国改革变迁的路径来看,“国十条”既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特别法案,也可说是中国经济被迫再次转型的关键之役,在中国经济史上无疑将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但这次转型,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困难绝不亚于30年前的改革的启动。中国改革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在改革的初期可能成为改革的动力,但当其自身利益越来越庞大的时候,就可能在某些时候成为改革的对立面和阻力。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尚未完成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在民生领域欠账累累,和这些“利益集团”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外在压力迫使“利益集团”让步,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也许还很漫长。

  就此而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难得的契机,为中国改革提供了新的推动力。这决非安慰之语,而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国情。但在此情形下推动经济转型,一方面,“利益集团”可能迫于外在压力而同意推进改革,另一方面,又可能利用改革的契机,凭借其在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配力量,采取集体行动,继续获得利益。

  因此,“国十条”成败的关键不在于资金的匮乏,在于通过设立一套机制,避免“利益集团”成为国家投资计划的最大受益者。在目前的情形下,可以做的选项其实很多,比如,让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细节的讨论;比如,在垄断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上下大力气,将反垄断提升到国策的地步;比如,改变政府行政和审批方式,让人大和审计、律师等民间机构发挥其监督作用等等,都可以形成某种外在的压力机制,对抗“利益集团”的干扰。

  奥尔森在其名著《国家的兴衰》中,对英国、新西兰等国家二战之后国力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国家长期的政治稳定形成了大量的“利益集团”,而大量“利益集团”的存在成为这些国家衰落的根本原因。毫无疑问,为确保经济转型的成功和改革的深化,确保民生的完善,对抗“利益集团”干扰的相应建设的作业必须正式提上日程,并且具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性。国务院提出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不仅仅适用于投资项目本身,更可适用于对资金的监管和对“”的对抗。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说别无选择,但是应该认识到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举棋不定,更无法以任何理由逃避一次关键性的制度选择的深思与决断,否则,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幻想。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返回新大同,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s://www.sxdt.com.cn/show-10-10470-1.html

哆哒一下您儿此刻滴心情:

栏目推荐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 ...

大同市清明祭扫倡议书春风送暖,清明将至。在这个慎终追远、缅怀先祖的时节,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大同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安全稳妥祭祀倡导无明火祭...更多

2025-04-02 17:51:00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过《狮子王》!

刚刚,《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前10!破120.51亿超...

2月17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已超过票房120 51亿的《狮子王》,冲进全球影史票房前10!更多

2025-02-17 16:55:26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55%

大同:3天累计32762人 同比增长12 55%!春节假期 云冈石窟景区非遗游持续火出圈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再次成为各旅游预订平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携程平台发布...更多

2025-02-17 16:34:23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石窟|第1、2窟暂停开放公告

云冈研究院拟开展第1、2窟洞窟考古调查工作。为保证游客与文物安全,经研究决定,于2月11日起对第1、2窟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更多

2025-02-17 16:33:34

大同老字号,新增6家!

经企业申报、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第二批“大同老字号”认定出炉,我市6家企业的字号(商标)榜上有名。更多

2025-02-17 16:31:21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展在深圳...

2024年12月14日—2025年3月23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更多

2024-12-21 08:41:10

重启!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重新对外开放!

从云冈研究院传来消息,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在经过精心维护和修缮后,于12月16日重新对外开放。更多

2024-12-21 08:31:42

购在大同!让游客把大同美好记忆带回家

漫步大同古城,古老的街巷展现出现代生活与历史文韵碰撞出的新火花,让游客欣然感受老街的潮流新玩法。陈醋店的招牌产品是老...更多

2024-12-05 10:54:49

活动预告 | 致敬一座城——回望百年 光影留存...

此次阅读分享活动,刘晋川老师将根据时间脉络,以大同城墙老照片为切入点,讲述近百年来大同城墙的沧桑巨变,通过其拍摄的影...更多

2024-12-05 10:48:23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该图片来源:网络)    芒种时节,年逾七旬的上海人老陈和三五好友在其四合院中央以茶会友,体味古人的闲情雅致。这...更多

2024-06-25 11:16:21